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中國高鐵橫空的出現,給人感覺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大大縮短了。近幾年,我國又一條惠民高鐵工程正在緊張有序的建設中,它就是成貴高鐵(成都直達貴陽高鐵)。

成貴客運專線全長約632.6公里,總投資約780億元,為新建客運專線。設計時速為250公里(預留300公里電氣化設計),被稱為“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

成貴高鐵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四川、貴州、雲南三省政府共同出資建設,成貴高鐵建成後,沿線3600多萬人口將獲益。

成貴高鐵沿線煤炭、鹽滷、旅遊、內河航運資源優勢十分突出,有利於樂山煤炭、旅遊等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

未來沿線城市將發展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都市群,以樂山―五通橋―犍為―宜賓為發展軸的川南城市群,以貴陽為中心的城市群,通過城鄉統籌發展形成成貴經濟走廊。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四川省:樂山市: 樂山站 犍為站 泥溪站 屏山站

宜賓市:宜賓東站 長寧站 興文石海站

雲南省:昭通市: 新街站 威信站 鎮雄站

貴州省:畢節市:畢節站 大方站 黔西站 清鎮西站

貴陽市:白雲站 貴陽東站

樂山美食

樂山豆腐腦

麻、辣、酸、香、燙,面面俱到,滿足味蕾。

有峨眉豆腐腦,牛華豆腐腦,夾江豆腐腦。這幾種一字之差,口味卻相差甚遠。 市中區主要推崇牛華派,牛華是地名,距樂山大佛不足20公里。市中區也有數家牛華豆腐腦,在街上一問便知。 酥肉豆腐腦則是峨眉豆腐腦的代表,也有獨特的蛋衝豆腐腦。 夾江豆腐腦大致可以分為雞絲豆腐腦和粉蒸牛肉豆腐腦兩種。 牛華豆腐腦中最出名的是雞絲豆腐腦(不辣)或牛肉豆腐腦(辣)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缽缽雞

味道是比較偏麻辣的,看上去就鮮豔欲滴 讓人很有食慾,是屬於涼菜類的,很多街邊小吃店都有賣,聽聞最早出現是因為當時的工人工作很辛苦,也不方便做飯,所以他們就帶食物,拿竹籤串起來,放鍋裡煮,在鍋裡放上很多佐料,然後就出現了麻辣燙,後來覺得夏天太熱,就放涼了吃,就出現了缽缽雞,裡面並不是只是雞肉,還有一些蔬菜等。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甜皮鴨

樂山人稱為“滷鴨子”、“油燙鴨”,是四川樂山市當地非常知名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皮很脆很甜,據當地人推薦,最好吃的要數紀六娘甜皮鴨,現在已經開了幾家分店了,王浩兒致江路有一家 嘉州賓館大門口的斜對面有一家。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西壩豆腐

最後壓軸的就是來樂山一定要吃的西壩豆腐了,都說沒吃過西壩豆腐,都不算來過樂山。有人這樣形容:“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壩豆腐冠四川;潔白如玉細若脂,幾乎舌頭一起咽。”你還不心動嗎。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宜賓燃面

宜賓最具特色的傳統名小吃,原名敘府燃面,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鬆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此面經濟實惠,獨具一格,不僅本地人喜愛,中外遊人也讚不絕口。宜賓幾乎所有的餐館都可以吃到。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李莊白肉

李莊白肉,全名為李莊刀口蒜泥白肉,是李莊的傳統美食。選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當的長白山或約克或巴克夏豬肉,加以多種醬料製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咀嚼化渣等特點。街邊很多小店都可以品嚐到。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鴨兒粑

鴨兒粑,又名葉兒粑、少數人稱豬兒粑,是宜賓著名小吃。鴨兒粑姜葉清香、餡兒料鮮香,勾人味蕾,是宜賓人民過節已經重大時間的食物,也是待客佳品。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柏溪潮糕

四川宜賓柏溪潮糕,是當地四大名吃之一,據傳,當年曾是慈禧太后最喜愛吃的南方名點之一。潮糕原是揚式糕點中夏令品種,人體易消化吸收,是氣候炎熱時人們喜食的糕點。現在有很多小包裝的潮糕,方便旅客購買。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昭通綠豆糕

昭通綠豆糕是昭通市月中桂糕點廠生產的傳統名牌產品。該廠對綠豆糕的生產,自清代以來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代代相傳,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藝而精心製作的綠豆糕,素以色、香、味見稱而著名於世。遠銷貴州、四川和香港等地,在省內外均享有盛譽。

昭通綠豆糕,外形典雅大方,色澤鮮潤,在嫩黃淡綠相間中而相映成趣,中間夾以紫色豆沙,顏色柔和悅目。食用中,鬆軟細膩,甘涼香甜,味美適口,回味修築,令人有輕鬆舒適之感。尤為重要的是,月中桂糕點廠在綠豆糕精製過程中,保存了綠豆所含的糖料、脂肪、蛋白質、煙酸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又用名貴中藥薑黃著色,這些養分,既有益於人體健康,又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中毒等作用,是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昭通牛乾巴

昭通穆斯林群眾素有飼養菜牛醃製清真牛乾巴的傳統手工藝,由於牛乾巴味道鮮美可口,易保存攜帶,食用方便,因而,頗愛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群眾長期飼養牛羊,積累了豐富的養牛經驗。要醃製色佳味美的牛乾巴,必先餵養壯牛。每年農曆正二月間,回族群眾先以嫩草催膘,同時根據牛的牙口和體質,適當採用中草藥進行打癆除疾,以健脾胃,增強食慾。經過精心餵養,牛逐漸變得毛光水滑,膘肥體壯。

每年入冬,農村回民便將自家飼養的菜牛宰殺,大部份用來醃製乾巴。市區回民則到市場上選購本民族宰賣的膘(肥)多的新鮮牛肉來醃製乾巴。一般在農曆十月、臘月宰臘牛醃乾巴,備一年之需。宰牛,按照傳統 習慣都由阿訇下刀,經放血、剝皮、開膛、分前、後兩半截上掛,然後順著肉縫,剖成24塊“骨施特”(即淨肉),並將割下的肉鋪在通風處涼透,再進行醃製。菜牛部位分鐮刀、火扇、外白、裡脊、肋條、胸子、墩子等,而以墩子為上品,肉質細嫩、宜煮宜煎,而油煎最為可口。醃製牛乾巴時,將沒有洗過的新鮮牛肉加鹽和香料、花椒粉之類,在簸箕上用力反覆搓揉,一般是先揉肉厚的,後揉薄的,每100公斤牛菜用食鹽3—5公斤, 然後置於瓦缸,放於陰涼處,按肉厚薄先後放進瓦缸裡,然後用木蓋和麻布 袋把缸口密封。牛肉醃製15—20天后,取出晾曬。晴天早上曬出,下午收回 ,並按肉的薄厚,展平堆放。在簸箕或大木桌上,薄肉在下厚肉在上,層層壓平。30天左右,晾曬過程就完成了。醃肉晾曬後肉面乾硬, 呈板栗色,便可掛入屋內備食。製成的牛巴排排列於木架上,塊型齊整,色 如粟殼,聞之有香。好的乾巴可留來年冬季味道不變,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佳餚。

每頭牛宰後可醃24塊牛乾巴即12對,其中“飯盒”、“裡襠”為上品,肉質細嫩,容易切片,食用時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為妙。煎乾巴片味香醇酥脆,油而不膩,實為酒席上的佳餚。

昭通牛乾巴,純民間工藝製作,每年秋冬時節大量上市,製作特色佳餚之首選,香味令人垂涎欲滴,食之三日不知他味,遠近聞名。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昭通酸菜紅豆湯

在昭通,不論是星級賓館還是街邊小店,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尋常百姓,在飯桌上幾乎都有一道百吃不厭的菜餚,那就是酸菜紅豆湯。酸菜紅豆湯滋養著我們平凡的生活,也滋養著我們人生中某一個過程的綿綿記憶。

多年以前,因為昭通獨特的自然條件,人們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青菜吃,人們就發明了酸菜(也就是醃菜)。昭通又出產紅豆,於是聰明的昭通人就把兩樣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菜品合而為一,成就了具有昭通特色讓人百吃不厭甚至魂牽夢繞的酸菜紅豆湯。 做酸菜紅豆湯很簡單。選用昭通上好的紅豆,淘洗乾淨,置於鍋中煮,煮開後換小火慢慢熬,熬至豆軟湯稠,有奇妙的豆香撲鼻,做酸菜紅豆湯的底湯就算熬好了。熬紅豆湯有許多講究,比如說熬湯的鍋最好用有蓋的砂鍋,用冷水燒開後微火慢慢煨,隔段時間又加少許冷水,這樣熬出的紅豆湯,豆子軟而不爛,湯中又有少許豆沙,湯又香又稠,顏色呈藕荷色,口感極好。熬好紅豆湯後,把酸菜切碎後用昭通醬、幹辣子、蒜苗、薑片等炒香,然後倒入熬好的紅豆湯,放入胡椒麵,煮上幾分鐘,一鍋香氣撲鼻、酸香爽口的酸菜紅豆湯就大功告成了,這樣做出的酸菜紅豆湯,豆子軟而香,酸菜酸而脆,湯味酸辣可口,食之令人胃口大開,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紅豆湯在火爐上咕嘟咕嘟地響著,一屋子的溫暖和豆鄉香,讓人覺著冬天是如此的美妙。等整道酸菜紅豆湯上桌,坐在火爐旁,看著電視,或者吹著龍門陣,幾碗紅豆湯泡飯下肚,吃得全身冒汗,欲罷不能。

還有人喜歡吃素的酸菜紅豆湯,將酸菜切碎後放進熬好的湯中,放一點胡椒麵,置於火上煮,煮好後舀在碗中,撒上花椒麵和糊辣子面,這樣的酸菜紅豆湯湯味清爽鮮美,別有一番風味。還有人喜歡用幹醃菜來做酸菜紅豆湯,幹醃菜做的酸菜紅豆湯,酸味更加純正,回味悠長,讓人難忘其中滋味。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竹蓀燉雞

竹蓀被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而畢節在所有竹蓀產地中,只有畢節織金地區所產竹蓀營養價值最高,當地野生竹蓀能達到4000/kg的價格。對高血壓、神經衰弱和腸胃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竹蓀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幾種氨基酸,這在食物中是非常難得的。

做法:先把雞塊放冷水中,燒開,洗掉表面的浮沫,再加水開始燉雞。燉雞的時候先放幾片姜和少許胡椒粉。燉雞的時候來準備竹蓀。把竹蓀放在鹽水中浸泡20分鐘,再衝洗幾遍。有的人不喜歡竹蓀的味道,只要多衝洗幾遍就沒有這股味道了,把沖洗好的竹蓀切段,放在清水中備用。

特色: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非常高。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貴陽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是人們到花溪不能不品嚐的名牌小吃。花溪牛肉粉始於20世紀70年代,精選新鮮優質的黃牛肉,用多種香料滷製後,加入到煮好的貴州特有的米粉當中,配以適當的牛肉原湯以及特製的煳辣椒粉、芫荽、泡菜等作料,粉爽滑微韌,肉鮮湯美。其中尤以花溪王記牛肉粉和飛碗牛肉粉為上乘。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貴陽戀愛豆腐果

戀愛豆腐果,是貴陽名小吃之一。以其名奇特、意味深長、風味別緻為特色。將豆腐切成小塊,經適量鹼水發酵後,放在擦有食油的有眼鐵片或鐵網上,用糠殼、鋸木屑小火烘烤。待烤至外殼焦黃油亮、象吹進氣一樣鼓起來時,剖開填進用辣椒、醬油、食醋、麻油、味精、蔥花、蒜泥、薑末、折耳根等混合而成的"蘸水"、趁熱吃下、辣香嫩燙、鹹鮮爽口。( 貴陽) 去貴陽,吃到了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戀愛豆腐果”。其實這就是一種烤豆腐,但在形色上、制藝上非同尋常:其主料是切成長方形小塊的白豆腐,先經過適量鹼水的漂洗,然後浸泡一夜以上,至微微發酵,烘烤時膨脹鼓起,放在有眼鐵片上烤制而成。吃時用小竹片將豆腐果從側面剖開,填進以折耳根、苦蒜、香蔥、木姜子油、糊辣椒、醬油、味精等製作的醮水。趁熱咬下,外脆內嫩、鹹辣爽滑,滿口噴香。特別是在寒冬,幾塊下肚,額頭上便沁出一層毛汗,那種享受才真叫安逸。“戀愛豆腐果”,這名吃的來歷,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貴陽的一個浪漫故事。

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鐵:3600多萬吃貨將獲益,沿途美食提前知

朋友你好,沿途美食還有很多,望大家多多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