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足球道路》段子背後遺落赤裸裸的真相,中國足球的本身道路究竟在哪?

歐洲足球廣播


謝謝邀請

首先我要先對該紀錄片能對法國,巴拿馬,英國,西班牙,德國,冰島,卡塔爾,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和日本等國都去實地採訪,表示非常感動。

可是央視紀錄片採訪時對話足協都遭到回絕,就可以知道ZX的態度了。心就冷了!

白巖松在節目中反覆強調高額的校園足球場地費誰交得起?也一直找不到答案,很讓人詫異。

最後白巖松也反覆強調和懇求足球從業人員能認真看看,但估計。。。。

世界盃比賽贊助商總共有七家中國企業,十萬只小龍蝦從武漢轉入俄羅斯,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其他都去了,姜文準備拍一部關於中國奪取世界盃的科幻片...
段子背後遺落赤裸裸的真相,中國足球的本身道路究竟在哪?

白巖松在節目中連線了前國腳楊晨,通過對比中德的青訓體系,並通過穿插《足球道路》的紀錄片展現了冰島、法國、英格蘭、日本等國的青少年足球發展機制,探究了現在中國足球的現狀。

白巖松在節目中談到:“沒有球場,沒有好的教練,想讓中國足球和足球成為同一種運動,那幾乎不可能。有一些問題需要足協才能回答,但是由於種種因素被回絕了。”

“等有一天中國足協,也能坦誠的回答中國足球底子有多薄,我們的目標是什麼,那就好多了”。

同時關於校園足球,白巖松也提到,現在北京的球場使用2小時價格800-1200,哪批孩子交得起這個錢?

白巖松:“2020年行動目標,在2018年任務未完成,我們不願意成為給中國足球講段子的人,坦白的說,世界盃看的多熱鬧,我們也只是路人甲,只有把中國足球和足球成為同一種運動,我們才會真正的開心”。

感謝大家對歐洲足球廣播文章的閱讀,喜歡歐洲足球廣播的文章,請點關注,歐洲足球廣播將繼續分享優質文章回報大家。

歐洲足球廣播


越是得不到東西,越渴望得到,越是著急,越容易手忙腳亂出錯誤,這就是中國足球。

有時候我就在想,對於中國足球我們是不是鑽了牛角尖了,病急亂投醫,是藥三分毒,越治病越多啊!

調研,研究,取經,分析等等各路招數都用到了,想找到破解之法,想找到靈丹妙藥,想找到武功秘籍,找到了嗎?有嗎?

沒有,都是徒勞。真正的問題就在我們手裡,只不過我們一直背道而馳,越走越遠罷了。

克羅地亞400多萬人口,能拿世界盃冠軍,說明人口不是足球成敗的關鍵。

有梅西,C羅這樣頂級球星的阿根廷,葡萄牙照樣拿不到世界冠軍,說明技術也不是足球成敗的關鍵。

中國隊配備了優秀的教練和投入了很大的代價,結果越踢越慘,說明教練和金錢也不是足球成敗的關鍵。

日本和韓國最好成績都是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獲得。俄羅斯也是在俄羅斯世界盃上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好成績。

中國球員為何在中超俱樂部可以踢的有模有樣,為什麼一代表國家隊就都不會踢了?

說了這麼多,以上這裡面我們有沒有發現有那麼一絲絲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就是信心和信任,這兩個是足球成敗的關鍵因素,其它都是必要因素。

巴西,意大利,德國,阿根廷,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烏拉圭等國家因為足球文化,底子好,越踢越有信心,越踢越強,所以他們成了足球強國,在球場上,就是技術再不好的球員也能發揮出色,因為他們有信心。

俄羅斯,日本,韓國因為舉辦世界盃,所以信心空前爆滿,所以拿到了最好成績。中國,印度,美國從心底裡就打退堂鼓,所以拿不到好成績理所當然。

這如同我們的乒乓球一樣,拿不到冠軍,我們可以輕鬆大度的說,不要氣餒,繼續努力,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遲早會拿到冠軍的,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有信心。美國的籃球也是一樣。

然而除了信心,還有一個就是信任。

球員之間的信任,球員和教練之間的信任。足球是一個團隊在比賽,球員之間彼此排斥,內訌,窩裡鬥,沒有信任,就是技術再好都是白搭。俄羅斯世界盃,梅西能力再好,球隊融合不了,只能提前出局。

有時候我聽到那些動不動就說中國足球有差距,底子薄,足球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好的,你們不懂足球之類的話,我就氣不打一出來,都提前把理由,藉口找好了,能有信心?能踢好才怪。

所以中國足球解決不了信心和信任這兩個問題,就是砸再多的錢,建再好的體育館,訪問再多的國家,請在再好的教練,請再好的球星,制定再好的計劃,都是白搭。

中國足球的根本道路究竟在哪裡?

在心,在信心,在信任,我希望中國足協能從找回球員的信心,搭建球隊的信任著手去抓中國足球,我也希望我們的國腳們在球場上多一些做綠葉的精神,你們懂得。

這是我對中國足球的理解,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晨露觀察


我說兩句,中國足球的出路在學校,也就是以學校為基礎搞聯賽。小學生學習任務不重,寒暑假雙休日都是比賽的最佳時間,娛教於樂,把小學喜歡踢球的孩子組織起來,不分男生女生都可參加,以區,市,省為單位搞聯賽。就在學校體育場比賽,室內室外都可以。到了中學,可逐漸推進全國中學足球聯賽,叢中發現發展苗子。以後可入選大學生聯賽或半職業化比賽。這樣不用專門的體校來選拔,直接從普小普中選拔培養,真正德智體全面發展。


滄海一聲笑


我們整天都在嚷嚷,足球要從娃娃抓起,要從青訓抓起。關鍵的問題是怎樣從娃娃抓起,怎樣從青訓抓起?對整天不是作業就是興趣班,幾乎沒有額外時間來踢球的孩子,怎麼培養他的興趣,怎麼讓他有時間來接觸足球?

即使有時間踢球,場地又怎麼解決?有沒有足夠的免費或者低收費的球場?

場地問題解決了,那麼有沒有專業的青訓教練來篩選指點有潛力的苗子?

有潛力的苗子篩選出來了,有沒有合理透明的機制來讓其有上升渠道,進入職業隊或者留洋?

什麼時候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什麼時候中國足球才能看到希望。


生如花火


這是功利化教育沒法解決的問題,我們這中考體育今年加了三大球選擇,分數20,按理這完全看學生興趣,但是一發評分標準下來體育老師就先研究了,找了三個專業學這個的試了,發現排球最容易得滿分,籃球足球除非專業級否則難得滿分,然後所有學校通通練排球,別管學校掛的是足球特色學校還是籃球教育基地,一律排球。說白了,在中國大家盯著的還是文化教育分數。


四月紫藤


俱樂部青訓體系是空白的,低級別聯賽沒人投入,地方業餘聯賽,校際聯賽更沒有,請問孩子沒機會打比賽,怎麼可能知道比賽是什麼?紙上談兵的足球事業能有用嗎?

說白了中國沒有足球土壤,沒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只幻想著足球帶來的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