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就業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判斷宏觀經濟是否穩定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佈的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中,就業數據讓人眼前一亮。數據顯示,2018年前6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處於4.8%至5.1%區間,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各月均低於上年同期水平。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為2016年全國月度勞動力調查開展以來的最低值。6月末,我國城鎮就業人員總量超過4.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500萬人以上。

7月20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系列評論“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推出第四評——看就業。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就拉動就業增長誰是主力軍?就業市場呈現出哪些新變化?未來走勢將會如何?進行深入解析。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看就業:成績單表現如何?

曾湘泉:就業總體形勢比較平穩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 曾湘泉:就業是經濟的亮點,去年在全球的競爭力排名中,在就業方面我們在全球排第一。從數據上看,調查失業率這個季度和上一個季度持平,所以我國就業總體形勢比較平穩。

劉戈:就業穩定是經濟轉型的真實體現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就業穩定就是經濟轉型的真實體現,在2014年、2015年的時候,就業壓力非常大,因為去產能導致了一些行業裡的人需要大量轉崗,但一兩年之後服務業領域、電商領域等提供了很多的工作。

看供給:哪些人在找工作?

曾湘泉:高校畢業生仍是求職的一大主力 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比較顯著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 曾湘泉:大學生就業,一直是我們高度關注的問題,同時還有一個群體就是農民工,農民工這個群體這些年勞動力供給下降得比較厲害,從供給角度來講,主要是農民工的勞動力市場,供給壓力下來了。但是大學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這個群體有800多萬人需要就業。

此外,就業結構問題比較突出,一個方面是行業冰火兩重天,好的行業,好的職業需求很大。另一個問題就是區域問題,珠三角、長三角包括環渤海灣地區,現在需求都很大,但是東北等地,需求有所不足。第三是重點人群問題,一些40歲、50歲的人群,就業壓力比較大。

劉戈:勞動力供應有些冷熱不均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現在勞動力供應是有些冷熱不均,從就業市場的調查數字來看,崗位之間的景氣指數相差非常大。比如,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最大的一項是技工操作員崗位。業界調查,20個工作崗位只有1個人來找工作,同樣的情況還有銷售崗位、家政服務崗位、月嫂崗位等。可以看出供求關係發生了一個大的變化,有一定勞動技能的普工,它的供應量不足。

看需求:誰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曾湘泉:服務業 新動能 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 曾湘泉:經濟結構在發生變化,雙創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聯繫在一起。過去是傳統服務業比如餐飲、旅遊、酒店行業,現在還有一個新型服務業,就是信息密集的服務,特別是知識密集的服務,大學生在這方面有很大優勢的,包括互聯網、電商,對拉動就業起到重要作用。

看未來:如何應對新挑戰?

曾湘泉:要高度重視勞動者就業能力的提升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 曾湘泉:要高度重視就業能力的提升,十九大報告講到要提高勞動者就業質量,這個就業質量,表現為工資、工作的穩定性、工作的環境等。怎麼去提高就業質量?很大程度取決於勞動者本身價值創造能力以及知識能力。推動就業對於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來講,要靠勞動者本身創新能力的提升、知識進步的更新,這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曾湘泉:做好應對不確定性風險的措施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劉戈:就業的長期穩定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了條件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轉型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工作崗位消失,但由於整個勞動力供應的壓力在減少,導致人口勞動力供應逐步減少,相應就有很多新的工作崗位空出來,會給原來的崗位淘汰者或者在競爭中失去崗位的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是中國經濟轉型非常好的一個條件,這個條件讓我們能夠比較從容、相對平穩地渡過中國經濟的轉型期。

央財評論丨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