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35集01

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下面我們就學習《群書治要360》的第三個部分“貴德”,貴德的第一個方面是“尚道”。我們看第七十條:【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出自《禮記·中庸》篇。

『天命』,在鄭玄對《中庸》的註解中他這樣解釋:“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這個性命就是我們所說的天命,天命就是性。這個性有什麼特點?古人對它有很多的描述。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譬如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而是對性的圓滿無缺的讚美,古人把它稱為純淨純善,也就是說人的本性都是純淨純善的。那些開悟的人、明心見性的人,經常用一些詞彙來描述它,說它具有真誠、清淨、平等、無為、真常等等的特點。用六祖惠能大師的話來說,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它的特點,用王陽明先生的話來講,就是“自然靈昭不昧者也”。它是自自然然的,不是有所作為的,不是故意表現的,而是“靈昭不昧”。用古人的話來說,它就是寂靜無為的,不是死氣沉沉的,它是寂而能照、照而能寂。它雖然寂默無為,但是它有照的功能,能生萬法。而且眾生有感,它就有應,它不是死的,萬法也都是由它而生。

明代的王陽明在《大學問》中,對這一句話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對這一個性的特點、它的作用進行了進一步的描述。他說:“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也就是說,找回了自己本性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慈悲,表現出來的就是有“一體之仁”。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什麼是“一體之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夠有同體的慈悲,能夠把我和眾生、我和萬物都看成是一體的,密不可分,不分彼此。所以道家有這樣一句話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個都是找到了自己本性的人所說出來的言語。既然我和他人、我和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當眾生受到苦難的時候,我們去無私無求地給以幫助,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需要講什麼條件。

這樣的人自自然然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片慈悲,就是同體的大悲,我們古人把它稱為“大慈大悲”。

為什麼叫“大慈大悲”?因為我們一般的人,看到別人有苦難,可能也會去幫助,但是不會像幫助自己一樣、像自己的身體受苦一樣去幫助別人,因為他沒有這種同體的感受,可能就是盡一點力、出一點錢就算了。但是真正地認識到我和眾生、萬物都是一體的人,他對於眾生的幫助,就如同是自己在受苦一樣。他有一種同體的感受,所以這個叫什麼?這個就叫同體的慈悲,他要去幫助眾生,也是非常地盡心盡力。

另外,一般的人對於和自己有關係的人,譬如說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親人,他會有幫助、關愛和同情的心。當他們遇到苦難的時候,好像也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和他們有著同樣感受的痛苦。但是當看到別人或者是陌生人遇到苦難的時候,就生不起這種同情心、憐憫心、去救助的心,這也是沒有同體的感受。

這種同體的感受,王陽明先生說:“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即使是小人,他也有這種天然的本性,他也有這種同體的悲心。這一點我們從小孩的身上特別容易觀察得到。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譬如說,在幼兒園工作的阿姨經常發現,有兩個小朋友在玩,一個小朋友追趕另一個小朋友,結果前面的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後邊的小朋友看到之後,就“哇哇”的哭起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因為這個孩子他的本性還沒有受到汙染,他的天性還沒有被矇蔽,所以他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小夥伴跌倒的時候,那一種苦痛他能夠感同身受,就像自己受苦一樣,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所以他很自然地就哭起來了。

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被利慾所矇蔽,這種天然的同情心、這種一體的感受就愈來愈少了。實際上,這種天命之性只是被矇蔽了,並沒有喪失,它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種天命之性,我和眾生、君子和小人都同樣具有。這個天命就是我們所講的性,『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這個“率”,就是順著、循著的意思。順著本性去做就是道。那怎麼樣順著本性去做?你看我們既然明瞭了人和萬物、和眾生都是一體的關係,所以我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時候,就要把這種態度體現在我們的行為之中,就要表現這種一體之仁。這樣的人他就不會有對立,和人家不會有衝突,更不會有競爭。

我們天然的同情心,隨著年齡增長反而愈來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