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廣州」本地企業唱主角 廣州機遇爲主題

「創新廣州」本地企業唱主角 廣州機遇為主題

“祝賀簽約方達成合作!”舞臺上,來自廣州越秀區政府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等4家銀行的代表相互握手祝賀,他們剛剛簽署了1000億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歡迎更多和歐洲市場關聯度高的廣州企業赴德國上市!”在另一場論壇中,包括德國德意志交易所在內的全球六大交易所代表輪番上陣,宣傳世界各地企業上市的優勢和必備條件。

眾多“混搭”的精彩瞬間拼湊在一起,組成了今年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金交會”)的完整印象。22日至24日三天,金交會共上演了10場高端論壇、20場品牌活動,參展機構326家、入場參觀11.6萬人次。其間,以廣州企業唱主角、廣州機遇為主題的活動更是精彩紛呈,包括省市區合作共建多家新型金融行業服務組織、多家金融機構與央企達成產業金融領域的合作、國內外學者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廣州機遇等。

新機遇 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創新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細則即將出臺,備受各界關注,本屆金交會的多場論壇也同樣聚焦在此。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魏迎寧建議,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引進一些外資保險公司的先進技術、經營模式與產品,有利於繁榮、豐富國內的保險市場。

“1805年,最早的外資保險公司在廣州登陸,廣州是中國商業保險的起源地。1992年,中國的保險市場對外資開放,第一個城市是上海,繼上海之後第二個對外資開放的保險市場就是廣州。”魏迎寧介紹,廣東毗鄰港澳,開展了跨境保險、航運保險等特色服務,未來保險業還可以助力科技企業發展、綠色發展,在服務“一帶一路”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屆金交會還首次集聚了全球六大交易所舉辦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高峰論壇,各大交易所代表十分關注廣州企業目前利用境外資本市場的情況如何。對此,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介紹,廣州企業境外上市目前已覆蓋香港、美國、新加坡、德國等證券交易所,截至5月末,全市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公司154家,總市值2.71萬億元,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100家,總市值1.68萬億元。

邱億通還特意推薦了去年在廣州上線的中證報價私募股權市場,“目前平臺註冊企業565家,各類業務融資交易規模約470億元,是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平臺。”

今年5月,廣州金融代表團走訪了世界三大灣區,也誠邀各地金融機構參加本屆金交會的相關論壇。

在世界灣區全球對話的系列論壇上,來自全球的研究灣區經濟的專家學者、國際科技及金融專家、聯合國等世界組織機構代表、世界500強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更深入地瞭解廣州,進一步對接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機遇。論壇嘉賓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形成協調統一的金融監管制度和金融市場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新合作 多家本土金融機構攜手央企發力產融結合

本屆金交會首日開幕式上,就有多項產融對接成果出爐。其中,廣州市越秀區政府與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等4家銀行簽訂1000億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三年將對越秀區內重點文化項目及企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共同著力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中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與廣州市中小企業局簽訂5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困境。

此外,廣州國企改革再迎新突破,市屬企業廣州銀行日前完成涉及交易金額高達155.57億元的股權優化項目,引入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戰略投資者。同時,還有廣汽集團等5家市屬國企與廣州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廣州銀行為此在金交會期間舉辦了隆重的戰略投資者及戰略合作伙伴簽約活動。該行負責人介紹,股權優化完成之後,企業形成了以國有資本為主導,央企、省屬企業、市屬企業等多種國有經濟成分互相結合的多元化股權結構。通過與投資者業務發展協同效應,創新轉型業務發展模式,廣州銀行將在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航空金融、文化金融、科技金融、信用卡等領域全面鋪開。此外,該行也將與市屬國企合作伙伴一起,積極深化探索廣州國資經濟合作新模式,推進實體經濟與金融深度融合,在更高層次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此外,作為廣州首個區級政府投資基金,南粵基金也在金交會期間成功牽手“國家級的‘互聯網+’和國家‘雙創’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中企雲鏈(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南粵基金集團董事長林濤介紹,集團目前已經與多家本土大型國企達成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合作,而通過本次與中企雲鏈的戰略合作,將實現雙方資源共享互通,為大型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管理服務,通過盤活大企業優質信用資源,解決大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企業三角債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新機制 省市區探索共建非營利性行業服務機構

在本屆金交會上,包括硅谷風險投資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基地、廣州保險行業綜合服務中心、廣州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廣州白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廣州創業與風險投資協會、廣州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內的10家新設機構和平臺正式獲授牌成立。

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聶林坤對此表示,新設立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保險行業綜合服務中心屬於非營利性組織,可以更好地在多方之間發揮橋樑作用,而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廣州將服務中心細化到保險、綠色金融、文化金融等領域,相信能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其中,廣州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是廣州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唯一一家綜合性文化金融服務機構,設立於花都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

在金交會上,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和多家銀行簽訂了850億元的廣州市文化特色金融機構合作項目。接下來,機構還將通過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來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打造華南地區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的示範城市,積極參與創建國家級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

此外,作為“廣州金融硅谷工作站”在廣州落地的對應載體,硅谷風險投資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合作基地由廣州開發區、美中硅谷協會在開發區風投大廈簽約設立。

“我們將重點圍繞IAB、NEM主導產業,通過產業投資、資源引介的方式,把硅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資源、項目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全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投資國際化水平、全力支持實體產業經濟發展升級。”牽頭設立方代表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