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这里是每周随州网原创深度栏目《寻觅》

第91期:“世外桃源”唐县镇丨文:小随妹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在随州,有这么一个乡镇

她地处桐柏山与大洪山西端走廊

西与枣阳市兴隆镇交界

南与环潭镇、新街镇毗邻

北与吴山镇相连

是往来经商旅游的要道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她历史悠久

还保留着古唐文化的残存遗址

暗自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她是著名的枣乡,被誉为“随州粮仓”

曾获得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

主产粮棉油,特产金黄蜜枣

文化内涵与美食并存

生活节奏慢,内心富足安宁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没错,她是唐县镇

本期寻觅

小随妹将带你走进唐县镇

一起了解唐县镇的前世今生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驱车1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唐镇街,三四条街道纵横交错,不算太大却还算热闹,在一条街的尽头,我们找到了唐镇网友口中的西码头。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在西码头上,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寻觅的巷子,它与热闹的街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条窄窄的巷子,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左右两边错落着高低不同的房子,路边还停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一秒将我们带回童年时代,我们要寻找的百年老房子就藏在这条巷子里。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往前走不到10米,我们便看到第一座老房子。沧桑的青砖,斑驳的木头墙面,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保留了最原始的风味与特色,推开那扇虚掩着的木门,咯吱一声,瞬间穿越回那个纯真朴实的年代。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房子的四面是用土墙切成,中间辅以几根大柱子支撑,屋顶经过多次检修,已经不会漏雨。据房子的主人鲁大爷介绍,这座房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己在这住了四十多年,习惯了,舍不得搬。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房内的光线很暗,布置的却井井有条,任何一件摆设都能勾起60后、70后、80后的无限回忆,这些老物件与老房子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在所有老物件中,最抢眼的要数门口一面墙体上挂的照片,上面是鲁大爷和家人各个时期的各种合影,无论时间如何推移,老房子始终保留着最纯真、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越往前走,老房子越多,有的大门紧锁,有的经不住雨水的冲刷已经坍塌。据一位老人介绍,这里随便一处老房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清朝时期曾被日本人烧毁,后来被先辈们重新修建,经过百余年的洗礼,岁月为西码头留下了别具一格的历史痕迹。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用手去触摸那己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房子,仿佛在与时间对话,沧桑无语,却又千言万语,木门上每一道沟壑都是一个密码,等待着人们来破译。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老房子里还保留了许多老物件,比如这种日历,如今已经很难看到了,小时候就喜欢在过完一天之后去撕掉那一页,现在时间越过越快,有些人已经不知道今夕何夕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这种吊扇以前可是家家户户都有,现在都住进钢筋水泥空调房里,吊扇似乎变得不合时宜,也只有这些老房子里,还能找到儿时的回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蒲扇更是难得一见,不过这里的老人大多还是喜欢用蒲扇。“可以锻炼下胳膊,扇的风也凉快。”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在一间老房子里,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的挂像,屋子的主人高奶奶已经84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倍儿棒,她说在老伴去世那年去买了这张毛主席挂像,如今已经挂了22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永远都有毛主席。”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另一位汤奶奶家中,拴着一只狗狗,乖巧听话,与老人一起,在老房子里守着岁月。

见过这些老房子,有些惊喜

也有些惆怅,再过几十年

这些百年老屋完全消逝之后

新出生的孩子们,恐怕不会有人再记得

他们的先辈们

曾经住过的房子是什么模样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告别老房子,我们来到唐县镇的“世外桃源”——华宝山。说起华宝山,随州人一定知道,这里是摄影师的天堂,四季风景如画,尤其是每年春秋时节,无数摄影师趋之若鹜,只为一睹华宝山风采。

华宝山的春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的夏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的秋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的冬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的星轨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之名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唐县镇是一个诸侯国(唐国),唐国大将军华宝为抵御楚国的进攻,浴血奋战,战死在这里,后人为纪念大将军华宝为国捐躯,将此山取名为华宝山。沿着古道攀岩至山顶,依稀可见古庙遗址,足以证明华宝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朝拜圣地。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上的野生多肉

“每年春季,华宝山上的桃花、李花、油菜花盛开,山脚下,红白黄相间的花儿交相映衬,美丽极了!它不是通地桃红,也不是满目梨白,更不是大片金黄,却似天女散花般,星落密布,妖娆妩媚。”一位游客如是写到。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的美已经无需赘言,它地处桐柏山山脉,风景秀丽,怪石嶙峋,泉水清澈,是唐县镇一张重要的名片。

与华宝山本身的景色相比,让人更加心神向往的,是这里淳朴的民风和悠然自得的生活。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华宝山下的华宝山村,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背靠青山绿水,头顶蓝天白云,周围垂柳茵茵,还有百年枣树常相伴,忙时摘桃打枣采桃胶,闲时三五邻居盘坐于磨盘之上侃大山,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场景。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第一次来华宝山,虽未登顶,已然被它的气质深深吸引,难怪许多人来了一趟又一趟,乐此不疲,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再来10次。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说到唐镇,不得不说黄金蜜枣。作为随州特产、湖北十大名产之一,黄金蜜枣声誉在外,早在清乾年间,州官奉献给皇帝高宗,高宗食后曰,随州蜜枣胜似仙桃,并将其列为贡品。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建国后,在唐县镇供销合作社的带领下,组建蜜栆加工厂, 改变了过去的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模式. 将唐县镇华宝山下的金黄蜜栆打入了国际市场.,销往香港及世界各地,,并荣获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逢年过节,出差送礼,许多人总喜欢带上一点黄金蜜枣送给外地亲友。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如今,唐镇的枣树也所剩无几,只有华宝山村还保留着古老的枣树群,这些枣树少说都有百年历史,有的树干已成空心,树皮裂痕累累,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好多老树的根已悬离地面,但它的主根还是深深扎入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吸收养份,维持它顽强的生命。为了保护这些百年枣树群,政府已将每一棵树都登记注册,禁止砍伐售卖。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据华宝山村的村民介绍,70/80年代,这里漫山遍野都是枣树,结的枣又大又红,一棵树能打十几袋枣。“那时的枣子只卖三四毛钱一斤,一棵树上的枣都能卖七八百,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枣子熟了好上学,我们靠枣树培育了一代人。”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距离华宝山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家蜜枣制作工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制作蜜枣的工具,十几个深至1米的大锅和几十个倒扣的缸,还有一个紧锁的烘房。现在不是枣子成熟时期,所以工厂暂时停工,再过两三个月,这里将热闹起来。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摄影师先前拍摄的唐镇蜜枣制作过程

蜜枣加工工艺要求比较独特。从青枣到蜜枣成品,要经过分级、划缝、水漂、煮糖、糖渍、烘焙、冷却、复烘等工序,在蜜枣加工现场,还需要防蚊、防蝇、防尘设施,唐县镇的蜜枣品牌树起来后,市场销售看好。

随州唐镇,这回真的要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