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爲何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褪色的愛4


有人總愛問,為何人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就好比,魚只有七秒鐘的記憶一樣。這些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是大自然給與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憶曲線,這種記憶曲線的要求在於我們對待一件事情的認真,越認真記憶越深。這件事情要給我們一個觸電。

但我們在三歲之前,我們的大腦沒有意識,只會一再的模仿。我們過得每一天,開心就笑,煩惱就哭。不用在意任何也不用把每件事情當真。三歲前的大腦在發育期間,在這期間我們也沒有控制便不能記憶。如果有些偏要問,到底有沒有。答案是有。這種記憶是深層記憶,它會在你大腦深處自己貯藏但不會顯現。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找到了你小時候的一個畫面,請珍惜。那一定是你最難忘的記憶。我們不是沒有,而是時間久了,找不到了。

總有人愛說自己年齡是三歲,什麼張三歲,什麼李三歲。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愛把三歲這個年紀叫做寶寶年齡,在這個年齡段的記憶太難找到了。也可以說是沒有三歲前的記憶。這就是人生。每每個人都是這樣,也許有人能記住三歲前的記憶,但是內心默認這不是三歲前的記憶。因為這個觀念深入人心,我們無法改變也沒必要改變,因為我們都長大了。

智聯校園 學生陳偉濤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你還記得你三歲以前的事情嗎?

你對自己孩提時代的記憶最早能追溯到幾歲?

大部分人都是從四五歲左右開始有記憶的,也有人能記起三歲時發生的事情。那麼,之前的記憶跑到哪裡去了呢?憑空消失了?你有好奇過嗎?

你會說是由於嬰幼兒的記憶力差造成的。

其實不然,人類嬰兒的記憶力都是非常強的,很多心理學家已經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從嬰兒到幼兒的這段時期,我們沒用幾年的時間,就記住了一門語言,有這種記憶力還不夠強大嗎?

此外,我們生存的很多技能,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學會的。

那麼,是不是在3歲前沒有記憶呢?

回答是否定的!

2-3歲前的記憶緩慢增加,3-7歲記憶量快速增長,但和成年比仍然是零星的。

從這條曲線也能看出有趣的一點:對六七歲時的記憶絕不是成人遺忘曲線的簡單延長,就是說,幼兒園時留下的回憶少,並不僅僅因為年代久遠。

小時候忘事,和大人忘事的機制很可能並不相同。

在很多名人的自傳中,有的傳主認為自己可以記得3歲前甚至是兩週的事情。

如馬克·吐溫就這樣寫道:“多少年來,我一直相信,記得我出生後6周,便伺候過祖父喝檸檬威士忌甜酒……”

白居易在晚年自述中也說過六七月時,乳母弄於屏下,有指“之”字“無”字視之,白雖口未能言,心卻已墨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

既然3歲之前保留有記憶,而這記憶又回憶不出,是不是這種記憶都是一些無用的信息呢?

回答同樣是否定的。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歲前兒童的記憶之所以不能永久保持而出現“幼年健忘”,一方面是因為3歲前兒童大腦皮質細胞的反應性高,他們往往容易識記所觀察到的對象的全部細節。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3歲前兒童腦皮質的各個區域還沒有完全成熟,兒童識記的材料促使了大腦的發育,而發育的腦區的結構又控制了先發育的腦區,妨礙了原先記憶的東西,使人不能回憶起更早發生的事情。

但是這種記憶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構成大腦以後思維能力的基礎。

正如我們都知道數學中方根的意思,可是我們都忘了方根的算法,需要時便去查方根表。

當我們會算方根時,才有了方根表,可是習慣了方根表後,我們便忘了方根的算法,但是能說方根的算法不重要嗎?3歲前的記憶便如這方根的算法。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對此能做最好的回答是海倫·凱勒。

當海倫·凱勒22歲出版《我的一生》時,絕大多數評論家都認為這本書寫的很好,但也有一些評論對此大加懷疑:“她的所有知識都是道聽途說的不可靠知識;她的那些感覺,大都是別人的感覺;她寫的事情,超出了她的認識能力,並需要由已證實了每個字的正確性的人來作保證。”

凱勒自己是這樣回答的:“我始終感到我在使用身體的五種感官,這就是我的生活如此充實和完整的緣由。”她說她使用“看”,“聽見”“看見”這些詞時很自然,彷彿她正用身體額所有感官來看和聽。

凱勒自己的感受極有意義,為什麼她1歲半以後盲、聾、啞了,但她還能如此自然地用身體的所有感官來看和聽呢?

原因正在於她1歲半之前是一個正常的孩子,那時她看到、聽到的信息都貯存在她的大腦中,是這1年半的經驗拯救了凱勒的一生。

無論是哈嗒·侯賽因,還是布萊爾,他們都不是先天盲者,正是因為是以後成為盲人的,他們才有可能將過去的經驗與身體的其他器官協調起來,從而突破這種對自己的限制。

關於兒時記憶的重要,很多傑出的人物都有極其生動的感受。例如馮·卡門,由於父親不讓他做乘法遊戲,他長大後,其他的運算形式都可以用其他語言,但是唯有乘法則必須用母語匈牙利語……

因此,3歲之前的記憶應該是人生的基礎,而絕不是無用的信息。

對一個人來說,3歲前的記憶是模糊的,但是感覺卻是清晰的,當一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這種感覺有可能被激活,甚至會左右人們對事件的看法。

因此,雖然幼兒時期的記憶或許消失了,但是對人們認識事物、感知世界的影響確實存在的。

1、塑造性格

既然3歲前的記憶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那麼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用他們的記憶塑造性格,建立對自己的積極、正面的印象。

比如當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可以教會孩子如何既保證自己的利益,又懂得與他人分享。

2、接納自己

如果幼兒時期孩子經歷過非常恐怖或者是害怕的事情,不要試圖去掩蓋(因為就算是掩蓋也會存在於孩子的潛意識中),而是要教會孩子正視問題,面對現實,讓孩子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愛、支持,並讓他們知道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3、建立安全感

當3歲以前的孩子描述自己的記憶時,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分析這件事情(而不要覺得反正以後也會忘記,而忽視孩子的描述),讓孩子從事情中找到積極的意義,並且感受到父母的重視與關愛。

父母滿懷愛意的回應和傾聽,就是給孩子的最好的安全感。

那麼,丟失的記憶能被喚醒嗎?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3歲前的嬰兒是有短期記憶的,而且能記住很多東西,但是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嬰兒不具備外顯記憶,發生在該階段的時間無法在大腦中留下痕跡,因此無法被換回。

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嬰兒的早期記憶就像一些“快照”,這種感覺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沒有找到靠近的方法,只要能找到正確的途徑,就一定能喚醒這些塵封已久的記憶。

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真的就能回憶起3歲前那段經歷呢。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奇聞道古今


大腦發育太快,神經生長把早期記憶都覆蓋了。

人類器官的發育高峰,是有次序的,誰先誰後,是有次序有謙讓的,肢體協調感知統和,語言,聽覺,視覺,嗅覺,拉屎撒尿,消化,飢飽感,觸覺。等到依次都發育習慣適應了,大腦的高級細胞也在生長。低級的早期記憶就被忽視了。

人腦的映射區域圖,據說是一個比例失調的抱團深蹲人體。就像體操滾翻時的深蹲抱團。手和上肢反射區大,眼反射區,耳,鼻,舌,腿和腳反而反射區很小。兩三歲後是大腦細胞分裂增生髮育高峰,在生長過程中原細胞一變二,二變四,存儲的記憶被新生細胞取代覆蓋。早期的底層記憶,就消失了。

易經第二卦“夬"指的大致就是這一階段,

如果剃光頭,戴上微電感應頭盔,塗上導電膏,聽指揮人員口令活動手指,腿腳,口舌,頭盔不同部位就會有微弱電流興奮。

大量的實驗會得到一個投射映射圖,

不是下面這些科幻藝術圖。







AUTUYG


0-3歲被稱為“嬰兒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段時期。在這三年的時間內,幼兒學會了走路、說話,形成了對事物的基本認知,可以說是一個人一生中學習效率最高的一段時期。但是,為什麼成年之後,我們卻忘記了兒時的這段記憶呢?

所謂嬰兒期記憶缺失,並不是說嬰幼兒沒有記憶力(實際上2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事24小時),而是說成人之後,我們不能從大腦中提取到3歲以前的記憶!

美國最新一期的探索者雜誌上登出了明尼蘇達大學認知心理學家的解釋。他們認為,我們大腦裡沒有存儲任何形式的我們可以想起的早期記憶,這主要是因為嬰兒時期人類還沒有掌握語言能力。早期記憶一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得以記錄的,推而進之,人類就不能用語言講出他們的早期記憶。

有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在出生後,大腦皮層和海馬區還會繼續發育,皮層還會再形成很多突觸和髓鞘,海馬區也會加入無數新的神經元,新神經元生成的減少會損害新記憶的形成。然而海馬區一旦有新的神經元生成,也會影響到現存的記憶,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多倫多兒童醫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的Katherine Akers稱“嬰兒期遺忘指的是人們對於出生後頭幾年記憶的缺失,大部分人記不住兩三歲時發生的事情。但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記憶能力!例如你的3歲的女兒可以詳細地敘述去動物園的經歷,前幾天去看望了外公等等。但當她五歲時,她就忘掉了這些記憶。”

通俗的來講,就是嬰兒時期腦子長得太快,以至於把記憶快速“抹去”了!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人類不是三歲之前不記事,而是因為在後來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遺忘幼年的經歷,這導致我們想不起來三歲(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界限)之前的事情。樓下很多答友對此呈現了很多科研證據,筆者要重點從人類個體發展和社會角色的發展過程來補充這些答案。

首先,在三歲或更小的時候,嬰幼兒是有記憶力的,而且記憶力非常強,他們會很快學習大人們的發音、做法、習慣等等。但部分上是作為這種強大記憶的代價,他們的記憶力持續時間(retention)非常短,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但就是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會逐漸累積成他們成長、智力發育和語言發展的基礎。他們最終記憶下來的,是那些反覆出現的信號,這些信號之所以反覆出現,比如吃飯的各種符號或者飯菜的各種叫法,既是因為他們需要生存,只有牢靠地記住這些相關的內容,他們才會生存下來。其次同樣重要的是,這些信息往往是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的基礎,也就是大人們自身最常見的各種行為,這才導致這些信息或信號能持久反覆出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記下了這些內容,但卻自然地失去了自己是在哪裡、什麼時候獲得這些信號的印象。

其次,嬰幼兒的大腦在快速發展和成長,這就導致對於個體的嬰幼兒來講,他們要接受和記錄下來的信息量特別豐富,往往呈現爆炸式增長。在這個過程中,如上所述,他們會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保留下這些信號與自己行為的關聯,比如聽到一個吃飯就走向飯桌,但不會把自己什麼時候學會了吃飯這個詞這種無關的記憶留下來,這是人類要生存的基本進化論法則。只有能不停“遺忘”各種信號,才能讓自己保持對最核心信號的關注度,才能讓自己更有可能生存下來。

最後,之所以我們在這裡用三歲來衡量記憶力的情況,並不是因為三歲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的大腦或神經發育就出現了質變,而是因為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用三歲來為兒童的成長劃定一個階段。比如三歲之前叫入托,三歲以後往往就叫幼兒園(或者在美國不區分託兒所和幼兒園的情況下, 三歲以下叫toddler,指需要做小推車的孩子,三歲以上叫幼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長到三歲,其經歷就會發生重大的拓展,比如從家庭到了幼兒園,或者開始上各種興趣班等等。這些都帶給了孩子們接受的信息量的呈幾何級的變化。按照上面的介紹,即人類需要選擇性記憶與遺忘,那三歲以後就出現了多得多的新內容需要記憶,這樣自然就要進一步遺忘掉三歲以內的無關信息了。


科學時評


看到有的回答說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早期記憶一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得以記錄的,推而進之,人類就不能用語言講出他們的早期記憶。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想一想自己能否想起自己在1歲的時候,不說語言描述,就是情形想像也無法想像出來。2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事24小時,這個是應該的,做一些測試就可以檢測出來。就像小貓小狗,也有記憶,只是時間有長有短。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我曾經給我鄰居(1樓)的一隻大花狸貓餵過2次火腿腸,後來我搬走了好幾年以後,再次回到那裡的時候,遠遠的看到那隻大花狸貓向我跑過來,就像小狗那樣,我很感動,貓還會這樣,說明貓有很長時間的記憶。

Fisher曾經是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訪問學者,隨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系及Kavli理論物理學研究所工作。2007年,他暫時離開UCSB物理學系,以研究物理學家的身份加入了微軟Station Q實驗室。在2009到2010學年,Fisher在Caltech擔任教職,並於2011年夏天回到UCSB物理學系。Fisher在《物理學年鑑》上發表了他的關於意識的研究細節。他自己的論文的大部分都具有高度推測性。Fisher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神經量子信息體系,包括量子比特、量子糾纏的產生、量子傳輸與存儲、量子測量,及分子層面的量子相干與測量對細胞層面神經脈衝活動的影響機制等,它們都有潛在的生物分子及相關酶化學反應過程等作為載體,整個邏輯鏈條的每個環節都清晰明確。

Fisher確定了生物場景中不同磷基分子的相干時間,並發表了一個候選的量子比特。那是一種稱為波斯納分子或波斯納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的磷酸鈣結構,於1975年在骨骼礦物質裡發現。它們也在實驗室裡製造的模擬體液(即水加上生物分子和礦物鹽)裡被觀測到過。Fisher估算了這些分子的相干時間,結論是驚人的——105秒,簡直就像一整天那麼長。

他還至少確定了一種發生在大腦中的化學反應,他認為這種化學反應會自然地在波斯納分子內製造核自旋之間的糾纏態和相干態。這個反應過程參與鈣的吸收和利用焦磷酸酶的脂肪代謝過程。焦磷酸酶能打破2個相連的磷酸根離子結構,產生2個單離子。理論上說,至少這2個離子的核自旋應該是處於量子糾纏態的。將它們釋放到細胞周圍的液體中,就可能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波斯納分子。

如果這些都是正確的,大腦的細胞外液可能會充斥著高糾纏態的波斯納分子組成的集群。如果出現在神經內部,這些分子可能會開始改變細胞發出信號和反應的方式,並由此形成意識與記憶。

進一步可以猜測,記憶的時間與這些分子的相干時間有關係,這個時間與高糾纏態的波斯納分子組成的集群本身的“性能”有關,也可以認為是生物進化出來的能力和方向。個體的人的發育成熟其實就是整個人類意識進化的濃縮版,三歲前的記憶能力等同於一些動物的記憶能力,沒有我們所說的“人類認知”的能力。

極早期的人類的記憶時間也是短暫的,到後來記憶的時間加長,並且產生了其他動物不具有的能力—人類認知,即人類群體性意識共識,這種共識信息的傳播不依賴於生命基因,而是藉助脫離於生命肌體的外界。

基因信息是加載在一系列高分子物質上進行傳播,而人類認知可以加載在生命肌體以外的東西上,如空氣(語言)、泥板(文字)、代碼(磁盤)等等。


探索貓


我的記憶,是從我一歲半時開始的,以前的事就完全不記得了。就在那年,爺爺死了,我們家的狗也死了;而在此之前,我與爺爺、狗有很多經歷和故事,所以對其印象深刻。

〔清明節快到了,謹以此文紀念我那已去世多年的爺爺!伏惟尚饗!阿彌陀佛!〕

我家的大黃狗,據我爸後來告訴我,是我爺爺在我爸小時候從一個朋友家抱回來養大的,在我出生時就已活夠十五個年頭了,算是非常罕見的老狗了。本來,農村人養狗,一般就是三五年,然後殺了吃掉;即使任其自然生存,那也是六七年就會老死,然後被吃掉的。此外還有被人打死的,狗之間打架死的,生病死的,毒死的,摔死的,餓死的等原因。不管是人的原因還是狗的原因,它們都極少有活到十年以上的。可我家的大黃狗,因它自身生命力就強,身體太健壯,且主人(我爺爺)又很愛它,捨不得殺它、吃它,所以才活了這麼罕見的高年辰。

大黃狗先後侍奉、服務了我們家三代男丁,從我爺爺、我爸爸到我。它非常忠誠、稱職、聰明、強壯,時時地地跟著自己主人,像影子一樣,保護我們,照顧我們。



大黃狗長得高大、威猛、強悍,像牛犢子一樣。而在我眼裡,它更像是一匹小馬了。再說它對主人很溫順、服帖、友好,怎麼樣玩它、鬧它都行;對外人卻很兇,極有敵意、警惕,所以別人都非常害怕它,很難靠近它,走路遠遠避著,就是來我家串門也很有些猶豫、觳觫。其實,大黃狗似乎從未主動攻擊過別人,它只是為了保護主人、保護這個家。只不過,它的樣子太威猛、強悍了。

正因如此,我家的大黃狗在我們家鄉一帶非常著名,甚至可以說享有崇高名望。

還是主要講講我一歲半那年吧。

在我記憶裡,大黃狗雖已“高壽”,卻仍沒顯示出一點蒼老、憔悴、委瑣、凌亂的頹勢來。它總是那麼高大威猛、力量無窮,同時也總是那麼整潔、完美。它的毛髮是純粹的金黃色,毫無雜毛,閃閃發光,身上又從不長蝨子、跳蚤之類,也沒什麼刺鼻的臭味,一雙大眼睛炯炯犀利,令人不寒而慄,一對耳朵尖尖豎起,堪稱汪星人中的“大帥哥”。

它馱著我,我就像騎馬一樣,在家裡幾間老房子當中,在房門外的空地與道路上竄來竄去——在小孩的我看來,因為它身子高大,步伐輕快同時又很穩,這簡直有騰雲駕霧、飄飄然感覺了。而且它對我很溫馴、聽話,我怎麼弄它都可以。這讓周圍鄰居那些小孩,包括大人,連靠近它都不敢的,實在是太羨慕了。

可是,它的第一代主人,也就是我爺爺,卻已迅速衰老了。

我爺爺對我很好。一則,他四十多歲才有了兒子,而到六十來歲就有了孫子,自然非常高興;二則,在中國據說有“隔代更親”的傳統,即祖孫之間比父子之間感情還深,爺爺疼孫子勝過疼兒子。我爸後來對我說,在我從出生到一歲半時,即我爺爺去世前那些日子,他是經常抱著我玩的,視我如至寶,天天笑呵呵的,連看我的眼神都非常柔膩、喜愛。

就在我爺爺去世前那幾個月,就在我一生中最早有記憶的那段日子裡,我爺爺躺在裡屋他的那張舊式雕花大牙床上,天天就是我與大黃狗陪伴他。因為我還小,沒法出去玩,還有可能是因為我爺爺喜歡我,希望我能在他彌留之際時刻呆在他身邊;我爸要工作,我媽媽、姑姑要幹農活。

我爺爺住的裡屋,比外面幾間房子的地基高不少。從中間的房子(我們老家稱“廂房”)進入裡屋,須經過一個頗高的木製門檻,比我的身高大概也矮不了多少。門檻在老家的方言中被稱為“地方”。小小的我要邁過這個“地方”,可真是非常吃力。我得先將全身趴在“地方”上面,再用力讓右腳先跨上去,接著右腳放下去落地;然後是胸部、腹部、雙手、整個身子慢慢挪過去,最後是左腳搭上去,再讓左腳放下去落地,才算完成整個過程。這就像一個成年人在翻過一堵很高的牆,難度不小。可我每天都要無數次邁過這個“地方”,伸展著蹣跚的小腳丫,去看我的爺爺,倒水給他喝。

我的奶名叫“鐵桶”,是我爺爺取的。他躺在床上,在生命垂危之際,天天不斷叫喊著我的名字“鐵桶啊”、“鐵桶啊”,聲音顯得嘶啞、綿長,卻一點也不淒厲、難聽,甚至還很醇厚、有韻味。幾十年過去了,到今天這個聲音似乎仍迴盪在我耳邊。

我爺爺每天不停地喊我,不光是喊我的名字,還要倒水給他喝。其實他並非老是渴、要水喝,而是希望我能不斷去看他,不斷在他身邊。可是我一個小孩子,非常活潑、貪玩,儘管還沒到跑出家門、四處闖蕩的年齡,還不夠這種力量,但是在自己家那幾間房子裡,卻已經可以“縱橫馳騁”、“騰挪跌宕”了,哪裡願意一直陪伴著一個垂暮之人?


再則,我爺爺若光喊我名字,要我過去,可能我還不會有那麼大的積極性,不會那麼賣力。畢竟,自己一個人到處走動、一個人玩、一個人高興,比老是陪著他,那還是有趣得多;畢竟,邁過那個“地方”,對我而言還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我爺爺每次叫我,就只好讓我給他倒水喝了。於是,在“鐵桶啊”後面,便無一例外還要加上個“後綴”:“倒水來啊。”這樣以來,我就願意做,而且馬上做了。

可以想象,光我一個人空著手過那個“地方”就夠吃力了,要是我手裡再拿上一杯水,那便更困難了。我在過“地方”之前,先得把水杯放在“地方”上,在我好不容易整個人過了“地方”後,再去拿水杯。由於我每次都把水杯裝得滿滿的,“地方”面積又窄,且表面不平,我又人小,水杯拿不穩,還會因為毛手毛腳老是碰掉水杯,所以我經常不是把身上淌得溼溼的,就是把水杯碰掉,水全倒了,於是又得再去裝一杯。沒過“地方”還好,要是過了“地方”,還得再回頭過一次。因為我人小,又沒人幫自己,可想象我當時那種既笨拙又努力的情形。

若干年後,當我上中學了,讀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對其中父親跑去對面站臺給兒子買桔子那幕,理解、體會起來就毫不費力了。因為,這一幕與自己小時候“何其相似乃爾”!

整個過程中,除了爺爺躺在床上,眼睜睜瞧著我,就是大黃狗自始至終在陪著我,看著我——那段日子裡,它也從沒出過門。

爺爺那渾濁、微弱的眼光裡,大部分時間是殷切、關懷、慈祥、溺愛;但有時候,當他看到我笨拙、吃力地經過“地方”,或拿水杯的手不斷搖晃、抖動,淌得滿身是水,或把水杯打倒,又不得不再去裝水,也忍不住樂了,可又笑不出來,就只好勉強幹咳幾聲,而溝壑縱橫的臉上溢滿笑意。

大黃狗想幫我,又幫不上,乾著急的樣子——只是偶爾當我趴在“地方”上,它會在我後面用它的背脊拱一拱我的身子,讓我稍微輕鬆點,速度也會快一點。但有時若它用力過大,或我自己沒把握好,我也可能摔倒在另一邊,這就等於幫了倒忙。它只得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陪同著我,在我身邊不斷邁過“地方”,與我一起去看望爺爺;接著又離開爺爺來同我玩樂、嬉戲。

我現在想,它並不僅僅是純粹陪我玩,想必它自己的骨子裡也有愛玩的天性。它雖然“年事已高”,過“地方”卻仍輕而易舉。

我與大黃狗陪伴著我爺爺度過了他人生最後一段時光。但不久之後,我爺爺永遠瞑目了,走得很安詳、平靜。那是一個晚上,我們家誰也不知道。到第二天清晨大家起床了,才發現爺爺早已停止呼吸,全身冰涼;而大黃狗兩隻前腳立在床沿,將頭湊近,不斷輕輕舔著他的臉頰和脖子。

人們送我爺爺上山(下葬)那天,大黃狗一路上數次縱聲長嚎,哀哀不已。當我爺爺那具烏黑、碩大的棺木被放入深深的墳坑時,大黃狗又猛地跳了進去,趴在棺木上,久久不肯出來。在人們用黃土填滿墳坑、壘起墳頭後,它還躺在旁邊,一動不動,眼角有條淚痕,似乎是紅色的,有人說像是流眼血了。於是,大家都讚道:“這條狗真是條好狗,對‘想老爺’太忠心了啊!”“想老爺”是我爺爺在老家的大名。

大黃狗雖“年事已高”,身體其實一直很棒,神采奕奕、精神抖擻、腳步矯健。可就在我爺爺死後,它卻隨即顯得情緒低沉、內心哀傷起來,並宣佈“絕食”、“罷寢”,不吃、不喝、不睡,成天只靜靜躺在門口,耳朵耷拉,兩眼眯縫,對誰都不搭理;有時又會夤夜在村子裡、附近山頭、田野上盲目四處遊走,失魂落魄一般,很快消瘦、憔悴、委頓下去,無精打采,不幾天便殫精竭慮、聲息衰微,悄悄斷了氣,幽幽而去,其靈魂追隨了我爺爺。否則我想,它可能還會再活幾年,沒準就有二十一歲,提前把“世界最長壽之狗”的桂冠摘到呢!

我們家本來也不是不吃狗肉的,可這隻狗我們很不忍心吃,便在我爺爺的墳旁挖了個小坑,把它葬在他老人家身邊,就讓他們主僕倆永遠相伴吧。


李子遲到了


這個命題我感覺還是有爭議的。不是所有人都會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我愛人就說他能夠記住幾個月時的一件事。當然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記憶,好像也無從考證了。不過,我相信,大多數人好像三歲前的記憶是真的缺失了,我就是這樣,好像還不止三歲,能夠記住最早的一件事大約在四五歲左右了。

按照明尼蘇達大學認知心理學家的解釋,他們認為,我們大腦裡沒有存儲任何形式的我們可以想起的早期記憶,這主要是因為嬰兒時期人類還沒有掌握語言能力。早期記憶一定是通過非語言的形式得以記錄的,推而進之,人類就不能用語言講出他們的早期記憶。對此問題,神經系統科學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指出,大腦中負責形成記憶的海馬狀突起在生命初期就發育完全,所以形成早期記憶的責任就被推給負責高級認知和長期記憶的大腦皮層。而大腦皮層要到嬰兒學會走路或入學前才能充分發育完成,因此,嬰兒的長期記憶能力就相當有限,所以記不起嬰兒期的事。而弗洛伊德認為,人類抑制早期記憶,大概是因為這些早期記憶都是痛苦的。他認為,儘管我們無力重新喚起這些記憶,但這並非表明這些記憶沒有存儲在大腦裡;相反,早期記憶依然儲存在我們大腦的某個角落處,並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也有說是新神經元會重建海馬區的迴路,這些新建的迴路就影響到了已有迴路裡的記憶。

總之這個問題好像還沒有統一性的答案,就像題主的命題也有很多人提出異議一樣。我個人還是傾向於人的大腦發育影響到之前的記憶,不過我相信這些記憶還是存在的,只是沒有特別的密碼我們暫時並不能喚醒它而已。


鵜鶘心理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問問,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有3歲以前部分記憶的?怎麼看到的回答都說沒有記憶什麼什麼原因的,難道我是個意外?





我和我弟出生前後,只差不到1年,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我去跑著找姥姥叫人幫母親接生的事,還有幫我弟擦屁股,照顧,餵豬的事情。

還有一次是我要吃糖葫蘆,結果丟了5毛錢,那時候被母親舉起來摔倒地上,半天疼的不能動。現在母親都說我那時候還不到3歲,記事早,這怎麼解釋?


從網上查詢,什麼磚頭家說,三歲以前腦部神經不完善,記憶系統不穩定,對客觀世界的反應無意識,長大後逐步完善,等等,所以提取不了三歲以前的意識。整得我好尷尬,,,

既然本身經歷,就已經否定這個說法,說明相對來說,3歲以前沒意識這個解說就不能完美解釋,我也就不回答誤導大家了!

不知道讀友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3歲以前記事的?(同道中人,別忘了關注一下哦!)



逍遙白帝


這個問題很熱鬧啊!我是個醫生,也說兩句大家參考,這麼多網友回答這個問題了,希望我說的不會沉底沒人看。

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我們要明白腦的發育過程,腦發育的生理過程、背景和機制。大家知道,人的腦是所有動物中(相對於自身而言)最大的。這麼大的腦,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分娩,讓難產的發生率極大的增加了。人類女性因為直立行走的原因,無法有足夠寬大的產道娩出腦發育完全的人類胎兒,所以在人類胎兒腦發育還很不完善的情況下,人類胎兒就被提前娩出了。

這就是說,人類胎兒(新生兒)剛剛出生時,腦是沒有發育完成的。新生兒的腦只完成了很基礎的兩部分。這兩部分,我們結合題主提出的問題,分別說一說。

第一部分是新生兒腦只完成了和生存密切相關的基礎反射這一部分功能,如進食的吮乳反射(以吸食母乳),還有吞嚥反射等。至於其他的功能,特別是一時之間用不到的高級功能,比如說記憶功能,為了避免腦發育過大影響分娩,那就顧不得了。事實上,人腦(發育到)能記住事情,那要到兩三歲的時候才行。

這就是說,題主問“人類為何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類同於問人類為什麼沒有在娘肚子裡(子宮內)的記憶。這裡的答案是一樣的,都是因為腦發育還沒到那個層度。

第二個部分,新生兒的腦(高級皮層)是無序化的,這也是新生兒(幼年嬰兒)無法產生長時程記憶的客觀原因。

什麼意思?

簡單的講,新生兒的腦大約有兩千億個神經元,但到了青春期後(腦成熟時),大約只有七八百億個神經元了。這就是說了,在腦發育的過程中,一多半的神經元都被刪除(凋亡)了。這個刪除的過程,就是形成有序性的過程了。這裡的要點是:組織性和有序性不是越多越好。舉個例子:一張白紙上面全都是白的,那什麼信息也沒有記錄。只有用黑墨水寫字遮蓋死一部分(白紙的)白色時,白紙上的形態才有了信息(白紙黑字)。這裡的用墨水遮蓋掉白色,是讓白色減少,但有序性就體現出來了,就有記錄的信息了。

一樣的,人腦從新生兒時的腦神經元多到成熟後腦神經元少,就像你在白紙上寫字時,白紙的白越來越少一樣,信息也就越來越多,有序性(組織性)也就越來越高了。人在兩三歲前,腦子裡的神經元還太多太亂,組織性和有序性還太低,是不足以形成長期有效的記憶力的。

另外,有不少網友說自己記得三歲之前的事情。這個,人腦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人腦的發育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我不敢說任何人都記不得三歲之前的事情,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關於三歲之前的記憶都是後天(成年後)的“腦補”,都是後來腦子自己“編造”出來的幻覺(錯誤記憶),都是不真實的,這一點還是值得說一說的。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人腦是個很複雜的系統,希望我所說的內容說明白了。拋磚引玉,供大家參考,歡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