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在古裝電視劇裡常常會有這種情節:君讓臣死,但臣不得不死但是有免死金牌就不用死,於是皇上就拿臣沒辦法了。

難道這免死金牌真有那麼靈,能讓皇帝對自己的臣民也無計可施?

其實這是個誤會,歷史上不乏手持免死金牌的重臣,一朝不慎,滿門抄斬。這個牌子只是皇家收買人心的工具,當時有些功臣立下汗馬功勞普通的賞賜已經滿足不了於是就出現了免死金牌,至於它到底管不管用,能管多大用,它的最終解釋權還是歸皇帝所有。

第一塊免死金牌是在漢朝,劉邦給功臣們發的“獎狀”丹書鐵券

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丹書鐵券,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訂的一份契約,具有刑罰豁免權,也就是說你犯法了拿出免死金牌可以免除國法的制裁,俗稱免死金牌。然而這個豁免權僅僅是理論上的,事實上,在歷朝歷代中,擁有免死金牌的大有人在,可惜他們當中許多人卻死於非命。

在漢代,劉邦帶領一群布衣將相,奪得天下。為籠絡人心,他賜給功臣們一張“獎狀”,上面寫道:“使黃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存,爰及苗裔。”這就是最早的丹書鐵券。意思是:兄弟們跟我出生入死了大半輩子,有了這玩意兒,你們和子孫都可以安心地享受榮華富貴了。不想後來形勢突變,淮陰侯韓信謀反,劉邦也不客氣,收回鐵券,韓信被賜死。

免死金牌是有了,但其效用卻不佳。歷史上沒有記載哪位大臣犯大罪回家抱著一塊免死金牌就能保全性命的。這種以皇帝好惡為善惡標準的免死鐵券充其量是一份榮譽證書,在皇權社會中,皇帝老兒要殺人,即便有一顆“金腦袋”,怕也經不住皇帝老兒的怒火熔鍊。

第二種,金牌長得像瓦片

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隨著當時的冶金技術的進步,唐朝以後,人們就不再用丹砂書寫,而是採用嵌金的辦法,把券文條款鑄成金字,嵌入鐵券,這可能就是以後戲曲、演義、小說中“免死金牌”的出處。

唐代起,鐵券改進成嵌金工藝,據《輟耕錄》載:大唐賜給吳越王錢鏐家的鐵券,形狀宛如瓦,高尺餘,闊三尺許,券詞黃金鑲嵌。關鍵是刻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免死金牌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可惜當時大唐已走到暮年,錢家並沒能享受到幾年特權,不久以後亂世模式開啟,錢家後人抱著這塊免死金牌隱居山林。

明朝時朱元璋立國以後,發出最多放免死金牌,大量給開國元勳頒賜顯示皇恩浩蕩的牌子,不過並非小小的金牌,而是大大的鐵牌,稱為“免死鐵券”。根據文獻記載,它的形制是這樣的:“形如瓦面,刻誥文,皆鐫免罪、減死、俸祿之數,字嵌以金雲。”鐫刻的文字並不僅僅限於“免死”之類寥寥幾個字,而是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比如,開國元勳、俸祿五千石的魏國公徐達的“免死鐵券”,就有兩百五十八個字。其上寫道:“朕聞自古帝王創業垂統,皆賴英傑之臣,削群雄,平暴亂。然非首將智勇,何能率統而成大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朱元璋後來動輒屠戮開國功臣,收到過免死鐵券的人,十有八九被朱元璋處死,甚至誅連九族,免死鐵券形同廢紙一張。

第三種;清朝改為“鐵帽子王”

古代免死金牌真可以免死嗎,相反會死的更加快

但多數下場很慘

清代廢除了免死金牌制度,卻派生了另一種形式——鐵帽子王,其擁有各種特權。但其實所謂“八大鐵帽子王”,也都過得不好。如代善靠出賣兒孫,夾著尾巴做人,活到了66歲,其他幾位各種橫死,平均壽命也只有三十來歲。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免死金牌只不過是皇帝籠絡人心的把戲而已,獲得免死金牌的人多是功高蓋主的人,這是要考驗皇帝的膽識、氣量的。很多時候,皇帝給了臣下一塊免死金牌,真出事了,卻對他說“解釋權歸朕所有”。說到底,這玩意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而且擁有免死牌的往往死的更加快,說免死金牌還不如說早死金牌,反正命運掌握在皇帝手裡他要你死還要找理由嗎?而且有免死金牌無形中成了每個皇帝心中的一塊心病,皇帝會想辦法把有這種牌子的人整死,因為擁有免死金牌的人在朝中地位不會低,最小都是王爺以上,他們對於皇位危險大,就會想辦法除之。

想看神秘的免死金牌,在國家博物館可以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