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周年紅色教育活動

“讓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緬懷革命英烈,號召全黨傳承革命精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6月23日,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7週年之際,烏嶺社區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骨幹赴嶽西大別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大別山,雄踞安徽、湖北和河南三省邊界,起伏縱橫八百里,地跨二十餘縣。它南瀕長江,北接桐柏,東連江淮平原,西扼平漢鐵路,為中華古國的腹心地帶。境內有崇山峻嶺,高峰聳立;多險關要塞,懸崖棧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英雄用武之所。烈士陵園百步石階上方的英雄群雕形象再現了以王步文烈士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傑為了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翻身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的悲壯場景;革命烈士紀念碑四周的38根大理石柱喻示著嶽西為國捐軀的3萬8千英雄兒女。他們以血肉身軀為祖國築起了新的長城,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別山上的杜鵑花。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懷著崇高的敬意,全體黨員骨幹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三鞠躬;面對著鮮紅的黨旗肅然站立,重溫入黨誓詞。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烈士紀念館展廳向我們展示了嶽西這片淨土上的的紅色發展史。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在這裡星火傳播;大革命失敗後,這裡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成立了蘇維埃政權,創建了以大別山脈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旗漫卷;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重建了紅二十八軍,浴血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紅旗不倒;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二十八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抗日救亡;抗日勝利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迎接曙光;新中國成立後,嶽西兒女響應祖國召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勇當和平衛士,為嶽西這片紅色土地再添光彩。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烏嶺社區開展慶祝建黨97週年紅色教育活動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黃土一抔魂。此次紅色教育活動讓所有黨員骨幹倍感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吾輩更應時刻銘記革命英烈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傳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無畏風雨,砥礪前行,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己之力。

(李蘭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