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于謙攜新書《玩兒》來大連,和濱城讀者分享他的那點夢想

說起相聲演員于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這是郭德綱在相聲中為他貼上的標籤,可謂人盡皆知。

臺上的于謙作為捧哏低調內斂、溫潤豁達,是經常被郭德綱調侃的“受氣包”。臺下的他則不問世事、隨遇而安,又有著自己的逆反性格。

其實,除了說相聲,于謙身上還有不少標籤。其中鮮為人知的是于謙曾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愛好廣泛的他在多個領域也都頗有造詣:演戲成為“票房男神”、喜歡搖滾樂被稱為“搖滾大爺”、養動物成為行家“馬場場主”……而這些在於謙看來都是“玩兒”。

日前,于謙帶著精裝版《玩兒》來到大連進行籤售,受到濱城讀者的熱情追捧,600多本圖書當天更是一搶而空。

相聲演員于謙攜新書《玩兒》來大連,和濱城讀者分享他的那點夢想

當天,于謙以一身休閒潮牌亮相,頭戴一頂黑色鴨舌帽,不見平時在臺上的燙頭髮型,手裡把玩著一副手串兒,低調內斂又個性十足。“隨緣”、“一切都是玩兒的心態”等話語,又儼然一副“佛系中年”的模樣。說起自己養的動物們,于謙更是如數家珍,頗有興致。在《玩兒》中,于謙寫道:“我就這麼點兒夢想:玩兒。”一位喜歡于謙15年的鐵粉在現場激動地表示:“最喜歡于謙老師這種玩兒的心態。”

相聲演員于謙攜新書《玩兒》來大連,和濱城讀者分享他的那點夢想

玩兒是一種心態

郭德綱在《玩兒》一書的序中寫道:“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沾玩兒的事兒,謙哥沒有不玩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草窠裡蹦的,水裡遊的,各種活物一概全玩兒!文玩類也應有盡有,核桃、橄欖子、扇子、籠子、葫蘆、手串兒,頭頭是道,珍藏無數。”

“什麼叫喜歡?就是你願意照顧它、伺候它、琢磨它,不怕髒、不嫌累。”說起多年養貓、粘鳥兒、養鴿子、摸魚、遛狗、熬鷹、馴馬的各種心得體會,于謙表示,之前養貓、養狗、養鳥,現在專注於養馬。“貓有自己的性格,它願意和你玩兒的時候和你玩,不願意的時候就不玩。狗的腦子裡只有主人,是可以忠誠陪伴的一個伴侶。但馬和其它動物不一樣,別看馬的臉上肌肉不多、沒什麼表情,它智商很高。人和馬在交流中會有一種深度接觸,能真正成為朋友。”

在很多人眼中,于謙玩兒心這麼大是因為有錢、有閒,對此,于謙並不否認錢越多會玩兒得越好,但就如《玩兒》一書的封面所言:“我想說的東西,跟錢關係不大。”在他看來,玩兒是一種心態,有錢沒錢都要玩。“我覺得玩兒無所謂大小。比如玩馬,只要你喜歡,幾百塊錢到馬場去騎騎馬,對身心也是一種放鬆。”於他而言,玩兒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的縮影。越玩兒越深,才會更有興趣,而流於表面的東西,玩兒著玩兒著就會沒興趣。有一個玩兒的心態,即使在枯燥的工作中,也能找到樂趣。

事實上,正是這種幹一行愛一行、玩兒的心態,才成就瞭如今的于謙。郭德綱曾發文調侃稱:“于謙不僅是‘相聲皇后’,還是‘搖滾大爺’。”原來,平素愛玩搖滾的于謙,和黑豹樂隊等搖滾大腕也私交深厚,還曾在黑豹樂隊前主唱欒樹的演唱會上,與其合作了一曲搖滾說唱《怎麼辦》。不只如此,于謙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中國搖滾協會副會長。此外,演戲方面,他曾出演了《戰狼2》《縫紉機樂隊》等多部大熱影視劇,成為“票房男神”。而多年來鑽研養動物成為行家,也是相聲界公認的“玩主”。

相聲演員于謙攜新書《玩兒》來大連,和濱城讀者分享他的那點夢想

玩物不見得喪志

愛玩的于謙,其實也有玩不起的日子。2000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對自己追求的相聲事業幾乎徹底失去了信心。名義上掙著每月四百元的工資,實際上扣除因遲到、請假等原因的罰款,拿到手的所得每月才區區一元二角的薪水。那時候的于謙,沒有心思去玩兒,也算是過了一段著急上火、忙碌勞累的日子。除了相聲什麼活兒都幹,小品、話劇、主持、司儀、電影、電視、電臺、廣告……有點休息時間還要出去吃飯、喝酒、拉關係、通路子。但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直到2004年年底于謙加入德雲社,經過一年多的不著家、睜眼就演出的日子,終於到了平穩期,而此時的于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玩兒。

對於這次玩兒,于謙形容自己完全是“解著恨地、報復性地玩兒”。從小到大的逆反性格,隨著“看誰還敢說我不務正業”的心態一同“爆發”,即便到了現在。對於古語“玩物喪志”之說,于謙也不失幽默地笑言:“這句話並沒有給我警醒,反而都是別人對我的警醒。”在他看來“玩物不見得喪志,不玩物未見得立志”。說起對其“玩兒比天大”的評價,于謙則說:“玩兒不能耽誤正事兒。”他所謂的玩兒,是用一種玩心面對任何事情,說相聲是玩兒、演戲是玩兒、寫書也是玩兒,擁有這種心態,才會讓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活得真實而灑脫。

相聲演員于謙攜新書《玩兒》來大連,和濱城讀者分享他的那點夢想

相聲是一門“博”的藝術

採訪中,于謙感慨自己年輕的時候傻玩兒,什麼都不懂,只是一種興趣。後來發現,玩兒中也包含了很多知識和學問。所以,他覺得玩兒也是一種修行。同時,他覺得玩兒對各個方面都有幫助,尤其是對他的專業幫助更大。

于謙提到,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但它更是一門博學的語言藝術。相聲演員需要的是“博”的藝術,他知道的東西未見得很深,因為他不是專家,他不是研究這門類的,但是必須更多地瞭解每一行的內容,因為相聲的形式是在臺上跟觀眾聊天兒。“當你在臺上說相聲的時候,只需要讓觀眾聽到,你談到他這個門類的時候,你沒說外行話、沒露怯,讓他感覺到很順暢地就進入到你的故事了。我覺得這種玩兒、對各種門類都感興趣的心態,對相聲演員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最愛大連蝦爬子

身為吃貨,于謙現場透露到大連必吃海鮮,特別喜歡吃的是蝦爬子。而此行籤售後,6月9日,郭德綱、于謙將攜德雲社巡演再次來到大連。基本每年都來大連說相聲的于謙表示,很喜歡來大連演出,“首先沒有壓力,再就是能感到共鳴”。

“大連觀眾對相聲非常熱愛,而且很內行”,于謙現場回憶道,前幾年他和郭德綱在大連演出時,突然從臺下衝上來一位觀眾,現場將自己盤的手串兒送給他們二人,他當場雖然只是口頭上表達了感謝,之後也沒有再見過這位觀眾,但是這件事給於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連觀眾的這份熱情,對德雲社,對郭德綱、于謙的認可讓我很感動。他們是相聲的忠實聽眾,也是相聲的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