爲什麼美國科技公司更專注,而中國科技公司更熱衷於擴張跨界?


美國有反壟斷法,而且立足於全球市場競爭,每個行業都可以誕生超級獨角獸,所以每個公司都在一個行業裡面耕耘,而中國公司不同,中國市場太大,每個行業都有劇烈的競爭,所以每個人都想在細分領域成為老大,競爭非常激烈。

大部分美國科技公司都喜歡在一個行業作深,比如蘋果就做手機和硬件,英特爾就做芯片,Facebook也只做技術,高通只做手機芯片,微軟製作企業服務和操作系統。但也不是每個公司都只做細分領域,比如谷歌,什麼都做,從搜索到軟件到手機到地圖全部都做,亞馬遜也是從賣書到kindle,再到雲服務,什麼都做。

為什麼中美不一樣呢?

一、美國高度競爭,避免壟斷

美國非常注意競爭,所以微軟太大之後就被迫拆分成操作系統和系統軟件兩家公司,很多行業也是這樣。所以大多數美國公司不敢壟斷,但中國不同,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科技公司熱衷於跨界擴張,最終成為壟斷一樣的巨頭,用戶根本分不開。

二、美國傳統行業發達,資本成熟,不像中國處於不穩定態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商業,所以資本很理性,不像現在中國被資本控制,新行業只要有發展機會,馬上就有一大批的VC進來,瘋狂投資燒錢,ofo也是這樣的產物,所以美國很難看到中國這麼激進的價格戰。

三、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割裂,中國企業想的是先佔領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太大了,佔據了世界1/5的人口,加之中文英文的差別,所以中國企業大多數都是在中國市場競爭,即使國際化也大多數不太成功,但美國企業因為語言環境和習慣的差異,大多都是全球競爭,所以facebook,亞馬遜非常快的就成為了全球化的公司。


所以,中國和美國有巨大的不同,也催生了中國繁榮的市場生態。

中國有哪些企業是比美國更強大的呢?我先來,微信


毛琳Michael


無論美國或中國,在科技行業,一家或幾家獨大是必然趨勢,在發展過程中,大魚吃小魚也是必然,無論是出於消滅對手的目的,還是建造其他板塊護城河的目的。 但由於中美兩國間的企業發展階段、消費者習慣以及國情都有差異,所以在科技巨頭髮展時,也會有些許不同。

1. 企業發展階段不同: 在中國,自改革開放起,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不到40年,民企巨頭基本都是9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起來的科技公司(除少數地產公司外),科技巨頭們在互聯網紅利的趨勢下,短時間內便累計大量資本,有足夠能力投資或收購一些規模不錯的傳統行業。 但在美國,由於傳統行業經濟已經發展超過百年,科技巨頭們雖然這十年迎頭趕上,但與傳統行業巨頭們還是分庭抗禮,企業估值都相差不大,以至於短時間內無法讓科技巨頭們進行迅速跨界擴張;

2. 消費者習慣不同: 在美國,近百年的發達國家環境中,國民培育出了較難改變的習慣,例如:購物習慣、出行習慣、支付方式等;但在中國,還是由於發展階段原因,消費者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超強,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短短40年,中國人經歷了翻天覆地變化,每一次小的科技變化,都只有10年左右時間。比如美國到現在依舊在用支票,可中國人幾乎沒用過。以至於這部分美國科技巨頭雖然起家比中國要早,但發展速度會比中國慢。因此,中國科技公司,要麼短時間內成為了巨頭,要麼被巨頭吞併。而美國的科技巨頭們其實也在做佈局,例如蘋果、Facebook、Google等投資的項目也都在擴張,只是比BAT、TMD等在速度上緩一點而已。

3. 中國其他行業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存在巨大機會。 在美國,幾十年甚至百年企業遍地,各個行業已經非常完善,科技巨頭佈局機會並不多。而在中國國內,各個地域間差異依舊巨大,購物、娛樂、出行、飲食等消費升級,以及各種新技術所帶來的產業變革,都存在著巨大提升的空間。在這種環境下,科技巨頭們是不會停滯不前、坐以待斃的,就像所有投資人一樣嗜血,他們比正常的投資機構更具備各個方面的財力與資源優勢,因此,這是必然中的必然。


付健忠


我認為原因之一是資金實力不一樣,有的時候在一個領域佈局太久就會容易被取締,在互聯網行業尤其如此,變化太快如果不提前佈局就會死的非常快,所以當有了一定的量級之後就會在不同領域佈局,我認為阿里和騰訊以及小米等公司的擴張和跨界都是比較良性的,並且也不是毫無關聯,從某種角度來說超越了國外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就拿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舉個例子,當阿里開始佈局線下零售的時候,這種新鮮物種的出現很快引起了大量的關注,但是這個時候盒馬鮮生並沒有像電商一樣採取低價的策略,而是維持毛利率較高的狀態運營,消費者依舊是絡繹不絕,當然盒馬鮮生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因為已經有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以及京東的加入,價格之戰未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但是一旦發生對國內的零售業態都是有影響的,存活下來的肯定是體量比較大的。

就像當年淘寶和蘇寧還有京東在家用電器價格的廝殺一樣,多方都損失慘重,在那之前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網購,根本不覺得能夠從互聯網上購買家電,但是在那之後所有互聯網電商的家電銷售都提高了不少。在中國零售業需要被互聯網行業整合,因為線下做的還不夠好,但是在美國就不一樣了,科技公司跨界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為已經有很多成熟的企業在做了,像是家樂福、沃爾瑪等等耳熟能詳的企業從源頭就已經佈局好了,所以在亞馬遜搞無人零售的時候發現就無法打通,但是在國內不一樣,所有的行業都值得結合互聯網重新再做,從商業模式的革新來看成本相對而言比較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這是我認為國內互聯網公司能夠跨界的根本,對比國外互聯網公司,他們不是不想跨界而是跨界的成本太高。如果有錢肯定也是願意創造更多的盈利入口的。


變革家


馬化騰與扎克伯格

這個不僅僅是中國和美國互聯網的區別啊,這其實是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區別。作為有過8年互聯網產品和運營的人來說,南叔對此深有體會啊。

這表面看是互聯網行業區別,其實是社會和文化的差異性。在國內,大而全是各個領域的重要的文化和基調之一。這對互聯網影響也很大。

首先,從利益上說,越大與估值就成正比,按照互聯網行業估值與投資行業規則,優秀的公司的三個階段:APP應用級公司估值10億美元,比如聚美,平臺級企業估值在100億美元左右,比如微博,而類似BAT這樣的生態型的公司,會達到千億美元規模。

在另一方面,這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密切關係,從古到今,我們的文化裡就崇拜大文化,大唐王朝,大明王朝,我們看名字就知道這種“大”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到了現在,不管是做公司,還是建樓房,都要追求各種大。

所以,創業者要想公司估值高,就必須做大,越大越好。中國的互聯網,一誕生就帶著追求大而全的基因。隨你便去參加一個路演或者創業比賽,幾乎都是號稱做平臺或者生態矩陣的。微信是這其中發展得最好的案例,但是這是在騰訊多年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

在美國,互聯網創業都追求簡潔至上,一直沒有變化。因為美國社會深受清教徒文化影響。這不是說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種價值觀,一種文化理念。清教徒關鍵詞就是節制。這成為了美國文化的起源,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文化、指導著美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準則,包括互聯網創業者。

美國版的微信WhatsApp就是典型代表,還有Snapchat,這款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歡的照片分享應用,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月活用戶超過1億。在很長時間內,這兩款應用都是單一的應用型工具,保持著早期的產品特色,並沒有平臺化,而國內很多應用稍有起色就會多元化,最典型的就是樂視,七大子業務,結果把自己玩壞了。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美國還有很多很多。

【看更多創業和投資內幕和爆料,歡迎關注南叔頭條賬號!】


南七道


大概是因為有反托拉斯法(反壟斷法)的存在吧,AT&T和美孚石油就是因為擴張跨界太多,成了無敵的巨頭,而被美國政府在反壟斷政策的強制干預下分裂了。這裡巨頭不是指公司的市值很高,而是指公司涉及的商業領域太多而且還具備對市場的控制力。

反托拉斯法就是為限制企業為牟取高額利潤而進行的合併、接管(狹義的壟斷活動),或勾結起來進行串通投標、操縱價格、劃分市場等不正當的經營活動。所以,美國公司對擴展跨界的商業行為一直很謹慎,科技公司也不例外,因為一旦被起訴拆分,就意味著原來的競爭力都沒有了。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就是因為控制了電話系統,又想控制通信設備生產,還想制定市場運營規則,總之就是希望能把通信相關的商業活動都併購起來。胃口太大成了通信市場的巨無霸,最後被分裂出去,重新組建了7個子公司,其中就包含貝爾太平洋公司。這鬧把核心競爭力 貝爾實驗室都搞沒落了。

所以現在的美國科技公司都不喜歡擴張,蘋果就做手機系統和相關硬件,英特爾就做內核芯片,Facebook也只圍繞社交做技術,特斯拉就做車,微軟再厲害也始終是在圍繞自己的系統做改進。不過也正因為專注,所以美國大部分科技公司都成為了國際大公司。

當然,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我們國家也有反壟斷法。只不過因為兩國的情況不一樣,這兩種法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吧我覺得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科技公司熱衷於跨界擴張並沒有什麼不妥,如果只靠專注技術來和外國公司競爭,那中國企業要想成為國際大公司機會渺茫。所以,如果能夠先靠體量在國際上贏得一席之地,再集中力量辦大事,不也是更好的選擇嗎?

看看現在的中國已經有很多互聯網科技領域都引領世界了,好不容易有幾個大公司出現,難道自己就要先急著拆分了?

-

初始值、


初始值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其實美國科技公司跟中國科技公司一樣,同樣熱衷於擴張跨界,拿Google舉例,Google Ventures 和Capital G是美國CVC(Corporate VC,企業創投)裡面最活躍的,一共投了多少案子呢,A-Z開頭的公司多的我數不清,大家可以在其官網上看看,Google Ventures和Capital G都可以不用翻牆直接進。

有意思的是,Google Ventures投了Uber而在Capital G網站上的明星portfolio卻是Lyft(也是打車軟件,滴滴也有投資)。

Google系還投了哪些獨角獸呢,Slack(企業協同)、Airbnb、Credit Karma(徵信),其實也是橫跨了不少領域的,此外,大家都吐槽的互聯網造車,Google更加是鼻祖了。

這是全球的CVC投資領域,基本也是覆蓋了各行各業,AI、物聯網等各種領域也是熱的不行。

為啥美國科技公司同樣在各種跨界,而咱們感受不到呢?首要的原因當然是你基本用不到他們佈局的那些產品。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社會發展規律不一樣,在中國AT有機會重構國人的支付習慣,而美國是沒有的。

這個社會發展的路徑有關係,想一想,就在20多年前左右,大家還是用各種票代替貨幣進行交易,而在貨幣開始全面鋪開,整個金融系統終於追上了現代的水平時,信息時代來臨了,這讓科技公司有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全球第一的移動支付原因也在於此,當AT把主流的支付渠道搞定後,你我都會覺得BAT的雙手伸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

而美國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傳統金融行業的足夠久,壁壘足夠高,用戶的習慣也足夠堅固,所以老美還會繼續用支票,Paypal永遠也做不到像微信支付寶這麼方便。

但儘管如此,一家足夠大的公司是一直會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的,這就好比為啥只有淘寶的團隊能搞定春運的系統,因為技術是沒有邊界的,當你過去積累的技術和資源有機會去顛覆一個新行業的時候,沒有人會坐著看,誰都會想去牌桌上玩玩。


Mihawk


中國:來來,大家一起,眾人拾柴火焰高;美國:這山頭兒是我的,你過來看我不削你!

因此啊,個人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吧,一是法律,二是思維,三是國情。

法律就容易理解了。美國為了市場在資本下也能正常運行,出臺了反托拉斯法。這項法律就是為限制企業為牟取高額利潤,而進行的不正當商業活動而設置的。

比如說,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就吃過螃蟹,本身就控制了電話系統,又想控制通信設備,攤子攤的過大,結果被起訴,分裂重新組建了7個子公司。這一組建,核心競爭力可就都沒了。

其次是思維。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以穩為主。更保險的確是好選擇,少了很多危險,和投入,少走了更多的彎路。在一個領域我們都知道,淺層往往涉足容易,抽身也容易,但是想植根深耕的話,風險會陡然上升,因為寶押在了一個領域,搞不好就會整個公司都會翻船。但是涉足多個領域,風險均攤,就穩了很多。

最後是國情。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總量巨大,單體量小,這是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現狀,而每個新興的行業,只有大量新公司涉足,才可能在市場和競爭中發展起來。美國是個發達國家,行業往往發展成熟,企業有根基,這就形成了天然的壁壘,其他企業很難涉足。


歐界科技


首先,和地區傳統和理念有關。不僅僅是科技公司,在傳統一點的產業中,美國也是更加強調專注,資本市場也對專注的企業估值更好,基本的理論是如果你在自己的領域已經不能夠持續高增長,應該通過分紅讓投資者選擇其他領域有持續增長潛力的標的自行投資,而不是通過你來跨界發展。而歐洲、日本甚至華人地區的港臺則不同,大量從事跨行業經營的大型集團企業,資本市場也沒有明顯的偏愛專注的公司。

其次,各國對反壟斷的要求不同。美國已經早就是全球創新龍頭,而且希望更多的創業來保持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因此對反壟斷要求嚴格。而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還處於一個扶植有全球競爭力的大企業的階段,因此在客觀上也鼓勵了企業的跨界發展。

第三,發展階段決定了路徑不同。美國作為全球龍頭,其國內領先的科技企業一定也是全球巨頭,再加上互聯網對於跨國界發展天然優於傳統行業,使得美國科技公司發展路徑更多是通過全球化擴張在實現增長,特別是在歐洲和日本在互聯網領域大大落後的背景下。而中國的科技企業基本上的品牌影響力僅限於國內,由於缺乏國際化拓展、人才和管理能力,決定了它們的發展路徑更依賴於在本國進行跨界發展。


高申


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中美科技公司在垂直擴張及水平擴張之中會產生不同的選擇。我們可以分三個維度去分析 ,1.中美文化差異2.中美資本市場差異 3.垂直擴張和水平擴張。

1. 中美文化差異

社會及制度的區別在於,中國強調集體,更相信身邊的人,信任口頭協議,對待員工委婉、有禮貌、私下處理,在談判上偏向於集體討論最後領導作出決定,而回應能力相對較弱。美國更強調獨立,相信合同及有法律效益的文件,對待員工比較直接、就事論事,在談判上傾向於分權管理,充分權利下放,從而員工的回應能力都相對迅速。

在價值觀的區別上,中國以“關係”為第一,更將謙卑視為美德,看中資歷、智慧、能力,也希望與每個人和平共處。美國則是“利益”第一,注重成功、成就、財富,而“贏”是一種榮耀,生意就是競爭,弱肉強食。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是強調集體主義、和平共處的國家,而美國,則是強調獨立主義、勝者為王的國家。

2.資本市場

發展程度的不同。中國證券市場是在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發展。而美國證券市場歷史悠久第一次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股份制迅猛發展,規模大概是我國7倍以上。由於時間差異也導致了兩國市場經濟的差異性。

證券市場結構的不同。中國證券市場是倒金字塔結構,A股以融資為主,資金大量獲取基本是在上市以後。而新三板市場卻仍舊不能算是十分成熟。對比美國證券市場,是正金字塔結構。不論大中小型市場都是十分成熟,上市要求較低,更看重企業未來發展能力,而非侷限於是否已經盈利。

市值結構不同。中國市值靠前的企業大多是以國自開頭且資源壟斷性的企業,這也和國情有關,暫且掛起不提。這裡只討論資本市場。而美國市值靠前的如題中提到的facebook,google等公司,是依靠強大的運營能力和商業模式做起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在中國想要做大,就需要有強大的估值及市值,同時要有政策導向作為支撐。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創業時代,只有不斷擴張,才能得到資本青睞。

3.垂直擴張和水平擴張

垂直既表示縱向深挖,比如電腦品牌不僅有臺式,還有筆記本。

水平則表示橫向擴展,比如電腦品牌,推出一款新產品是洗衣機。

這點更多的是要綜合以上兩點及歷史發展、國情來講。

繼續拿google舉例,谷歌2012年收購一家電商儲物服務公司,2013年推出谷歌Nexus 5,2014谷歌與通用汽車、本田、奧迪、現代和Nvidia聯合成立“開放汽車聯盟”等等操作,不正是阿里京東正在做的事嗎?中國再前進10年,會和現在一些美國巨頭形成旗鼓相當的水平,而在科技方面,只會更甚。不管是垂直還是水平的擴張,這都是商業發展的某一階段。一個階段做一個階段的事情而已,一個公司總是一成不變只會加速死亡。


張久鵬


對比兩國科技公司,美國更注重科技創新、產品創新,而國內更傾向於商業模式創新以及科技的市場化。

這裡麵包含著社會文化、科技基礎、商業基因、商業環境等多方面原因。

美國自由女神像

社會文化

在社會文化方面,我們必須要強調的就是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這不僅意味著我們的物質水平與國外有差距,還意味著消費觀念和精神需求這塊與國外同樣存在著差距。

美國是一個發展很全面充分的國家,打個比喻來說,我們剛剛學會用糧食做麵包,我們就只會考慮麵包是不是好吃。但他們已經做到用糧食釀酒或者用糧食做人造肉、做其他各種麵點,並且著眼點也不僅僅在於好不好吃。

換句話說,美國的普通人消費觀念與我們不同,所以企業的追求也就不同,這是我們無法避免只能迎頭趕上的差距。

硅谷的標誌物之一——舊金山大橋

科技基礎

在科技基礎方面,也不多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才算是真正踏上一個良性發展道路上來,而美國相對來說,國內環境從建國起便相對和平,即便美國內戰也沒有打亂多少正常的經濟生產活動。

並且他們現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偏居一隅,也為收攏人才打了漂亮的一仗。而中國近代以來每多苦難,可以說走的很艱難。

在科技基礎和科技傳統上,我們必須承認與美國的差距。

商業基因

在商業基因方面,我只用一句話來說明,公司制度在我國是舶來品,科技公司甚至是在80年代才開始真正出現。

商業環境

商業環境方面,中美之間的差別顯而易見,注意,是差別,不是差距。

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著市場最初的供需極度不平衡,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的科技產品都處於需大於供的局面,加之政策的特殊,造成國內科技公司浮於表面、喜歡攻城略地的商業性格,真正潛下心做原創產品的人,因為消費者的缺乏耐心和消費觀念的不可扭轉,絕大部分都消失在歷史大潮中,而模仿國外技術,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開拓市場的科技公司反而能夠存活下來。

這樣的氛圍造就了科技公司的模式依賴(相對於路徑依賴而言),從而形成一種潮流,進而主導了當今的科技公司的發展觀。

最後的話

其實事情也在慢慢變化,一切的根本既出在經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消費水平乃至消費觀念的升級,一部分也得益於互聯網信息流通帶來的對科技公司本身的拷問。

我想,當我們都更注重品質,注重科技創新給我們自身帶來的優秀體驗,而非將物美價廉、性價比作為唯一的消費觀時,那麼國內的科技公司也會更注重本質,而不在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走駁雜的跨界,最終落得只剩罵名。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