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鎮:創業園形成集聚效應

已到花甲之年的馬莉本應享受天倫之樂,但她在農村創業道路上幹得熱火朝天,成為當地有名的“技術達人”。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傅家鎮蘇氏農科創業園裡,馬莉為慕名而來的種植戶傳授蕎麥芽苗菜種植經驗。

兩年前,馬莉唯一的孩子受傷造成腦出血,半身不遂。為維持生計,她在路邊擺攤賣芽苗菜維持生計。“乾的是小本買賣,醫藥費開支大,生活困難。”馬莉說。

傅家鎮發展“園區+政府+農戶”模式,讓農民參與產業發展。馬莉開始很猶豫,“創業是年輕人乾的,俺是個貧困戶,沒錢沒技術,年紀大了,幹不動了。”

馬莉說,鎮上的幹部為她耐心介紹幫扶政策,利用財政產業扶貧專項資金和創業園合作,園區免費提供經營場地和技術指導。馬莉聽後動了心,決定加入農村創業隊伍。如今馬莉芽苗菜發展得紅紅火火。“很多飯店都是我的客戶,而且長期訂貨,每年收入能有15萬多元。”馬莉說。

傅家鎮探索多種利益聯結模式。對有能力、有意願創業的農戶,提供免費場地、信息共享等便利。若是貧困戶,還可通過扶貧資金入股,有勞動能力的在基地就業,實現“薪金+股金”雙份收入。蘇氏農科園建設7個種植大棚,年分紅不低於7%,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可分紅257元,已有55戶136名貧困戶拿到首次分紅。

增強“領頭雁”帶動能力

“頭雁”實力強,才能帶動更多農民致富。蘇氏農科創業園經理蘇付標說,園區強化科技支撐,尋求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推廣新品種,提升種植效益。近日,蘇氏農科園與吉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簽訂魯中地區小漿果種植示範推廣項目協議,新品種推廣種植5000畝,藍莓畝產值預計可達2萬元,將帶動3000餘農戶增收。

整合產業上下游,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多肉植物創業者張洋說,創業園集農業觀光、園林設計等於一體,提供一條龍服務。客戶看中多肉品種後,可就近尋找商鋪進行美化設計,客戶省心,自家店鋪的銷路更暢通。

傅家鎮依託特色農業項目平臺,吸引電商企業、農業科技相關企業入駐、集聚,創造良好的農村創業就業環境,引領農戶參與現代農業,實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