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只是凡人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凡人

01 小细节刻画小人物

当周围的一切暗下来的时候,耳边想起了一首印度语的歌曲,我和老妹互视一眼,确定一下我们两个没走错片场。最终大荧幕出现“我不是药神”这几个字的时候,确定是走对了。这部豆瓣9.0的国产大片,从试映开始就刷屏各大APP,可以说是2018上半年不得不看的好电影之一。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焦点放在社会的普通大众,以及“天价进口药”对普通老百姓的负担。其实电影的功能不仅仅是给我们带来娱乐的作用,更深的层次通过一个社会的场景或者现象,带给观众们更多的思考。

一开始的出场,一个没有生意的印度神药店,乱糟糟的店面,乱糟糟头发,乱糟糟的生活,乱糟糟的男主角,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一切从乱糟糟开始。

老吕出现的时候,同样是乱糟糟的头发,乱糟糟的胡渣,乱糟糟的衣服搭配。猩红的眼睛,虚弱的身体,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思慧出现的时候,虽然是穿着性感的衣服在夜店跳舞,可是她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特别是有一天她以客人的身份出现在夜店的时候,程勇拿钱逼着经理上去跳舞的时候,当看到经理最终因为客人的要求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满满委屈的自己。

神父的出现,虽然带着神的旨意传达上帝的爱,但是他的脸色依旧苍白,眼里没有希望。直到后来和程勇他们一起卖药的时候,他的脸上才渐渐看到红润。

黄毛的出现,一顶乱糟糟的黄头发,明明是小小的年纪,却看起来仿佛早就经历了这世间的太多事情。等到最后他把黄头发剃了准备回家看父母的时候,那种精神气爽的样子让人看到了对未来的很多希望。

这些乱糟糟的表象之下,刻画的都是我们的众生相。仿佛也在告诉我们,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没有谁是活得轻松自在。看似轻松的表面,其实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楚。就像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不管夜里你哭得多么歇斯底里,内心是多么崩溃,第二天醒来,你依然云淡风轻地活着。”

原本毫无关系的人物,因为一种药——印度格列宁聚在一起,这是一种慢粒白血病人需要长期服用的特效药。老吕到程勇的店里来,促成了这个故事的开端。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凡人

02我们都只是凡人

“大幕拉开谁在笑

躲在一旁看热闹

五斗米让他折腰

无助悲伤没人瞧

活的忘记了骄傲

多么可悲的主角

你说这是我写照

我说走开 别闹。”——《药神之歌》

这样几句强白的歌词,仿佛把一切的都道尽了。不管是程勇,还是老吕(一个孩子刚出生的白血病爸爸),还是思慧(一个女儿患了白血病的妈妈),还是黄毛(一个一直不敢回家的异乡白血病患者),还是那位满头斑白的老奶奶(一位只想好好活着的老人)。让他们折腰的不是五斗米,而是那昂贵的进口药,更直接一点的是,money。

原本在印度五百元成本的药,到了零售店卖两千块钱,拿到国内卖到了五千块钱。而所谓正版的药,更是卖到一瓶四万元,一年算下来,就得三十万元。用里面那位被警察抓了的老奶奶的话来说:“警察先生,请你们别再追究印度药的事情了,要是药贩子被你们抓了,我们可就没救了。进口药我一瓶三万元,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钱也吃没了,家里的人都被我吃垮了。”多少的家庭,因为医药费的昂贵,早就是家不成家了。

程勇,也就是老奶奶口中的那个药贩子。一开始的他并不是英雄,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普通到同样需要为五斗米折腰。交不起的房租,留不住的孩子,照顾不了的老父亲,为了给父亲动手术才铤而走险从印度走私禁药。原本只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他同样会害怕有一天被警察抓了要去坐牢,后来把代理权给了另一个人,解散了曾经的小团队。直到后来,曾经的老吕因为买不起药而割腕,看到病床上那个他,听到他在医院治疗时发出的阵阵惨绝人寰的声音,他打算再次去印度拿药。

后来,他聚集了曾经的病友群主,继续为他们带药,目的是让他们中的那些人可以活得久一点。但是他救不了所有的人,他也只是一个凡人。最终他还是被警察抓了,法院审判的时候,他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但是他认为自己确实帮助了很多吃不起药的百姓,希望未来可以听到好消息。

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更大的愿望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去努力。

《我不是药神》:我只是凡人

03其实,我们都一样

看完这这部电影,我妹问了我一个问题:“像程勇这样子,当初卖禁药为了糊口,但同时也救了很多人,可是后来他打算不做这件事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怪他。这和现实生活中那些曾经对别人很好的人一样,是不是有一天他不对别人好,他就是一个对不起所有人的人呢?”

曾经的程勇,只是为了赚钱而卖禁药,最终从这条线上退下来。其实,这从一个人的利益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后来,他办起了服装厂,一个月盈利几十万,即使后来他没有再次踏上这条路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大家都一样,上有老,下有小。

可是,当看到老吕躺在床上的样子,嘴里发出的阵阵的哀嚎,病情也因为买不起药而再度恶化。最终,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情感出现了,而老吕最终没有等到他回来。

看到老吕家门口看到那么多的白血病人来送他,看到他们戴着口罩露在外面的那双眼睛,他打算再次卖药,还是之前的价格。即使后来,印度的药厂关闭了,他还是花自己的钱帮他们把在印度零售店的药买回来,同时倒贴上自己的钱,依然低价卖给他们。他

明白,那一刻,他卖药,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更多的人的命。就像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杨勇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对于自己做的这件事,他问心无愧。”因为那一刻,他救了很多人绝望的心,而不是只能等死。而这其实是这部电影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

最终法院也结合了他做这件事的初衷,对其判罚上是判了五年的有期徒刑,后又因其表现良好,改为三年。三年后出来,一切都变了,他不需要再去卖禁药了,因为进口药已经被列入了医保了,无形中挽救了很多的家庭。

这样的一部电影,聚焦在了我们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上,曾经有人说过一句话,高昂的医药费,让大家都不敢随意生病。我们也看到,社会上终究有一群人,他们的生活要的不是诗和远方,而是能够好好活着就好。就像老吕带着程勇去他家,看着他刚出生的儿子对程勇说:“刚确诊这个病的时候,老想着死,后来看到儿子出生了,看着他和老婆,就不想死了,就想好好活着,陪着他长大。”

其实,大家都一样,都只是一个凡人,有着凡人小小的愿望——一家人,合合乐乐地过一辈子就好。

假如,当初没有程勇,或者杨勇的存在,故事的发展又将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能否等到电影最后出现在大荧幕的各类条例的颁布呢?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前阵子印度的那部电影《起跑线》,聚焦的同样是关乎民生的教育问题。当所有的人都默认曾经的规则,并且因为这些规则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总是需要有人先站出来对着现状另辟一条新路,等待,并不是唯一的路。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注定成为某一位英雄。大家其实都是凡人。平凡的人类,平凡的心愿,平凡的愿景。最平凡的梦想就是,好好的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