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清 戴熙《憶松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戴熙(1801—1860)清代官員、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作蓴溪),號榆庵、松屏,別號鹿床居士(一作樚床)、井東居士。道光十一年(1831)進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後引疾歸,曾在崇文書院任主講。咸豐十年(1860)太平天國克杭州時死於兵亂,諡號文節。工詩書,善繪事。四王以後的山水畫大家,被譽為“四王后勁”,與清代畫家湯貽汾齊名。山水早年師法王翬,進而摹擬宋元諸大家,對於王蒙、吳鎮兩家筆意更有所得。晚年觀摩巨然真跡,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領會。道光時宮廷書畫多出於其手。又能畫花鳥、人物,以及梅竹石,筆墨皆雋妙。秦祖永的評論是:“臨古之作形神兼備,微嫌落墨稍板,無靈警渾脫之致,蓋限於資也。所寫竹石小品停勻妥帖,尚為蹊徑所縛,未能另立門庭也。”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清 戴熙《雲嵐煙翠圖》立軸 紙本墨筆青島博物館藏

戴熙另著有《習苦齋畫絮》,於畫理多有論述。題畫偶錄行世。他的子侄受其影響都能繪畫:長子有恆(1826-1891)(字大年,號保卿)所作山水筆意疏秀,有倪瓚風韻。以恆(字用伯)、之恆(字仲江,號菊孫)、其恆(字秀渠,又字問水)、爾恆(字子謙),皆繼承家學,善作山水,而各有成就。以恆更有聲譽,所作山水筆意淹潤,墨氣淋漓,而屋宇几席亦復精工,著有《醉蘇齋畫訣》。《清畫家詩史》則稱之恆畫技為“戴氏群從之冠”。有恆子兆登、兆春亦均能畫。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清 戴熙 1832年作 煮茗讀畫 立軸

戴熙軼事

戴熙(1801-1860)是杭州人,道光十一年進士,選為翰林,做到兵部侍郎,後來引疾歸鄉。太平軍打到杭州時,他從容殉國,諡號“文節”,成為後人心中的名臣。戴氏又是一位畫家,題畫文字編為《習苦齋畫絮》十卷。此書數年前曾讀一過,字裡行間皆是融融溫煦之情。尤其記得他對孩子充滿慈愛,為他們畫畫,寄畫,題畫,教畫。這在古人文字中實不多見,令人愉快非常。

最近讀筆記,又見到幾則戴氏軼事,益發增加了好感。其一出自齊學裘(1803-?)《見聞隨筆》。文章較長,節引如下:

錢塘戴熙醇士侍郎,少時美姿容,好儉,毫無官氣。善畫山水,精賞鑑,喜詼諧。……而醇翁在座,必多笑話。記得醇翁說,在都中,某侍郎招飲。坐客道主人最好翡翠釧,有一對翡翠釧,天下無雙。醇翁手招司酒之僕耳語,僕點頭去。少頃,僕以黃緞包翡翠釧呈上。醇翁遍示客觀,無不拍案叫絕,讚歎不已。眾賓怪之,一耳語便得釧觀,似與內眷熟不可言者。客笑,主人亦笑。醇翁曰:“勿笑。一事必有一理,以理推事,事無不得。主人愛翡翠釧之尤者,即必賜與最寵之姬也。我知主人寵姬某氏,故囑價一索即得耳。理所固然,無足怪者。”主賓皆服,一笑而散。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清 戴熙 老柳鳴禽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我沒有在那樣的語境下生活過,不知道男賓顯得與主人內眷相熟無比,是不是真的可發一噱。但這段故事裡的像煞有介事氣息,卻千真萬確是講笑話的殺手鐧。想到戴先生說“勿笑,一事必有一理”之時,微微透出幾分嚴肅,揭謎過程又斯文得體,全在理中,實在叫人喜歡。

戴熙的畫,在他生前已經很受歡迎。出督廣東學政那年,道光皇帝對他說過:“汝畫筆清絕,然胸中目中,只是吳越間山水。此行獲睹匡廬、羅浮之勝……於畫理當益進。汝品學,朕素知。公餘遊藝,兼可成全老畫師也。”可見那時畫名已經上達天聽,到嶺南當官竟有幾分奉旨描繪大好江山的意味。據陳康祺(1840-1890)講,他的杭州朋友大多知道此事,而戴氏本人集中亦有詩為證的。

生前已是如此,戴氏的身後清名就更加不難想象。金武祥(1841-1925)說在他那時,四王吳惲之外,就數湯貽汾和戴熙的畫最受歡迎;吳大澂(1835-1902)日記裡也有兩天中臨摹戴熙山水畫五幅的記錄。最妙的是陳其元(1812-1882),他講了一個追星追成烏龍的故事:

世侄錢伯聲太守,承其家蘀石宗伯畫法……近以世重戴畫,偶一臨摹,輒覺逼肖,因時時作小幅,署戴名,人爭購之。伯聲時告予以為笑。前年消夏無事,以文節名作冊頁十二幅裝潢,交陳仙海司馬,戲索廿四金。時某廉訪備兵上海,留意翰墨,適欲購文節畫,陳以錢作示之,廉訪極為賞鑑,即留不還。陳懼以欺獲咎,因以實告。廉訪笑曰:“此子不忍割愛,故造作此語耳”,亟取金如數與之,伯聲得重值焉。

明清以來,各種筆記史料都喜歡教訓讀者鑑藏有風險,入行須謹慎。文字背後,難免有些作者是抱著身為內行的沾沾自喜,在嘲笑那些剛入門,或者甚至不得其門而入的後來者。能以幽默故事表而出之,而並不以高明自居的,實在不多。這個段子之所以妙,因此便與陳氏講故事的語氣有關。戴氏如在,也會喜歡這種不得瑟,不囉嗦,寥寥數語盡得神情的好笑話吧。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四王之後的山水畫大家戴熙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