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族辦公室的「軟肋」

管好企業家及高淨值人群的財富是家族辦公室的責任。要管好讓企業家都頭疼的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顯然得手握金剛鑽。從全球家族企業的成本支出及資產回報來看,並不樂觀,更遑論剛剛起步的國內家族財富管理機構。

中国家族办公室的“软肋”

本刊記者 彭洋

家族辦公室登陸

家族辦公室的概念來源於歐美。1882年,美國資本家約翰·D·洛克菲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家族辦公室。

根據美國家族辦公室協會的定義,家族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並使其資產能夠順利地進行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機構。”

對國內大眾來說,這一概念還比較陌生,加之國內企業家大多對自己個人財富的管理分配諱莫如深,因此國內大眾對家族辦公室幾乎一無所知。

但事實上,國內僱傭家族辦公室的企業家大有人在。2015年,馬雲的好友兼阿里巴巴核心創始人蔡崇信就在香港設立了家族辦公室,管理著馬雲的部分財富和蔡崇信自己80億美元財富的大部分。而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王健林的家族辦公室。

“近兩三年來,家族辦公室在國內逐漸盛行起來,目前國內的家族辦公室或類似機構已有近200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國內家族辦公室的興起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家族財富與企業資本的分離,這主要是通過企業的上市、併購產生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做股份減持後,會創造出大量金融資產。

二是家族企業的出售,由於多數下一代不願接班或者沒有能力駕馭傳統產業,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營企業家選擇把控股股權賣掉,把家族企業變現,產生巨量可投資的資產,需要進行系統管理。

三是家族財富的傳承。家族二代往往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很多人的專業是金融,但他們不見得對實業有特別大的興趣,但很希望在資本運作、財富管理上有所作為。

除上述原因外,近一兩年某些行業的不景氣也間接催生了國內家族辦公室的崛起,“高淨值人群很多從事傳統制造業,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這些行業的回報率正在下滑。”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權委託投資業務高級投資董事李富軍表示,在其所在公司服務過的高淨值客戶中,很多來自傳統鋼鐵和煤炭行業,一旦資產回報率降到5%以下,就寧願把錢轉出來做投資。

根據惠裕全球家族智庫2017年發佈的《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國內本土家族辦公室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67%的家族辦公室成立於2011年~2016年,半數以上成立於在2015年~2016年。

企業家的“大管家”

“家族辦公室的介入,是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的。”李富軍表示,一個家族辦公室的標準介入流程可大致分為企業初創、規模以上企業、企業傳承、經營企業之外的需求出現、家族辦公室介入、家族辦公室與企業融合6個階段,其中在最後兩個階段,家族辦公室與其他服務機構一樣,獨立於企業之外,僅為企業家的其他業務和投資提供服務。

且隨著家族辦公室越來越全面地對接財富管理、消費、稅務管理、慈善資金、信託業務,家族辦公室和企業的關係也將越來越緊密融合。

據《中國本土家族辦公室服務競爭力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家族辦公室提供的服務主要集中在現金管理、法律服務、信託服務等方面。

在現有的家族辦公室中,信託公司背景的家族辦公室比例最高,佔到39%,商業銀行和律師背景的各佔25%,企業家背景的佔21%。“雖然粗看之下家族辦公室有些類似家族信託,但卻是家族信託的升級版。”高皓表示,家族辦公室分為單家族辦公室和多家族辦公室,前者為一對一服務,後者為一對多。

國外資產規模在1000萬到3000萬美元之間的富豪一般選擇多家族辦公室,3000萬美元以上的則選擇單家族辦公室。而在國內,單家族辦公室服務人群對資產要求在3億元以上,多家族辦公室服務人群則為千萬元資產以上。

作為企業家的幕後“大管家”,家族辦公室提供的服務當然也是全方位和個性化的。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家的個人投資和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需要幫助超高淨值的財富在企業家家族幾代人之間順利完成傳承;其次是風險管理,包括法律合規方面的服務,為企業家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第三是為企業家的個人資產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報告;最後,就連企業家的個人合法愛好也要得到滿足。

“比如,有的客戶喜歡買房子,家族辦公室就要幫忙聯繫全球的房產經紀人進行對接,如果客戶有買私人飛機、遊艇的需求也可滿足,這些都是非常個性化的需求,可以說,家族辦公室對超淨值人群的服務實現了全面的覆蓋,”李富軍表示。

管理的“軟肋”

近年來,國內眾多民企已進入“企二代”接班階段,第一代企業家們的個人財富也亟需順利傳承,旺盛的市場需求促使很多機構進入家族辦公室行業。

目前而言,國內進軍家族辦公室行業的主要有三類機構,一種是銀行提供的私人銀行服務,一種是信託公司提供的家族信託服務,還有一種就是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家族辦公室服務。

與此同時,很多入局者只看到了這個行業未來巨大的潛力,卻對已經出現的一些隱患“視而不見”。

英國康頓財富(Campden Wealth)和瑞士瑞銀集團聯合發佈的《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調查了全球37個國家的超過224個家族辦公室,每個家族辦公室的平均資產為8.06億美元。

報告顯示,由於企業家財富面臨保值增值的壓力日益增大,家族辦公室在近幾年愈發開始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策略。

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投資意圖上,比如遵循保守型投資策略的家族辦公室所佔的比例已經從26%下降到了21%,也體現在投資組合的構建上,如逐漸轉向風險更高的資產類別。

但家族辦公室對風險的管理大多隻能在投資程序上實施內部監控,缺乏投資管理人或專業顧問提供的外部監控,導致家族辦公室的抗風險能力欠缺。

此外,家族辦公室的成本增加和回報率增長放緩的問題也開始顯現。自2015年開始,家族辦公室的年均成本上升比例從15%升至了目前的24%。而雖然如中國等新興財富市場的家族辦公室回報率增幅從4.1%上升至了4.9%,但從全球範圍看,家族辦公室的回報率卻從8.5%下降到了6.1%。

“與歐美等成熟市場相比,國內的家族辦公室行業還存在一個人才儲備的瓶頸問題。”高皓表示,從歐美家族辦公室的運作實踐來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一個配備比較完整的單一家族辦公室需要一位首席執行官、一位首席投資官、一位首席財務官、一位首席法務官,至少兩位投資分析師、四位會計師、一位審計師和五位行政管理人員,但在國內想要滿足這一要求的難度頗高。

而且家族辦公室只掌握企業家的一部分資產,在管理這一部分資產的過程中,運營模式及治理結構怎麼設計,人員招聘的標準,遴選、評估、約束、激勵的機制怎樣來確立、IT系統怎樣來構建等,這都需要掌握一整套知識,“對中國家族辦公室來講,還是要研究清楚,謀定而後動,才是更好的選擇。”

備註:限於格式,此文有刪減,請點擊原文鏈接閱讀全文。

需《中國職業經理人》文本閱讀,請聯繫本社

莊先生:023-65356251 手機:17731886339

中国家族办公室的“软肋”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中国家族办公室的“软肋”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