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有關年、月、日時間的計算方法就是曆法。天文學是曆法的基礎,古人通過觀測天象獲得天文知識,然後以之為憑據編制曆法,從而安排各種生產活動。

1.三大曆法系統

各種曆法可分為三大系統,即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為一日,月亮繞地球公轉一週為一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 一年。地球繞太陽一週是地球自轉一週的365倍多一點,相當於月亮繞地球一週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點,月亮繞地球一週是地球自轉一週的29倍多一點,不同的計算方法就構成不同的歷法。陽曆系統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基礎來計算,陰曆系統以月亮繞地球公轉的週期為基礎來計算,陰陽合曆則把兩種週期加以調和來計算。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是陽曆(即基督教曆法),中國人又稱之為公曆,其紀年的起算為假定的耶穌降生之年。中國民間現還用農曆,又稱之為陰曆,但它實際上屬於陰陽合曆。中國古代的歷法基本上都屬於陰陽合曆。

2.農曆

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迴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

3.日、氣、朔一一曆法三要素

中國早在殷商時代就使用六十干支紀日。中國古代沒有星期這個概念,日的週期為六十天。六十干支日一日一個干支名號,從甲子到癸亥,日復一日,循環使用,從不間斷。“氣”是中國古歷的陽曆成分。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迴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十二節、十二氣),稱為二十四節氣。古代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方法不盡相同,按時間等分的叫平氣,按一年中太陽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氣。朔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陰曆成分。日、月的黃道經度相同的時刻叫朔,也就是天氣晴朗無雲卻看不見月亮的日子。由於日、月運動都不均勻,所以每連續兩次朔之間的時間也是不相等的。不過,經過長期觀測統計,可以求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稱為一個朔望月,基本上為三十天左右。很多時候,需要對朔望月進行日、月運動不均勻性的改正,得到真實的朔,稱為定朔。

4.干支

天干有十個,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星象,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 酉、戌、亥,代表地上的動物。古人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不重複地搭配起來,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對,叫做六十甲子。俗話說的“花甲之年”也就是指60歲。干支在中國曆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的歷史雖然很長,只要順著干支往上推,歷史日期就清清楚楚。這是中國古代創用干支法的功績。在古代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氣、朔的干支,其餘就一目瞭然。干支法不但用於紀日,還用於紀年。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十二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點至1點,丑時為1點至3點,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

5.六十甲子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已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6.夏小正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歷法學文獻,原為《大戴禮記》中的一篇,為農曆之起源,解放初時農曆仍稱夏曆,1970年才改為農曆。《夏小正》按夏曆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候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其星象包括昏中星、旦中星、晨見和夕伏的恆星、北斗的斗柄指向、河漢(銀河)的位置以及太陽在星空中所處的位置等,例如“正月鞠則見,初昏參中,斗柄懸在下”。現在流傳下來的《夏小正》,內容已有部分殘缺和謬誤,而且《夏小正》的正文與後來註釋的傳文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辦,所以也有稱為《夏小正傳》的。據分析,正文只有400餘字。書中也有取自更早時代的資料,所以我國應當在夏代以前就有比較完善的歷法了。

7.太初曆

為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它的朔望月和迴歸年的數據雖然不比四分曆精確,但有以下顯著進步: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古代天文學家把二十四節氣中的單數稱為節氣,雙數稱為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月份與季節配合得更合理;將行星的會合週期測得很準,如水星為115.87日,比今測值只小0.01日;採用135個月的交食週期,一週期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兩次為一食年,即1食年=346.66日,比今測值大不到0.04日。它是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實施的歷法。以天象實測和多年天文記錄為依據,規定一回歸年為365.25016日,一朔望月等於29.53086日。《太初曆》原著已失傳。但是它在中國曆法的設計上功不可沒,在日月運行規律的精確度上遠遠超過了西方同代的計時方法。

8.大衍曆

由唐代僧人張遂(僧一行,673~727年)編訂的歷法,標誌著中國曆法體系的成熟。張遂自幼天資聰穎,刻苦好學,博覽群書。他青年時到長安拜師求學,研究天文和數學,很有成就。在張遂以前,天文學家包括像張衡這樣偉大的天文學家都認為恆星是不運動的。但是,張遂卻用“渾天銅儀”“黃道遊儀”等儀器,重新測定了150多顆恆星的位置,多次測定了二十八宿距天體北極的度數,從而發現恆星在運動。根據這個事實,張遂推翻了前人的恆星不運動的結論,成了發現恆星運動的第一個中國人。在《大衍曆》的基礎上,元代編制出《授時歷》。明代繼承《授時歷》的傳統,又頒行了《大統歷》,一直沿用至今。

9.帝王紀年

我國古代的紀年有多種方式,最簡單的是帝王紀年,即以帝王即位之年為元年,依次為二年、三年,直到他出位為止。我國古文獻中記載的最早的具體紀元時間是西周時的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後,每一代帝王都有明確的紀元,如公元前770年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206年為漢高祖元年。

10.年號紀年

漢武帝時開始使用年號,從此有了年號紀年。公元前140年即是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34年為漢武帝元光元年。古代文史書籍中年號紀年是非常普遍的。要弄清楚某個年號對應的公曆紀元,可以查閱《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所附的《中國歷史紀元表》。

11.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始於漢代,多與年號紀年並用。干支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相互交錯組合構成60個複合符號,稱為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古代史書的紀年,年號與干支並用,如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又可以寫作淳熙甲午,還可以寫作淳熙元年甲午。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12.干支紀月

由於十二地支正好與十二相配,古人把冬至所在之月(十一月)稱為“子月”,次月即為“丑月”,正月為“寅月”。若用干支紀月,則有個規則:逢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為丙寅,二月為丁卯,依此類推;逢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逢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逢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逢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

13.干支紀日

古人紀日只用干支,如《舊唐書・太宗本紀》記唐太宗駕崩的時間為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己巳。若想了解古代文獻所記載的日子對應公曆紀元的哪一天,可以查閱陳垣先生所編的《二十史朔閏表》(中華書局1999年重印版)。此書記載了自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到1940年間每年每月每一個朔日(即初一)的干支。

14.鬥建

鬥建的意義是《史記・曆書》集解所說的“隨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北斗七星比現在更接近北天極,處於恆星圈內,每天晚上都可見到。中國古代,人們發現在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標準。《鵑冠子》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這就是指當時不同季節裡黃昏時看到的天象。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為使斗柄指示的方向與月份更密切配合,人們將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為子,東北為醜、寅,正東為卯等。夏正十一月黃昏時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東北方醜、寅,二月指東方卯等,下一個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這就是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十ー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15.朔望

每月初一稱為朔日,每月的十五稱為望日。朔日這一天,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同,幾乎和太陽同起同落。這時月球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朝向地球的一面因為照不到太陽光,所以從地球上是看不見的。望日這天,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相差180°。這時地球處於太陽與月球之間。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滿太陽光,所以從地球上看來,月球呈光亮的圓形,叫做滿月或望月。從朔到下一次朔或者從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稱為一朔望月,約為29.53059日。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因為月球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都是不均勻的,兩者之間也沒有簡單的關係,所以需要定朔來調整。因此,每兩次朔之間的時間是不相等的,最長與最短之間約差13小時。在中國古代曆法中,把包含朔時刻的那一天叫做朔日,把包含望時刻的那一天叫做望日;並以朔日作為一個朔望月的開始。在日曆的安排中,通常為大小月相間,經過15~-17個月,接連有兩個大月。

16.弦

月亮和太陽成90°角叫弦。月亮在太陽東面90°時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指每月的初七或初八。這時,月亮一半明亮,明亮的一半朝西方。月球在太陽西面90°叫做下弦,這時明亮的一半朝向東方。下弦指22日或25日。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17.四時

我國古代曆法把一曆法年分為四時,現在叫四季,每季三個月,有閏之季四個月。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七月八月、九月為秋,十月、十ー月、十二月為冬。每時三個月又可稱為孟、仲、季月,這樣每個月都可以用時名叫出,如孟春是正月,仲夏是五月,季秋是九月等。時是跟曆法月走的,同天體運轉規律沒有直接關係。我國古代史書中凡提到月份時總是冠以時名,所以讀古書時必須瞭解這一點。

18.歲首

夏曆以正月為歲首,稱“建寅孟春之月”;殷歷以十二月為歲首,稱“建醜季冬之月”;周曆以十一月為歲首,稱“建子仲冬之月”;秦歷以十月為歲首,稱“建亥孟冬之月”。漢初承秦歷,漢武帝時改行太初曆,以夏曆正月為歲首。從此之後,中國曆法就以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到現在。

19.三正

指三種不同歲首的歷法。“正”指正月,三正為夏正、殷正、周正。秦漢以前各諸侯國的歷法大體相同,但因歲首的確定不同而構成了三個系統。周正以十ー月為歲首,殷正以十二月為歲首,夏正以正月為歲首。三種曆法有三種正月,因此得名“三正”。

20.農曆月份別稱

農曆的十二個月各有其別名。一月為一年的開始,自古稱一月為正月(或端月)。二月杏花含苞欲放,稱杏月。三月桃花開,稱桃月。四月萬物皆生枝葉,稱為餘,同時槐樹吐花絮,因而稱余月或槐月。五月逢端午節,古人用菖蒲葉做劍,與艾葉等並扎懸於門首,用以辟邪,故稱蒲月。六月遇荷花開放,正值大伏,故稱荷月或伏月。七月,婦女在七月初七晚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巧月。八月桂花盛開,稱桂月。九月恰逢九九重陽,菊花盛開,稱為為菊月。十月,史稱為陽,故為陽月。十一月革故取新,故即辜,稱辜月,又稱冬月。十二月古人要進行臘祭,便以此月為臘月。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21.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民表示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時間劃分方法,是古人的一項獨特創造。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黃徑),將全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等份,統稱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中,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季節的開始,產生四季;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表示季節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表示溫度;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等表示氣候的變化;而驚蟄、清明、小滿、芒種等則表示物候現象和農事活動。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流傳到了世界上的許多地方。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22.計時

西周時,中國人民就根據日月運行規律定出了計時的方法,為十二個時辰,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哺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23點至1點為子時,1點至3點為丑時,3點至5點為寅時,依次遞推。有的時候為了區分得更細,也有將十二個時辰中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段,如子初、子正、醜初、醜正等。小的計時單位常見的還有一盞茶、一炷香等,具體換算為:一時辰(十二時辰制)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有五分鐘,一分鐘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所以一盞茶為十分鐘,一炷香為五分鐘,依此類推。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23.計時器

中國古代常見的計時器有三種:圭表、日晷、漏刻。圭表是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由土、玉、石製成,有圭和表兩個部件。圭表是通過豎立根長柄形的物體,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第二種是日晷由一根長針和一個帶有刻度的圓盤組成也是靠日影來判斷時間,與不同的是,它是利用太陽射影的方向來判斷時間的,所以長針的影子就好像今天時鐘的指針一樣。第三種是漏刻,用於陰雨天氣。漏刻是通過漏斗的水所流動的時間來計時,原理同沙漏相似。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24.十二時辰

中國古代人民將十二地支與一天十二個時辰巧妙地聯繫起來,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十二時辰說。古代,人們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每一時辰代表一種動物。古人認為,天地生於子時,即夜間23點到1點鐘,這時天地還沒分開,只有老鼠咬破之後,才能打開天體,故子時屬鼠。丑時為夜間1點到3點鐘,鼠開天地之縫,牛才能出來耕耘,故丑時屬牛。寅時是3點到5點,這時人最怕老虎,故寅時屬虎。卯時是早晨5點到7點,這時還靠月亮映照,月亮中只有一個動物兔,於是卯時屬兔。辰時是早上7點到9點,正是群龍行雨之時,故辰時屬龍。巳時是上午9點到11點,此時蛇不在路上爬行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是11點到13點,正是陽氣達到極點,預示陰氣將要產生之際,馬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未時是下午13點到15點,據說此時羊吃草並不影響青草生長,所以未時屬羊。申時是下午15點到17點,猴子善於伸屈攀登,有“申”之意,所以申時屬猴。酉時為下午17點到19點,這時,雞要歸窩,於是酉時屬雞。戌時是晚上19點到21點,天黑後狗開始看門守夜,故戌時屬狗。亥時為晚上21點到23點,萬籟俱寂,天地混沌,豬不吃即睡,與天地混沌一樣,所以亥時屬豬。

歷史文化常識:古代曆法計時的那些事兒

25.五更

又稱五鼓。古時,由於平民百姓家沒有精確的記時儀器,晚上掌握時間很難,為解決這一問題,古代設立了打更制度。更夫根據官府標準的刻漏時間,用打梆子或擊打更鼓的方式宣告時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打一更時為19時至21時,三更時為23時至次日凌晨1時,五更時為3時至5時。“三更半夜”一詞就由此而來,但“更闌”或“更深”的說法不是精確的時間概念,只是夜深的文雅說法。


說明:本文來源於譚龍曼編寫的《傳統文化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