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挑選古琴?

莊蘇穎


古琴作為一個古老的樂器,其音蒼老、清亮、渾厚、圓潤、古樸。

“四善”:(蒼、松、脆、滑)和“九德”(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則是古人對古琴音色的總結。


早在孔子時代,琴就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而且成為四藝之首,古琴很早就成為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現在古琴藝術再次復興,學習和愛好古琴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全國各藝術專業院校也陸續開設了古琴專業,有力的推動了古琴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因為古琴的製作和挑選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很多初學古琴的愛好者感到挑琴時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正確挑選。很多人花了錢,得到的卻是一張不能彈的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下面我從古琴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古琴的音色、材質、油漆工藝及附件。



音色

要辨別音色首先要看張琴有沒有抗指、打板、沙音!古琴音色聽起來要有下沉感,聲音松透不散而韻味悠長者為良。建議初學者在買琴前多聽聽看看一些做工音色較好的老琴或名家制做的古琴以增強對古琴工藝與音色的瞭解。


抗指:左手按弦時感到有點吃力就是抗指。琴絃離面不可過高,琴絃過高叫做抗指,會影響彈琴方法甚而累壞手指。以七徽的位置說,琴絃離琴面應在0.5公分左右。


打板:右手彈空弦時,空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左手按弦著與琴面,右手彈弦,同時按弦左手左右移動,如果發現弦拍打琴面就是打板。


沙音:左手按弦著與琴面,右手彈弦,同時按弦左手左右移動,如果發現有沙沙(雜音)聲音就是沙音。有時琴絃不直有也會有沙音則與琴本身質量無關,需要更換琴絃即可。


材質

古琴選材多樣,故音質、音色、自然有較大的差別,例如發音有:清亮、渾厚、松透、古樸、蒼老、宏大、清潤、凝重、甜美、靈透、幽奇。豐富多彩,一琴一音,音色各異,可滿足各人愛好,這也是中國古琴的一大特色!


宋代《夢溪筆談》說:“以琴言之,雖皆清實,其間有聲重者,有聲輕者,材中自有五音”,足見材質與音色有密切關係。


據中國民樂協會將例年來市場上口碑較好的古琴品牌所斫琴之所用材料效果統計略述如下:

杉木:因生長環境要求較高,生長週期緩慢,100年方可成才,多產於南方,色淺黃,紋理直,結構稍粗,較軟,易加工,不易翹曲開裂。北京民宅舊屋板多為杉木,歷代古琴中杉材亦不少,如北京故宮藏唐琴“九霄環佩”為杉木製(納音為桐),另一唐琴“飛泉”亦為杉材。宋琴“___賓鐵”亦為杉木製,發音清透。


桐木:北京民宅舊材較少見。諸多古琴斫制所用材料多是桐木,發音潤厚古樸,有金石韻。古琴斫琴通常會用桐木或杉木,因為這兩種木料質地松透,共鳴效果好,所以是琴材首選。


據2014年中國民樂協會統計市場上口碑較好的古琴品牌:木乙古琴、天音古琴、清音堂古琴、水雲琴坊、聽泉堂古琴以及王鵬、李一凡、倪詩韻、馬維衡、曾成偉等名師所斫的古琴大都是以杉木和桐木為主,在音色方面都是很好的,非常出色的。選琴的關鍵就是看音色!音色的好壞決定了彈者的心情,一方面取決於原材料,另一方面取決於斫者的手藝。


漆藝

化學漆:光亮度大,漆脆,光滑,微微有籽粒。此種漆面手感生澀、易開裂,使用壽命最短,多為劣質練習琴使用。


合成大漆(腰鼓漆):漆質光滑,豐潤,流平性佳!仔細看有擦漆後留下的一絲絲痕跡。


大漆:大漆,也叫生漆,漆質堅韌光滑,有質感!仔細看有擦漆後留下的一絲絲痕跡,使用壽命最長。


灰胎:鹿角霜、八寶灰、瓦灰為主。灰胎以鹿角霜和八寶灰為最好,其次為瓦灰。現在為了做舊美觀,也是為了能讓初學者看清,有時會把古琴的漆胎磨掉一些,露出點灰胎,鹿角霜顏色發金黃,八寶灰就不用細說了,如果灰胎全部是瓦灰就不會這樣做了。


附件

嶽山、承露、軫池條、冠角(焦尾)、齦託、龍齦這些都是斫琴時就粘上的,多數採用紫檀木、老紅木、花梨木等材料,但也有很多人將普通材料上色或搽上鞋油來冒充老紅木或紫檀。這就要多瞭解木材知識,或在焦尾下貼處用砂紙擦一下,看完後用油或傳統大漆擦擦,不會影響外觀的。


琴軫、雁足的材料有木化石、象牙、玉石、紫檀木、老紅木、花梨木等。多數採用紫檀木、老紅木、花梨木,但同樣也有很多人通過上色或將木材浸泡在顏色水裡來冒充,辨別方法同上即可。

好古琴應具備的優點

(1)高音區要清脆有金石聲,中低音要渾厚豐滿。

(2)發音要松透、明亮、圓潤、有韻味。

(3)琴絃離琴面不可過高,琴面要平勻,不可有煞(噪)音。

(4)徽位排列要正,否則會影響按音的準確和泛音的發音。

(5)年代久遠有歷史價值的古琴,琴身上往往有“斷紋”,這種琴常常發音松透、圓潤,優美動聽。


很多購琴者會陷入一個價格誤區。有的覺得越貴琴越好,有的認為價格越便宜的越合算。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是比較幼稚的。選購產品重要的是性價比。只是便宜,質量一般,其實是不合算的,只是價格貴,質量一般那就更虧了。


我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某做琴的1500就是杉木,某斫琴師為什麼6000多才是杉木?”這個問題就是眼睛只是盯在了價格和木頭上,沒去想質量,把自己弄暈了。還有的問:“桐木琴好還是杉木琴好?”,這個問題就忽略了各斫琴師的斫琴水平問題。同一個人的作品,肯定老杉的要好些。可不同的斫琴師就無法比對了,因為水平高的斫琴師往往用最次的料做的琴也比一般的斫琴師用最好的料做的古琴強得多。挑選古琴首先確定自己能夠承受的價格,然後應選擇蔡師傅這樣口碑好的名斫琴師,這樣質量就保證了。


古琴業內的都知道,好的古琴基本全部出於個人斫琴師之手,好音色必須要求琴為純手工。純手工和琴內部的構造是有必然聯繫的。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古琴呢?要向專業人士詢問每個斫琴師的特點,琴偏重的音色特點。這樣就會找到合您心意的古琴了。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挑選古琴,最重要的是看音色。

明代琴家冷謙在《琴書大全》中對琴的音色進行深入研究,概括出“九德”說,這種對九種音質的分析解說對後世影響極大。

一曰“奇”。謂輕、松、脆、滑者乃可稱“奇”。益輕者,其材輕鬆;松者,扣而其聲透,久年之材也;脆者,質緊而木聲清長,裂紋斷斷,老桐之材也;滑者,質澤聲潤,近水之材也。

二曰“古”。謂淳淡中有金石韻,蓋緣桐之所產得地而然也。有淳淡聲而無金石韻,則近乎濁,有金石韻而無淳淡聲,則止乎清。二者備,乃謂之“古”。

三曰“透”。謂歲月綿遠,膠漆幹匱,發越響亮而不咽塞。

四曰“靜”。謂之無殺颯以亂正聲。

五曰“潤”。謂之發聲不燥,韻長不絕,清遠可愛。

六曰“圓”。謂聲韻渾然而不破散。

七曰“清”。謂發聲猶風口之鐸。

八曰“勻”。謂七絃俱清圓,而無三實四虛之病。

九曰“芳”。謂愈彈而聲愈出,而無彈久聲乏之病。

琴具“九德”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每張琴都有自己的音色個性,或細膩清秀、或宏大豪放、或深沉蒼厚、或雄健高古等。

一張琴如果發音均勻且音量適中,低音渾厚、高音清亮,能在“九德”音色中佔有三、四個特點就算是張佳琴了。

再具體講,琴絃不可過高,高則抗指,右手彈奏時費勁且左手按弦也不舒服;也不可過低,低則琴絃拍面;琴面平整均勻沒有剎音;琴面弧度適中便於下指按弦;琴絃間距寬窄適中、走手流暢、徽位是否準確等。都是挑選時需要嚴格注意的。

另外,不同音色的琴相比只有音質個性的差別,沒有好壞高低之分。

再說性格、學識、修養各異的琴人對琴的選擇要求各不相同,所以擇琴可以遵循規律要則,但無定法。

更何況什麼音色的琴適合彈奏什麼意境的琴曲更協調也是值得注意的,因此琴人大多會收藏多張好琴,主要是體會不同音色演繹不同琴曲所帶來的操弄樂趣。

王鵬,鈞天坊創始人,當代斫琴家、古琴藝術家、美學空間設計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項目傳承人。

弘揚古琴之“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倡導文人生活美學與文化修行。

其主張堅持從古琴藝術當中提煉“清微淡遠、中正平和”的精神並將之融入當下生活,以傳統與當代相結合的方式立體地傳承古琴文化。

現任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副會長,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


王鵬古琴


練習古琴大概在3000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要學會調絃 ,一般都是國產的鋼絲絃,好點的就是冰弦或者蠶絲絃。練習級別的琴幾乎都是油漆,只不過是油漆的好壞而已。女孩子一般用蕉葉式或者落霞式。男孩子用伏羲式仲尼式,演奏級別的古琴50000以上用老衫木,梓木,桐木,用的也是日本的冰弦(唉!我感到一陣悲哀)這類琴比較考究用的是大漆,斫琴師的手藝肯定也是很好的老師傅



執筆繪卿


要選擇一張合格古琴,需要至少具備不打板、無沙音、無抗指這三個基本條件。一然後就是古琴的音色了,古琴作為琴人相伴的良友,一張琴不可能同時具備所有的優點。(古琴的八德)再後是形制,古琴有幾十種形制有人喜歡神農式又有人喜歡蕉葉,不一而足。古琴做為琴人的相伴的良友,個性化極強,您的偏愛才最重要。其中散音、按音和泛音的音色和雅中正古韻味悠長者為良,購買古琴時這幾個必備條件不可忽視。建議初學者在買琴找自已老師幫助挑選。也可以自已到賣琴的地方多看做工音色較好的老琴或名家制做的古琴以增強對古琴工藝與音色的瞭解。


秋詩9


老師的琴館有賣琴的話可以在老師那選購,前提是那老師人品沒問題。如果老師不賣琴的話讓他跟你去選購,如果沒有老師的話就買那些名家琴,如鈞天坊的琴,王鵬的琴,張玉新的琴,但是價格略高,都得上萬。如果預算不高就去自省的古琴研究會選購。

最好還是要自己會彈,會彈了,你就會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