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只是凡人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凡人

01 小細節刻畫小人物

當週圍的一切暗下來的時候,耳邊想起了一首印度語的歌曲,我和老妹互視一眼,確定一下我們兩個沒走錯片場。最終大熒幕出現“我不是藥神”這幾個字的時候,確定是走對了。這部豆瓣9.0的國產大片,從試映開始就刷屏各大APP,可以說是2018上半年不得不看的好電影之一。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焦點放在社會的普通大眾,以及“天價進口藥”對普通老百姓的負擔。其實電影的功能不僅僅是給我們帶來娛樂的作用,更深的層次通過一個社會的場景或者現象,帶給觀眾們更多的思考。

一開始的出場,一個沒有生意的印度神藥店,亂糟糟的店面,亂糟糟頭髮,亂糟糟的生活,亂糟糟的男主角,好像在告訴我們,這一切從亂糟糟開始。

老呂出現的時候,同樣是亂糟糟的頭髮,亂糟糟的鬍渣,亂糟糟的衣服搭配。猩紅的眼睛,虛弱的身體,彷彿這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思慧出現的時候,雖然是穿著性感的衣服在夜店跳舞,可是她的眼睛是騙不了人的。特別是有一天她以客人的身份出現在夜店的時候,程勇拿錢逼著經理上去跳舞的時候,當看到經理最終因為客人的要求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她的眼淚奪眶而出,彷彿看到了曾經那個滿滿委屈的自己。

神父的出現,雖然帶著神的旨意傳達上帝的愛,但是他的臉色依舊蒼白,眼裡沒有希望。直到後來和程勇他們一起賣藥的時候,他的臉上才漸漸看到紅潤。

黃毛的出現,一頂亂糟糟的黃頭髮,明明是小小的年紀,卻看起來彷彿早就經歷了這世間的太多事情。等到最後他把黃頭髮剃了準備回家看父母的時候,那種精神氣爽的樣子讓人看到了對未來的很多希望。

這些亂糟糟的表象之下,刻畫的都是我們的眾生相。彷彿也在告訴我們,芸芸眾生中的我們,沒有誰是活得輕鬆自在。看似輕鬆的表面,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就像曾經看過的一句話:“不管夜裡你哭得多麼歇斯底里,內心是多麼崩潰,第二天醒來,你依然雲淡風輕地活著。”

原本毫無關係的人物,因為一種藥——印度格列寧聚在一起,這是一種慢粒白血病人需要長期服用的特效藥。老呂到程勇的店裡來,促成了這個故事的開端。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凡人

02我們都只是凡人

“大幕拉開誰在笑

躲在一旁看熱鬧

五斗米讓他折腰

無助悲傷沒人瞧

活的忘記了驕傲

多麼可悲的主角

你說這是我寫照

我說走開 別鬧。”——《藥神之歌》

這樣幾句強白的歌詞,彷彿把一切的都道盡了。不管是程勇,還是老呂(一個孩子剛出生的白血病爸爸),還是思慧(一個女兒患了白血病的媽媽),還是黃毛(一個一直不敢回家的異鄉白血病患者),還是那位滿頭斑白的老奶奶(一位只想好好活著的老人)。讓他們折腰的不是五斗米,而是那昂貴的進口藥,更直接一點的是,money。

原本在印度五百元成本的藥,到了零售店賣兩千塊錢,拿到國內賣到了五千塊錢。而所謂正版的藥,更是賣到一瓶四萬元,一年算下來,就得三十萬元。用裡面那位被警察抓了的老奶奶的話來說:“警察先生,請你們別再追究印度藥的事情了,要是藥販子被你們抓了,我們可就沒救了。進口藥我一瓶三萬元,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錢也吃沒了,家裡的人都被我吃垮了。”多少的家庭,因為醫藥費的昂貴,早就是家不成家了。

程勇,也就是老奶奶口中的那個藥販子。一開始的他並不是英雄,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普通到同樣需要為五斗米折腰。交不起的房租,留不住的孩子,照顧不了的老父親,為了給父親動手術才鋌而走險從印度走私禁藥。原本只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他同樣會害怕有一天被警察抓了要去坐牢,後來把代理權給了另一個人,解散了曾經的小團隊。直到後來,曾經的老呂因為買不起藥而割腕,看到病床上那個他,聽到他在醫院治療時發出的陣陣慘絕人寰的聲音,他打算再次去印度拿藥。

後來,他聚集了曾經的病友群主,繼續為他們帶藥,目的是讓他們中的那些人可以活得久一點。但是他救不了所有的人,他也只是一個凡人。最終他還是被警察抓了,法院審判的時候,他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但是他認為自己確實幫助了很多吃不起藥的百姓,希望未來可以聽到好消息。

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有限,更大的願望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努力。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凡人

03其實,我們都一樣

看完這這部電影,我妹問了我一個問題:“像程勇這樣子,當初賣禁藥為了餬口,但同時也救了很多人,可是後來他打算不做這件事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怪他。這和現實生活中那些曾經對別人很好的人一樣,是不是有一天他不對別人好,他就是一個對不起所有人的人呢?”

曾經的程勇,只是為了賺錢而賣禁藥,最終從這條線上退下來。其實,這從一個人的利益角度來看是可以理解的。後來,他辦起了服裝廠,一個月盈利幾十萬,即使後來他沒有再次踏上這條路也是情理之中,因為大家都一樣,上有老,下有小。

可是,當看到老呂躺在床上的樣子,嘴裡發出的陣陣的哀嚎,病情也因為買不起藥而再度惡化。最終,一種超越了自我的情感出現了,而老呂最終沒有等到他回來。

看到老呂家門口看到那麼多的白血病人來送他,看到他們戴著口罩露在外面的那雙眼睛,他打算再次賣藥,還是之前的價格。即使後來,印度的藥廠關閉了,他還是花自己的錢幫他們把在印度零售店的藥買回來,同時倒貼上自己的錢,依然低價賣給他們。他

明白,那一刻,他賣藥,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救更多的人的命。就像這個故事的原型人物楊勇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的“對於自己做的這件事,他問心無愧。”因為那一刻,他救了很多人絕望的心,而不是隻能等死。而這其實是這部電影情感和價值觀的昇華。

最終法院也結合了他做這件事的初衷,對其判罰上是判了五年的有期徒刑,後又因其表現良好,改為三年。三年後出來,一切都變了,他不需要再去賣禁藥了,因為進口藥已經被列入了醫保了,無形中挽救了很多的家庭。

這樣的一部電影,聚焦在了我們社會的熱點問題之上,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高昂的醫藥費,讓大家都不敢隨意生病。我們也看到,社會上終究有一群人,他們的生活要的不是詩和遠方,而是能夠好好活著就好。就像老呂帶著程勇去他家,看著他剛出生的兒子對程勇說:“剛確診這個病的時候,老想著死,後來看到兒子出生了,看著他和老婆,就不想死了,就想好好活著,陪著他長大。”

其實,大家都一樣,都只是一個凡人,有著凡人小小的願望——一家人,合合樂樂地過一輩子就好。

假如,當初沒有程勇,或者楊勇的存在,故事的發展又將是什麼樣的結局呢?我們能否等到電影最後出現在大熒幕的各類條例的頒佈呢?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前陣子印度的那部電影《起跑線》,聚焦的同樣是關乎民生的教育問題。當所有的人都默認曾經的規則,並且因為這些規則擠得頭破血流的時候,總是需要有人先站出來對著現狀另闢一條新路,等待,並不是唯一的路。

人,並不是一出生就註定成為某一位英雄。大家其實都是凡人。平凡的人類,平凡的心願,平凡的願景。最平凡的夢想就是,好好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