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怎麼才能做到從0個到10個?

安琪兒露露


引體向上因為難度大,效果佳,以及肉眼可見的強勢感,早就成為大家的夢想動作之一。

有的人在不懈努力下,已經可以做1個!然而要一組做20個?呵呵。

為了更好地訓練以及提升大家的成就感,我們找到兩個技巧,讓大家可以更快達到這種境界。

為什麼我這麼自信,因為這個方法是國際知名健身大佬——姐夫的分享。

大家都做過仰臥垂懸臂屈伸,這是一個訓練背部的好動作。因為它的發力點與動作軌跡,與引體向上比較相近,因此經常做這個動作,可以提升你的引體向上能力。

然而因為這個動作不可避免用雙腳借力,並且動作限制很難增加負重,所以在提升引體向上能力上,效率有點低。

怎麼辦?我們把雙臂變成單臂,一方面可以提升難度,另一方面可以訓練核心參與訓練的感覺。

要注意,運動過程中身體不要側轉,也不要靠得太近。

肘部應該保持在身體側面,大臂和肩在同一條線,就像使用雙臂時一樣。

初學者可以站得高一點,循序漸進,力量越強,身體可以放得越低,這可以很好地增強力量和穩定性。

為什麼剛剛會說到訓練核心的參與感?

因為如果核心不收緊,會導致能量洩漏。

很多人在做引體向上時,下半身非常鬆弛,以為這樣上去就足夠了。

其實,做引體向上我們需要對槓施力,將身體拉起。如果身體很放鬆,這些力容易通過放鬆的部分擴散開,這就是所謂的能量洩漏。

正確的方法是,上槓後就應該收緊核心,通過腳尖往下壓來收緊大腿肌肉,這樣才能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槓上,使我們具備完成引體向上的力量。

看似簡單的兩個技巧,對引體向上的幫助非常大。


搞肌達人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首先,我想說的是年齡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我35歲才開始選擇健身。

有兩種方法可以推薦,一種可以藉助助力的引體向上,一開始我們藉助這種器械。可以減少我們手臂和背部的負擔,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礎的,只要雙手可以握住手柄,利用器械配重結合自己手臂的力量將我們的身體拉起來,讓我們的背闊肌得到收縮,因為配重的力量持續向上的,動作時化解了很多我們的體重,我們做起來就會很輕鬆,隨著我們的耐力越來越大,我們可以選擇逐漸的減少配重,提高我們自身的力量,最後直到我們很輕鬆的做無助力的引體向上。

第二種方法分段練習,首先練習雙手抓住槓桿做懸垂保持,每天練習半小時左右堅持一個月,我們就可以保持抓握槓鈴5分鐘。這種練習好處不僅僅增強了握力,同時還練習了小臂的力量和大臂內收的力量,為接下來的訓練做好基礎。下一個階段,我們練習擺動身體藉助腹部力量把我們的身體向上做小幅度的牽引,每天練習半個小時左右堅持一個月,我們就能夠做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了,那麼我們再堅持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鍛鍊。我們就能夠做的更多,其實這就是一個訓練原理,我們逐漸的對身體和肌肉增加壓力不斷地提升肌力和肌耐力,我們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強大。因為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一樣有巨大的潛能。以至於到最後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原來我們可以這樣強大,只要我們相信並堅持到底!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是每個人都瞭解的,在一般人的眼中,引體向上就能代表一個人的力量是否大,但是很多人想拉引體向上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天我們就來教教大家,如何把你的引體向上從一個都拉不了拉到十個。

我們想要掌握好引體向上,就要先了解這個動作,引體向上是一個主要依靠背部發力,同時訓練背部的動作,所以拉不了引體的很大一方面因素就是我們的背部力量欠缺,除了這個方面,很多人拉不起引體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體重過大,因為我們在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必須要克服地心引力,如果我們的體重太大,力量又不夠的話,那拉不起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下面我們就來教教大家,如何通過幾個簡單的動作去訓練你的背部。

動作一:高位下拉

既然我們拉不動引體向上,那高位下拉就是最好的取代品了,首先我們雙腿固定在器械下,挺胸抬頭,雙手握住橫槓,動作開始時,背部發力帶動手臂拉動橫槓,將橫槓朝我們的胸部方向拉動,這個動作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重量選擇別過大,適當即可,如果出現了動作大幅度的變形那必須降低重量。

動作二:窄握高位下拉

同樣是高位下拉,這個動作需要我們雙手掌心相對拉住把手,相比於前一種高位下拉動作,這種動作更能刺激我們的下背部。

動作三:俯身器械划船

這個動作需要我們俯身進行,雙手握住把手,在器械上加適合於你的槓鈴重量,動作開始時同樣是將器械朝我們的身體方向拉動,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全程動作過程中都不能移動我們的腿部,抬起我們的腿,如果出現了,則視為借力運動。

動作四:單膝跪地繩索划船

一隻膝蓋跪在地上,另一跳腿踩在身體前方,單側手臂抓住把手固定住身體後朝後進行划船動作,單側的訓練也是我們必須去做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基本都有大小不一的肌力不平衡的狀態,這樣的訓練能夠讓我們一側不平衡的狀態得到更好的改善,加強弱側。

動作五:撐地划船

一隻手撐在地面上,雙腿以穩定身體為基準,動作開始時一側手臂朝後拉動把手,帶動我們的背闊肌,菱形肌和大圓肌進行運動。

以上五個動作都是訓練我們背部的動作,而且只要你將重量調小,每個動作完成起來都不困難,背部的訓練是一個很難找到感覺,但是找到感覺就非常輕鬆舒適的練習,只要這樣一直訓練,我相信三到六個月,你的引體一定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10個引體向上不再是夢想!


運動發騷客


我是魔獸 思遠,和小夥伴分享一下引體向上的問題:引體向上怎麼才能做到從0個到10個?

雖然說引體向上是練背的一個經典王牌動作,但是很多人連自重引體向上都無法完成,尤其是女性。那怎樣才可以從零到十,從做一個都困難到一次性可以完成十個甚至更多。

引體向上,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是十分艱鉅的訓練動作。但是作為健身的王牌動作,幾乎你的整個身體背面的肌肉都可以得到訓練的刺激,不僅線條分明、加強維度,如果你願意的話,大部分的健身達人都在練的訓練動作,你還有什麼藉口不練?

首先我們肯定需要針對特定的一些肌群去做專項的訓練,比如說我們的手臂還有背部肌群,然後還有我們整個身體的協調性。肱二頭肌、肱肌和肱橈肌的彎舉訓練,背部肌群主要是多練背闊肌、大圓肌,可以從採用高位下拉和划船等動作。

如果握力不夠的話,大家可以藉助助力帶去完成引體向上。如果就是整體力量不足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些輔助的引體向上,不管是輔助引體向上機,還是利用彈力帶幫助減輕一定自身體重去完成。


當然最簡單的就是找個夥伴幫忙託著你,不過可能這個小夥伴會很累。有計劃性的不斷去嘗試這個動作,相信每一次都會有一點突破。

溫馨提示:做引體向上,要遵循 四個黃金法則


這裡四個法則在任何一個訓練者的身上可能都可奏效:

第一: 不要借力。

做引體向上,目的也是想練出強大的背闊肌,那麼就不應該借力。伸直腿部、收緊臀部、鎖定你的腿部,你就不得不去依靠自身的力量,沒有任何借力來完成你的訓練。

第二、 要降低,但不是降到底,也不要降得不夠低。

雖然我們一直反覆強調引體向上要降到足夠低,但是也不是完全的降到底。如果降到底,因為肩袖肌群的微小肌肉將承擔整個身體的重量。在底端收緊你的背闊肌,記得不要完全放鬆。

第三、在適當的角度進行引體。

在引體向上中,集中刺激你的背闊肌,要隨著上升而向後拉手肘,因為手肘越向前,對二頭肌的刺激就越強,對背闊肌的刺激就會相應地減少。寬握引體向上的運動力學和寬握高位下拉一樣的。

第四、引體向上,下巴拉起超過槓子

有沒有發現不少小夥伴在引體向上的頂端位置,或多或少都有“點頭”的動作?在頂端的時候點頭,實際上並沒有把自己拉到更加高的位置,只是一種自我欺騙而已。

今天分享到這裡,關注我們,下次再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成思遠,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回覆留言。


就愛玩鐵


有些人說的都是屁話,能在健身房練的怎麼會不能引體向上,什麼高位下拉有個屁用,能這樣練的就不用引體向上了,我要說的是親身經歷,不去健身房的練法。

3個月前我一個也做不了,現在我能做10以上,並且沒有限制吃喝,我覺得健身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愛好,不必要以長肌肉為目的,低體脂並不健康,快樂最重要。我現在就只做引體向上,雙槓臂屈伸,還有跑步,每天一項循環,一個星期休息一天,感覺身體很棒。引體向上我最開始一個也做不了,不要緊,不要追求個數,就做半個,慢慢放下,再次做半個,直到力竭,然後休息1--2分鐘再做,一開始做個5組就行。這個階段不要怕人笑你,我剛開始的時候別人笑我,我就說那你來教我,不教就不說話,自己玩自己的。我建議剛開始不要練寬距,就和肩寬差不多就行,然後拉起時儘量感受背部發力,感受不到就改窄距反手,這個期間可以天天練,直到可以拉起兩三個時就隔天練,每次以5組為限,每組到力竭,剛開始時可能是小臂脹痛,找到背部發力後小臂就好多了,能夠拉5個以上就可以正手寬距了,這時應該加組數,最好拉7--8組,每組力竭。什麼姿勢,什麼頂峰收縮都不用管,那對於新手都沒屁用,你要做的就是慢上慢下,背部挺直,勁量多組數,每組力竭,雖然進步不快,但你可以感受背闊肌的長大。我要說的就是這多,再多了我也不會。


old袁


我本人高中最胖時候一個拉不動,現在標準的下巴過槓引體向上應該是在一組能做8個左右。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各種變相的引體向上以及一些引體替代動作。

除了以上兩種引體外,人還有多種變相引體向上,以下簡單講下:

3.正手窄距

4.反手窄距

5.輔助訓練:跳躍引體

6.矢狀面握法引體(如下圖坐下高位下拉,握法是引體向上架子上的豎槓,而不是常規的橫槓)

7.未來待續...


暫時講到這裡,大家想要繼續深入瞭解引體向上以及健美計劃的可以點我頭像➡️關注我➡️查看我以前的回答/文章,裡面講的很清楚


Benyi趙丹楓


我從0個到10個用了好幾個月時間。首先引體向上是比較困難的自重訓練,難度係數比較大。

我自己的經驗,要提高引體向上的成績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減脂+減重

如果你的體脂率很高身體很重想做好引體向上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平時看待那些極限健身大神們的視頻個個都是肌肉線條明顯,體脂率非常低的。另外對於剛剛接觸引體向上的朋友來說把重量減下來可以減輕阻力,提高成績。

2,每天堅持,盡力做,每組都做到力竭為止。

只有堅持才能有進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6b0000f100dede0733\

健身魔範


我覺得很容易的,就是堅持鍛鍊,每天做一次就好,一週休息一兩天。剛開始做時你可能吊在單杆上連肘關節都彎不了,沒有關係,就用雙手抓住單杆在上面吊著。如果覺得很累很無聊就試著用手在單杆上左右不停的移動,這樣可以增強你的手指抓力,手腕的拉力和手臂的力量。有個兩三組就可以了,多了容易拉傷肌肉,也不容易恢復身體的疲勞。經過幾天的鍛鍊以後,你再做引體向上時如果發現肘關節能向上彎曲了,那恭喜你了,說明你離成功邁進了一大步。這時你可以手,腳,腰並用,只要能往上提高一點算一點,用不了幾天你就能把下巴高過單杆了。這樣每天繼續練習,你可能兩三天或者一個禮拜就能增加一個。我記得僅僅是一個暑假,我就能從一個都做不了到能做10多個,當然是手腳並用的不標準的引體向上。有了不標準的10幾個引體向上的體能做基礎以後,就可以試著做標準的引體向上了,就是雙手握距大於肩寬,身體完全放鬆垂直的掛於單杆上,腰腹以下不動也不發力,靠手的力量把身體拉高到下巴過杆。我是就這樣做的,兩三年之內我就可以做37個標準引體向上了。後來由於沒有條件等原因一直到前兩年才重新開始做引體向上,最初只能做兩個,到前晚我能做18個標準握,昨晚16個標準寬握。我的體會是循序漸進,每天不要做太多組,還可以通過俯臥撐,雙曲臂垂直落體,啞鈴,槓鈴等別的運動增加手臂的力量。越年輕的人所需進步的時間就越短,而年齡越大的人進步的空間就越小,歲月不饒人呀!希望我的個人體驗能對初學者能夠有所借鑑作用,幫助到想做引體向上的愛好者!


神馬149119581


我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

講講我的方法:在戶外練習吊槓 在家練習啞鈴正反手彎舉

首先你要先練習手臂 拿副啞鈴 把手臂平放在平面上(凳子啊什麼的都可以)正手拿啞鈴懸空 手部往上提 做4*12 反手做4*12 這麼做是練習手臂的力量

第二:練習吊槓 這個每一組練到力竭 做6組 道理同上 在這期間 加強二頭肌的訓練(二頭肌彎舉)

以上動作練個10天 就可以抓住單槓了 當你抓住單槓身體自然下垂 感受就是你的脖子好像縮進了身體裡的那種感覺 做的時候胸部往上挺 背部挺直 在自身體重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一半可以標準的拉1-3個 只要堅持2天一練 引體向上提升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對了(樓主體重80公斤 標準10個 慢上慢下 5組)練引體向上 最重要的是手臂要有足夠的力量來掛住單槓 如果單槓都抓不住還怎麼做引體向上呢?

在健身房

練習硬拉和懸吊是提升引體向上最快的方法之一

作者本人訓練初期再有輔助的引體向上機子上每次做10組*10個 共100個 硬拉做6組 槓鈴划船5組 高位下拉5組 正反手彎舉4-6組

所有的新手除了很有天賦的以外 一般在訓練初期背部是很難有發力的感覺的。沒有感覺是因為背部肌肉量太少 隨著平時的訓練慢慢變多以後 就能感受到背部再用力了

任何一個健身新人 最重要的僅此一點 就是要持之以恆 不能堅持說的再多教的方法再多也沒用


影靈之魂


想要引體向上從0到10,最難的一步就是從0到1。首先不知提主體重是多少,如果體重過大就要在練習的同時進行減重,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目標。

這裡就假設提主體重90kg以下,如果連不標準的引體向上都無法做到,就從上斜引體開始,找一個到自己胸部以下,腰部以上高度的單槓或能抓住的東西,做斜式引體,如果可以,一天做8組,每組10個

有了一定的訓練之後,可以在淘寶購買強力帶進行輔助去做引體向上,這時考慮到握力問題,可以每天10組以上,每組可以盡力而為,3個以上為佳

那麼如果你完成0到1的突破,恭喜你,你的目標已經完成一半,接下來就可以無輔助的引體+彈力帶輔助引體做組,比如2個無輔助引體+3個輔助引體為一組,每天做到6組以上

接下來你需要的就是日復一日重複的練習,如果你覺得有一天可以做到標準引體5個以上就可以考慮購買負重腰帶,這樣就可以更快的接近你自己的目標

在每天練習前,請注意做好熱身,練習後,注意拉伸,這樣可以提高你的運動表現和防止受傷

以上的每天建議一週三到四練就好,過於頻繁的訓練不利於肌肉的恢復跟力量的增長

方法就在這,只要堅持,10個引體並不難,祝你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