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政治學」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資格考都是什麼樣?|政見CNPolitics

「当代政治学」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资格考都是什么样?|政见CNPolitics

「当代政治学」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资格考都是什么样?|政见CNPolitics

政見團隊/作者

「当代政治学」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资格考都是什么样?|政见CNPolitics

政見從2011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在這期間,我們的成員人數不斷增加,文章覆蓋的領域也愈發廣泛,從一開始的以中國政治為主,到現在囊括了從發展經濟學到左翼批判理論的寬廣光譜。這種改變,無疑符合我們想將社會科學前沿研究介紹給廣大讀者的初衷,但也讓一些老讀者抱怨難以找到自己關心的內容。因此,政見決定開展“欄目制”試點,一方面在標題中明確文章的分類,另一方面推出更多跟特定學科相關的專題。今天這篇推送,是“當代政治學”欄目首次跟大家見面。幾位就讀於北美的政治學博士生將講一講自己參加博士資格考的那些故事。如果您對加入本欄目有興趣,歡迎將簡歷和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

李澤人(杜克大學)

在杜克政治系拿到博士學位要闖過三關。第一關就是博士資格考試。我們系每個博士生需要選擇一主一副兩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研究領域,資格考試只考主領域,形式是一天的筆試(規範政治理論會附加一場口試)。

在談資格考的體驗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我係比較“奇葩”的研究方向分類。和美國大部分的政治系都不大一樣,我們的研究方向被分為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s)、規範政治理論(Normative Political Theory & Philosophy)、政治行為和認同(Political Behavior & Identities)、政治方法論(Political Methodology),以及安全、和平和衝突研究(Security, Peace, & Conflict)。設計這套分類法的初衷是解決長期以來系裡做美國政治、比較政治和國際關係的幾撥人缺乏交流的問題。雖然還是存在一定的路徑依賴問題(做美國政治的集中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和認同,而做比較政治的很少在這個方向;做國際關係基本只在安全、和平和衝突研究),總體來講我係同學跨方向的交流還是挺多的。

我在杜克主修的是政治經濟學,在考試以前,這個方向的學生需要完成三門必修課: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課(core course)。此外,除了學政治哲學的,其他方向的學生還需必修三門方法課(兩門量化分析,一門博弈論)。當然除了這些硬性要求外,我係同學大多都會去經濟學,商學院,統計系再修讀一些難度比較高的方法課和討論班。

在完成必修課程之後,我們在第二學年結束時迎來資格考試。考試只考每個博士生選擇的主要方向。政治經濟學方向的考試由三個小的板塊構成,分別是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前沿。每個板塊有兩到三個問題,考生可以任選一個寫一篇小文章(essay)。總共要在八小時內完成三篇小文章。前兩個板塊主要考察大家的基本經濟學知識,而第三個則測試考生對現有文獻的掌握程度。一個悲傷的事實是,掛人在我係並不是偶然事件,根據小道消息,每年都會有一兩個人被直接掛掉或者被要求參加額外的口試。如果考試不合格,系裡一般都會給學生髮一個碩士學位,再讓其退出博士項目。

如果把博士訓練比做世界盃的話,過了資格考試可能只能算預選賽出線(雖然預選賽也很難出線對吧,中國男足)。之後的論文考試(preliminary exam)則是進入了世界盃決賽圈的小組賽。在第三學年的上半學期結束後,我們需要完成一篇論文,要求是達到可以在期刊發表的水平。一般我們從第二年下半學期就會開始準備論文,在資格考試之前形成提綱和研究設計,在暑假和第三學年的上半學期完成整篇文章。論文通過與否由三名教授組成的委員會決定。在做完展示之後,委員會成員會給出結論:通過或者不通過,不通過的話學生會再有一個學期時間“大修”論文,並於第三學年結束之前再次答辯,如果還不通過,就只能捲鋪蓋回家了。

過了論文考試的“小組賽”之後,緊接著就是博士論文的開題、寫作、找工作等等一輪接一輪的大浪淘沙。雖然不會像世界盃的淘汰賽那樣,輸了直接出局回家,但是辛酸和壓力卻也常伴左右。若是對研究沒有很強的興趣,這種過程會非常糟心。

劉冬舒(雪城大學)

我們系博士資格考安排在第二年暑假的八月中旬進行,也就是入學接受了兩個完整學年的政治學教育之後。每個博士生要求有兩個主修方向,而資格考就是針對這兩個方向進行測試。每個方向的考試要求從多道題目中選擇兩道或三道作答。考試時間為8個小時(3道題)或者5.5小時(2道題)。因為考試時間特別長,系裡會為考生準備食物。不過除了香蕉以外,其他都是那些我看了就沒什麼胃口的美國零食。考試允許每人攜帶一份A4紙大小、正反兩面的參考資料,內容由個人安排決定。因此大家通常都會用極小的字號密密麻麻的寫滿兩面紙。筆試結束後,系裡會安排資格考委員會的老師對每個博士生的答案進行評閱,之後再根據答案進行單獨的口試。只有筆試和口試都通過的學生,才算是正式通過了資格考。

筆試考試的題目類型其實和國內常見的論述題差不多,大多數都是本領域內的熱點話題。我的主修方向是比較政治學和公共政策。比較政治學一科我選擇的三道考題分別是關於非民主政權為什麼也要開展選舉,中國研究領域只關注中國的利弊,以及政治制度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什麼聯繫。這三個問題都算得上是比較政治學領域比較經典的話題。其他我沒選擇的題目還包括民族政治、定性與定量方法的優劣等等。公共政策我回答的兩道題目則是政策過程研究中幾大理論之間的關係,以及政策執行研究中由上而下(top-down)和由下而上(bottom-up)兩種流派的對比。根據事後我從老師們那裡得到的反饋來看,他們心目中優秀的答案通常並不是簡單的回顧和分析文獻,而是要在回答中建立自己的觀點和邏輯體系,併合理的應用文獻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因為我們是在八月底考試,所以我整個資格考複習主要是在暑假進行的。比起開始複習前的各種幻想,真正的複習過程其實遠沒有那麼緊張。比較政治學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領域,有很多不同的文獻流派。我導師之前建議我要通過梳理各個領域內核心的爭論議題來進行復習,我覺得是非常有用的策略。提綱挈領地總結一遍之後,可以更好地把各種文獻歸類,有的放矢地開始準備。我原本預計複習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閱讀。結果證明,雖然我也的確讀了很多文獻,但是應該遠不及我預期的多。畢竟很多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最後基本也就原封不動的又還了回去……

很多人都說過,資格考其實是一個博士生生涯中最後一次可以通讀領域內經典文獻的機會。過了資格考,大家就要開始專注於自己的博士論文和研究領域,通常不會再有很多時間去閱讀領域之外的研究。備考過程中,我對比較政治學領域的文獻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理解。這種理解不只是泛泛瞭解,更是在不同文獻間進行對比、分析和借鑑的能力。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很好的現象。我那時候開玩笑說,考過了資格考,讓我開一門比較政治學的本科生課程,感覺課程大綱已然呼之欲出了。

我係這種資格考應該是比較傳統的形式。近年來,系裡對資格考的未來發展也有不少討論。一種觀點認為我們應該取消這種形式,因為逼迫學生去大量閱讀之後再也用不上的文獻似乎有點得不償失。有不少人很欣賞紐約大學的模式,就是通過一篇二年級結束後的論文來代替資格考。另一種觀點主張我們放棄第二主修的資格考,只保留第一主修,這樣也可以減少大家複習考試的壓力。最後一種觀點主張把考試挪到五月底,這樣第二年的暑假就不必用來複習,而可以進行其他的研究活動。不過五月底考試就意味著大家要在第二年一邊學習一邊備考。很顯然,我係所有沒有考過資格考的博士生都在瘋狂地反對這個建議……

整體而言,我們系對資格考的檢討主要還是為了加快博士教育的速度。現在的學術就業市場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博士生都希望能儘快畢業,同時在畢業的時候能擁有一兩篇比較拿得出手的已發表論文,以便找到理想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學生花費一個暑假通讀很多對生產論文沒有直接幫助的文獻,似乎顯得有點奢侈。NYU的替代方案之所以在我們繫有不少支持者,正是因為學業論文有將來轉化為出版物的潛力。從我個人而言,我仍然比較支持傳統形式的資格考,因為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者應該具備對自己領域之外的文獻進行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使得一個學者在自己的研究和教學中擁有更宏觀的視野,也可以使得自己的方向能在更廣泛的程度上與其他子領域對話。當然,能說這些話也許只是因為我已經過了資格考。畢竟,生存的壓力和就業的殘酷也是現實的問題,在現實壓力和學術培養之間做出權衡取捨也很難有明確的答案。資格考採取哪種形式,其實也只是政治學博士培養過程中諸多爭論中的一個。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爭論恐怕還會持續下去。

劉詩堯(知乎主頁Sean Liu, 麻省理工學院)

MIT政治系的資格考試(General Exam)通常在博士生三年級秋季學期剛開學的時候舉行。要取得參加資格考試的資格,博士生需要在前兩年中修滿相應領域的課程,並在第二年結束以前通過第二年論文(Second Year Paper)的答辯。

每名博士生需要在第二年春季學期的時候從六門資格考試的科目裡選出兩門,分別作為自己的第一領域和第二領域,並向系裡報告。目前,在MIT政治系,可供選擇的科目包括:美國政治(American Politics)、比較政治(Comparative Politics)、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模型與方法(Models and Methods)、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以及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ies)。通常來說,博士生需要在某一領域選修過至少三門研究生級別的課程才可以參加該科目的資格考。

MIT政治系資格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測試學生對於其選定科目的掌握程度。我的一位老師坦言,通過MIT的某一門資格考試表明MIT認證你具有講授該領域研究生水平課程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整個資格考試分為筆試與口試兩部分。筆試部分一般來說是開卷的(模型與方法除外),博士生可以參考任何資料。每一門科目的筆試都需要花費一天時間,考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通場是八小時),完成三個小論文。每個小論文的篇幅通常都要達到雙倍行距六頁左右。小論文的題目通常分三組,每組一般包括三到四題,考生需要在每一組中選一題作答。雖然說是筆試,但考生通常選擇用電腦打字作答。考生每一科目的答卷將會由系內兩名教師評閱。

模型與方法的考試每年都有所不同。我所參加的那年,模型與方法的筆試分上下午兩場。上午場為閉卷考試,主要檢驗考生的概念掌握與數學推導能力。下半場為開卷上機考試,可能要求考生對樣例數據選用合適的統計模型進行分析,或者對某些統計量的性質做蒙特卡洛模擬等,用來檢驗考生的編程能力。

口試通常在筆試答卷提交後一週左右舉行,為期大約兩小時左右。評閱每名考生答卷的四名教師中有三名會組成口試委員會,同時就考生兩門科目的筆試答卷進行口頭提問。口試委員會的目的(我理解而言)有兩個:一是給考生一個補充、修正、改進自己筆試答卷的機會,二是測試一下考生用語言表達相應學科知識的能力。

在口試結束後,口試委員會根據筆試閱卷教師的評閱意見以及考生在口試期間的表現進行討論,並當場決定考生是通過了兩門資格考試,只通過了一門,還是兩門都沒有通過。如果考生只通過了一門資格考試,通常來說他還會被給予在來年春天重考一次的機會。

張友浪(德克薩斯農工大學)

德州農工大學政治系的資格考傳統做法是在六個方向(美國政治、比較政治、國際關係、政治理論、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方法)裡選兩門考試。具體考法分為三類:1)提交一篇獨作的論文。考試委員會如果覺得論文質量還可以,就會舉行口頭答辯。學生通過了口頭答辯,就算完成了這門資格考;2)只進行專業知識筆試;3)提交一篇獨作的論文,同時還要參加筆試。考試的常規時間是第三年的上學期,沒通過下學期還有一個補考的機會,再不過就要捲鋪蓋走人。

以我自己為例,大方向(major)是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小方向(minor)是研究方法。前者只須提交一篇論文——好在我博一就投了篇論文出去,等到博三上學期時,論文已經被雜誌接收,所以基本沒有專門花精力在這門資格考上,整個提交論文、答辯的過程也比較順利。研究方法考試要求先閉卷考8小時,之後開卷考48小時,閉卷和開卷都通過才算合格。當時系裡允許學生在統計、博弈論、統計+博弈論這三個選項中進行選擇。三者題量一樣,但前兩個選項的題目難度會比第三個選項更大。所以,這就需要在複習的廣度和深度之間做出權衡。

儘管我統計的基礎更好,但其考試範圍太廣(整本William Greene),需要記各種零碎的模型特點。我對自己的記性沒有足夠自信,而博弈論相當於掌握基本原理後直接按邏輯求解數學題,大腦中需要專門存儲的死知識不多。加上系裡忽然安排只上過一門博弈論的我去做博一學生博弈論課程的TA,於是我心想反正得花時間,不如選擇只考博弈論,順便多瞭解那些之前只聽過沒研究過的理論模型。不過,我深知基礎不夠牢,只好在考試之前花了整整三個月去刷各類博弈場景的均衡解。幸好最後考試中所有題我都正確答了出來,成了5個參加博弈論考試的同學中成功通過考試的2個人之一 。

當然,準備資格考的實際過程遠比上面說的更為豐富,只不過這其中的經驗教訓都已變得不再重要——就在我慶幸終於通過兩門考試後不久,系裡毫無預兆地宣佈取消所有資格考,修滿課程的學生自動變成博士候選人。。。個人奮鬥終究抵不過歷史進程,無論中外。

王也(紐約大學)

我們沒有資格考(微笑)。

當然這並不是說NYU政治系的博士生一進系就是PhD candidate,只是我們系的考核並不採取筆試這種傳統的形式而已。想成為PhD candidate,每個博士生必須首先修滿18門課,其中要涵蓋三個方向(比如美國政治、比較政治、國際關係等等)的核心課程。然後第二年開始之前要上交一篇MA paper,由系裡分配兩位教授批改,成績有high pass、low pass和fail三種。如果得到兩個high,就被授予碩士學位。如果有至少一個low或者一個fail,就得利用接下來的一個學期修改論文,再交回教授審閱。如果再次審閱還沒通過,或者一開始就得了兩個fail,就得收拾鋪蓋走人。不過一般也沒什麼人掛在MA paper上,除非在修改階段非要跟教授的意見對著幹……

過了第一關之後,第三年的上半年,每個人還要再交一篇質量更高的論文,稱為Qualify paper。這時候一般大家的導師已經選好了,所以就由導師和系裡另一位研究方向接近的教授為文章把關。評判標準依然是high,low,fail三檔,有一次修改機會。一般來說,這篇論文要達到可以在期刊發表的標準才能過關。說起來還是有不少人倒在這一環上的。Qualify paper通過之後,原則上就取得了candidate的身份。但在正式開題之前,博士生還得在導師的指導下整理一個課程大綱。接下來導師和另一位教授將根據大綱內容進行口試,口試合格者才能開始寫開題報告。

個人認為,我們系之所以不設置傳統的筆試資格考,是希望大家能花更多時間在學術研究上。理論上來說,學期論文改一改就可以當MA和Qualify paper提交,不需要刻意準備。而且如果一切順利,在開題之前每個博士生手裡已經至少有兩篇paper,只要再寫一篇即達到畢業要求。但實際操作上,第二年之前寫出一篇優秀論文的難度還是很大的。大多數人的MA paper都是胡亂湊數,甚至跟之後自己的研究方向都沒太大關係(比如我就是這種情況……)。而不考筆試的弊端也很明顯:缺少外在的壓力,很難有人會沉下心來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做一個系統性的梳理。NYU的畢業生一直以技術強,理論根基弱著稱,跟這種設置大概也不無關係。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電子書下載

《勞工的全球化》

鏈接一:http://t.cn/RWNTJpr 提取碼:rnyp

鏈接二:https://goo.gl/rmDxgs

《粉絲公眾》

鏈接一:http://t.cn/RqsTD7J

鏈接二:https://goo.gl/iNWKBx

建議將鏈接複製到瀏覽器打開。

近期文章推薦

「当代政治学」北美政治系的博士资格考都是什么样?|政见CNPolitic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