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爲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打仗就必然會有個勝負,打贏了自然就會有戰俘,戰俘的結局也有好壞之分,通常有三個結局。

第一是被重用,戰爭失敗絕不是幾個戰俘的原因,有的俘虜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代名將張遼就曾經是曹操的俘虜,徐州之戰,呂布全軍被俘虜,張遼的傲氣打動了曹操,後歸順曹操,張遼也為曹操建了不少奇功,合肥之戰滅掉了孫權十萬大軍,後來被曹操當作股肱之臣。

第二是被殺,白起早年坑殺趙國俘虜四十萬,項羽也坑殺過幾十萬的秦國俘虜,無疑這些俘虜的命運是十分悲慘的。有著強烈地域偏見的白起和項羽不相信這些俘虜會真心實意的歸降自己,反而嫌他們活著太費糧食了,所以乾脆殺掉。

第三是逃走,飛將軍李廣也曾當過匈奴的俘虜,李廣在匈奴的名聲非常大,當他被俘虜的時候,匈奴全軍都非常高興,李廣趁他們不備藉機逃跑了,後來打的匈奴一見到飛將軍李廣的名號就嚇的直哆嗦。

可能有小夥伴質疑為什麼上萬的俘虜戰時這麼勇猛,當俘虜的時候卻這麼軟弱,幾千人被幾十人看管也不敢反抗,大家或許以為這樣的事情只存在電視劇中,其實不然,即使戰俘再多,能起來反抗的也非常少。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奔赴東北剿滅日軍,日本在與蘇聯紅軍的戰鬥中失敗,共被俘虜50萬人。不久,日本裕仁天皇發佈投降詔書,原本蠢蠢欲動的日軍也消停下來了。蘇聯紅軍非常驚訝這些日軍的改變,這50萬日軍俘虜大多都是關東軍,深受帝國主義武士道的教育,打起仗來不要命,面對蘇聯紅軍的坦克,也敢毫不顧身的衝上去,哪怕是戰敗也會剖腹自殺。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可被俘虜以後,他們非常老實,最早的時候,蘇聯紅軍連這些日軍槍械都沒收繳,甚至幾個蘇聯紅軍就能押解幾百個日軍俘虜。這50萬日軍俘虜是去西伯利亞做苦力,自然是非常悲慘,可面對這樣悲慘的遭遇,他們也只是如同行屍走肉般活著。二戰時期,這樣的事情非常多,經常幾個士兵就能處死幾百個戰俘,要知道這幾百戰俘只要一擁而上,看管士兵那可就慘了。可為什麼這些戰俘不願意去反抗呢?一些戰場上活著回來的老兵道出其中原因。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第一是僥倖心理,戰俘反抗是存在很大危險性,很有可能就被全滅。不管反抗成功與否,最先死亡的肯定會是先反抗的戰俘。大多數被處決的戰俘事先都不知道自己會被處決,他們面對敵人的槍口,還企圖通過裝死來躲過去。日軍侵華戰爭中,有一次日軍直接屠殺了五千多俘虜,這五千人中只有兩個人僥倖活下來,所以裝死也是成功幾率非常小的事情。

第二是內部缺乏統一指揮的領導人,戰俘大多來自不同陣營,他們之間沒準都有矛盾,大家同在戰俘營,也沒有什麼官大官小之分。反抗沒有了領頭羊,怎麼可能會成功。

第三是意識問題,被俘虜大致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缺乏彈藥,另外一個是妄圖求生。這些士兵在打仗的時候,還有些爭鬥的意識,被俘虜後,心境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他們會受到非人的折磨,然後就是各種侮辱,他們的勇氣早被磨滅乾淨了,而戰勝方也會想盡辦法對他們進行宣傳教育,消滅他們的反抗心理,最終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