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情與友情

友情和親情、愛情一樣,是人生最寶貴的情感之一。

朋友的涵蓋面很廣,從沒有見過面的筆友、網友,到肝膽相照的生死之交,都可以稱為朋友。然而,細看下來,其中真正的友誼並不多。

酒肉朋友顯然不屬於我們所說的友誼範疇,此外,我們口中的許多朋友,其實只是熟人——熟人之間會有交情,但不見得有友情。當你抱著拓展人脈的出發點去認識朋友,比如在社交場合廣發名片;當你尋找彼此共同的經歷、共同認識的人,建立和維護一種關係;或者找到兩個人需求的對接點,一起合作做點事情……這樣結交到的,實質上是熟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交情與友情

熟人或人脈,大多是建立在交換的基礎上。交換是商業社會、市場規則的基石,是所有工作關係的基礎。能讓市場日益公開透明、公平交易、等價交換,更有利於你我他,那是好事。不過,若只把人脈當資源,潛在的危險是不經意間把自己和別人都物化了。大家看重的,是彼此的“功能”,而不是這個人本身。以互利互惠為基礎的熟人關係,往往會在無利可圖之後煙消雲散。

“多個朋友條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些老話所說的朋友,主要是指可以互利的熟人,背後折射的,是一個人在匱乏感和不安全感中尋求一些保障。利害關係一致的熟人,也可以在艱難時段“抱團取暖”,成為盟友。

交換本身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可厚非更無須排斥。相識滿天下,也會令人自我感覺良好。我們還時常在多種人際關係中,盡力去維護收穫與付出的平衡。你甚至會為自己能夠為別人做點什麼,而感到自豪。只是,你心甘情願你所有的人際關係裡,只有利益只有交換嗎?

交情與友情

無價,是友誼的本質特徵了。所有熟人關係能夠帶來的方便、利益是有限的,也可以說,是有價的。在熟人關係裡,其實你關心的是對方能帶給你什麼,超過關心對方這個人。而友誼無價,真正的友誼開始於你關心對方這個人,遠超過關心這個人能帶給你什麼好處、能為你做什麼事情。某人能帶來的“功能”,隨時可以有更好的替代,人本身則不可替代。若看不見人,只能看見工具,其實不只貶損了別人,無意間也在損傷自己,只知互相利用的生活是多麼乾枯單薄,而真情才讓生活變得溫潤。

真正的朋友,可以志趣相投彼此欣賞,可以不顧自己先為對方著想,可以無話不談一見面就有說不完的話,也可以很有默契什麼都不說就明白彼此的心思。人生能有三五知交好友,有沒有相識滿天下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費盡心機去認識更多的人,只是在匱乏感和不安全感中,搭建一些可能有用的關係網,只有當你不為有所求而結交朋友時,才反映出內心真正的富足與安寧。

交情與友情

能交換得來的東西或許有用,然而,我們賴以生存的許多最重要的東西,都與利益交換無關。友情和所有真情中,最寶貴的部分也是如此:超越利益交換,無條件給予,甚至不求回報。交到真正朋友的重要前提,在於你自己是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朋友。你可願意,至少在某些時刻對某些人無條件地給出你的欣賞、肯定、接納、信任、理解和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