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空襲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原因是“敘利亞使用了化學武器”,然後宣稱“這是一次性打擊,任務完成了”。

這次空襲從頭到尾都不像要死要活的驚悚劇,而是徹頭徹尾的懸疑劇:

-在空襲之前就大張旗鼓喊話,甚至指出轟炸目標,莫非是特朗普的“面子工程”拉點選票?

-俄羅斯方面公佈調查報告,再配上“白頭盔”擺拍嫌疑,化武襲擊是歐美的自導自演?

-空襲沒有造成重大傷亡及損失,雷聲大雨點小,莫名其妙還是另有內情?

-就算是某種警告,真的是針對化學武器?

有說是特朗普拗不過國內軍工複合體出來應付差事,也有說是敘利亞戰事中俄羅斯節節勝利需要敲打,還有老調重彈說是為了中東的石油,當然也少不了人道主義的理由。

也許是這樣的,也許不是,正所謂世事如棋局局新,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旁觀者未必清,當局者未必迷。當人們的關注點演變成化武是真是假時,儼然已落入了某些陷阱,因為沒人能說清楚發生了什麼,化武羅生門掩蓋的不僅是真相,更是毀掉了全世界相互之間脆弱的信任。

到目前為止,敘利亞戰場已經造成了二戰以來最大的人道主義危機,而且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

所有人都在高呼和平友善,都在搶奪道德制高點,都在熱衷敘利亞這盤棋。

大家都在關心敘利亞,就是沒有人關心敘利亞人民。否則怎麼會有敘利亞全國一半的人口流離失所?否則怎麼會引發史上最嚴重的難民危機?

在這個全球勢力的角鬥場上,所有人都在為了莫名的利益殊死搏殺。

敘利亞,到底是怎麼回事?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基本概況

為了更好的認識敘利亞這盤棋,有必要了解一下敘利亞的基本情況。

  • 當前政權的來龍去脈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1947年成立,目標復興阿拉伯帝國)在敘利亞通過軍事政變取得政權;1970年,復興黨少壯派哈菲茲·阿薩德(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之父)發動政變取代元老派上臺;2000年,巴沙爾·阿薩德接任敘利亞總統至今。在政治上與什葉派伊朗關係密切,長期插手黎巴嫩內政,與美國、以色列關係緊張,並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被以色列佔領)。

  • 少數領導多數

穆斯林佔敘利亞人口的87%,其中遜尼派佔74%,什葉派佔13%,巴沙爾·阿薩德家族屬於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僅佔敘利亞總人口的6%),但阿拉維派控制了軍隊,巴沙爾的弟弟馬赫爾·阿薩德領導著敘利亞精銳部隊-共和國衛隊和第四裝甲部隊,其姐夫阿瑟夫·沙烏卡特則是軍隊的副總參謀長。

  • 要命的地理位置

敘利亞地處中東地區的戰略要衝(下圖一目瞭然),而中東儼然就是能源的代名詞,各方勢力在這裡亂作一團就是為了爭奪這個地理要害:打你,與你無關;幫你,也與你無關;一切只與你的位置慼慼相關。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敘利亞目前還處於內戰(始於2011年3月)狀態。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It’s your turn, Doctor”-引發敘利亞內戰的塗鴉,巴沙爾·阿薩德原本想成為一名眼科醫師,曾在倫敦西區眼科醫院學醫,由於其兄意外死於車禍,因此回敘利亞接任總統

2018年各方形勢圖: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紅色:敘利亞政府 黃色:北敘利亞民主聯邦(庫爾德人為主)灰色:ISIS伊斯蘭國 白色:沙姆解放組織 綠色:敘利亞反對派

與2017年1月形勢圖(見下)對比,政府軍在俄羅斯、伊朗力挺下大舉反攻,而ISIS則已被消滅殆盡,但敘利亞仍然處於政府軍、反對派、庫爾德人多方對峙的局面。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2017年1月敘利亞內戰形勢圖

千年血仇的宗教紛爭

敘利亞盤根錯節的局勢裡暗藏了伊斯蘭教的兩個最大派別之間的千年恩怨:遜尼派和什葉派。

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建了伊斯蘭教;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帝國興起;

632年-661年,四大哈里發(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時期,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相繼執掌帝國大權,在第三位哈里發-奧斯曼執政時,哈希姆家族(阿里一派)對倭馬亞家族的奧斯曼出任哈里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阿里的追隨者),與普遍接受奧斯曼繼位的遜尼派(遵循傳統者)相對立;

656年,奧斯曼遇刺,阿里繼任哈里發,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首的倭馬亞家族拒不承認阿里政權;

661年,阿里遇刺,穆阿維葉繼任第五位哈里發,建立倭馬亞王朝;

680年,穆阿維葉去世,其子耶齊德繼位,阿里之子也是什葉派領袖侯賽因拒絕效忠,在卡爾巴拉全軍覆沒,至此什葉派與遜尼派之爭逐漸由政治派系演化為宗教派別之爭;

可以看到,什葉派與遜尼派從伊斯蘭教誕生開始就結下了相互殺戮的血海深仇,在伊斯蘭文明中血仇需血償,不僅是家族仇恨,也是部落仇恨,最終成為信仰之仇。遜尼派承認四大哈里發都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而什葉派只承認阿里及其後裔是合法的哈里發,而將阿里之前的三位哈里發定為篡位者。

因為侯賽因曾娶過前波斯帝國公主,在其後裔身上存有波斯文明的血統,因此波斯人認為什葉派是波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融合,侯賽因之死不僅是什葉派最大節日阿舒拉節的來歷,更是激起了波斯人心中的熱血,在宗教之爭里加入了民族元素,使什葉派不再向遜尼派統治者妥協,這是兩派決裂的重大標誌性事件。

從倭馬亞王朝(661-750年)到阿拔斯王朝(750-1258),歷代統治者都對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矛盾加以利用,而後來波斯(現今伊朗)的崛起更加深了兩派之間的裂痕。

1501年,首個什葉派國家薩法維帝國(波斯第三帝國)建立,將什葉派正式定為國教,成為遜尼派奧斯曼帝國的競爭對手和威脅;

1514年,奧斯曼帝國宣告對被其視為異教徒的波斯發動聖戰,在接下來的數代王朝中,週期性地爆發衝突;

1736年,在奧斯曼和沙俄帝國聯合入侵下,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法維帝國滅亡;

時至今日,沙特仍然認為,薩法維使波斯人脫離了遜尼派伊斯蘭教的正道,而十八世紀遜尼派原教旨主義分支-瓦哈比派的興起使局面更加惡化。

1801年,信奉瓦哈比教義的第一沙特王國攻下什葉派聖城卡爾巴拉,摧毀聖墓並屠城;

1803年,一名什葉派刺客為卡爾巴拉屠城復仇,刺死第一沙特王國的國王;

伊朗在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中東再次出現了一個強勢的什葉派國家,而在1980年開始的兩伊戰爭中,敘利亞出於與伊拉克復興黨的分歧,從而支持伊朗,也就是此時,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經“考察”後認定敘利亞阿拉維派為什葉派分支。這就形成了如今敘利亞內戰中,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與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以“代理人”形式相互對峙殺戮的局面。

目前兩派在中東各國的分佈比例:

敘利亞背後的致命棋局(上)

遜尼派和什葉派在阿拉伯各國的分佈

在宗教戰爭的表象之下,隱含著西方殖民時期結束後,至今未平的權力分配結構性問題。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對立除了包括血仇、民族、教義、信仰,說到底還是權力和利益之爭:對中東霸權的爭奪,尤其自二十世紀初在中東地區發現石油以來,各路人馬紛沓而至,使得原本就很動盪的局勢更加錯綜複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