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讀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黨委宣傳部新媒體中心「思享」出品

寫在前面

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吃飯這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離家求學、生活在北京的我們也大都在學校的食堂解決吃飯問題。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們的食堂每天都有新創意,不論是酷暑烈日中的“鮮果布丁”“楊枝甘露”,還是寒冬暖胃的“東臺魚湯麵”“江西瓦罐湯”,都飽含著學校對學子的關心和牽掛。而往往就是那一絲熟悉的味道,讓我們不再孤單,體會到家的感覺。那80年代的食堂是什麼樣子的呢?在食堂裡我們又會發生哪些可愛的故事呢?本期「思享」就讓我們一同聽聽社會與人口學院的孟向京老師講述食堂那些事兒。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剛上大學那陣兒,人大覆校還沒多久,二炮還佔據著人大大半個校園。那時,人大校園東邊還沒有一個學生食堂。於是住在最東頭宿舍(現已被拆除,原址正在建築新的高樓)的我們每天必須穿行整個校園,到位於最西頭的老三灶吃飯。不知道為什麼叫老三灶,因為校園裡並沒有老一灶、老二灶,反正大家都這麼叫。老三灶是一排低矮的平房,當時裡面有桌子,但是卻沒有凳子,如果要在食堂吃飯的話,只能圍著桌子站著吃。因此,通常打了飯之後,就端著出來,和同伴們邊走邊吃邊聊,一般快走到宿舍的時候,飯也就吃完了。一天來回跑三次覺得太麻煩,很多時候,晚上買飯時就會帶上第二天的早飯,比如一個饅頭加半塊醬豆腐什麼的,有事不去食堂的同學也通常會讓別人給帶饅頭回來。但通常到了晚上,大家餓的時候又會把饅頭吃掉,所以,早上還是免不了又跑食堂。

那時食堂還沒有現在的公用餐具。每個人必須自備碗筷。碗筷一般裝在飯袋裡。飯袋通常是自己買了毛巾或布縫起來的,前面栓根帶子,方便拎著。記得剛上大學不久,我們班一個男生的媽媽去世了,他很難過,我們宿舍的女生為了表示關心,就一起縫了個飯袋送給他。食堂裡沒有固定放飯袋的地方,不願意帶飯袋的人就隨便堆到窗臺或者任何可以放的地方,但這樣比較容易丟或者弄混,所以,更多的人會隨時帶著,尤其是我們邊走邊吃一族,更是隨身攜帶。那時大家除了要背書包外,一般還都隨身揹著或拎著飯袋。有的人乾脆把飯袋系在書包上。每到接近中午下課時,飯袋的存在總能讓大家感覺到飢腸轆轆,於是,在快下課的時候,老師就會聽到敲飯盆的聲音。偶有老師拖堂,聽到的就是碗勺交響樂了。所以,那時上午後兩節課老師的結束語通常是:“大家餓了吧,我們下課吧。”於是大家鼓掌稱快,帶上飯袋,直奔飯堂。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成仿吾到學校食堂檢查炊事用具

在校讀書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每月糧食是配給制,每人發30斤飯票,包括8斤米票,22斤麵票。那時食堂裡會有一些大桶裝著免費的米湯,裡面放把大鐵勺,大家可以隨便盛來喝。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50年代和60年代的食堂

老三灶的炒菜最便宜的是熬白菜,5分錢一份。熬白菜就是隻有白菜,其他什麼都沒有。如果加點豆腐,就變成1毛錢一份,再加點肉末肉片,就變成1毛5或2毛一份。最貴的菜大概是3毛5,像紅燒排骨、紅燒帶魚。紅燒茄子、魚香肉絲之類大概是3毛一份。那時的米飯都是在大鐵板上的,要多少師傅就用鏟子劃一個方塊出來,買二兩三兩四兩都行。麵食花樣很多,除了現在食堂裡的饅頭花捲糖三角等,那時還有蔥花餅、麻醬餅、果醬包、麻醬包。蔥花餅2分一個,麻醬餅5分一個。還有炒米飯、炒麵、炒疙瘩,都很香。記得有次同宿舍的一個同學,連著買了三個二兩炒疙瘩才終於吃夠,後來每次去食堂,賣炒疙瘩的師傅都會學著她的腔調打趣她說:“再來二兩炒疙瘩。”

那時大家普遍都不富裕,吃飯都儘量節省。家庭困難的同學每月有十幾元錢的助學金,吃飯一般就夠了。我記得父母每月給我的生活費是30元,除了吃飯買書和其他花銷,通常到學期末還能有節餘,可以給家人買些禮物回去。記得有個月買書多,所以吃飯儘量節省,一個月下來伙食費只花了10元錢,當然那個月沒少吃熬白菜。有次回家時還特意買了些學校食堂裡的麻醬包麻醬餅帶回去給家裡人嘗。

大概跑了兩年,東區食堂建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就近就餐了。東區食堂的桌子是一個大圓盤,下面帶著8個摺疊板。吃飯的時候放下來可以坐,吃完了可以翻上去,不佔空間。在後面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歲月裡,大家的主打餐廳就是東區食堂了。研究生時住在東區食堂南面的東風六樓,離食堂更是近在咫尺。但不知為什麼,現在和大學同學們一起談論起人大食堂的時候,回憶最多的還是老三灶,雖然那排紅色的低矮平房,早已經不在了。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北區食堂的特色健身餐

現今,隨著學生的增多和學校的發展,人大食堂的數量越來越多,食堂裡飯菜的花樣越來越豐富,食堂的飯桌和餐盤也換了很多輪了。數了數,現在學校有東區、中區、西區、北區四大食堂,還有留一留二、集天、全日等餐廳。每個食堂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僅以中區食堂為例,除了有一層的基本大夥,還有二層的風味餐廳和一層西面的清真餐廳。其他食堂也是花樣繁多,有教師午間的特色自助,還有各食堂廚師的拿手菜展示,有應季的青團、月餅等特色美食閃亮登場,還有山東大饅頭等地方美味吸睛又暖心。最近看一個喜愛健身的學生的朋友圈裡還曬出了北區食堂的特色健身餐,真是忍不住為人大食堂的與時俱進和以學生為本點贊“打call”

由於一直生活在校園裡,我也會時不時地去食堂買點什麼,尤其是到買麵食的窗口,總是糖三角豆包發糕糖火燒什麼的買一堆,每次都買多,想必這也是減肥不奏效的原因。當我有同學從外地來京的時候,有時他們會要求到人大食堂吃飯,想懷念一下在學校時食堂的味道。一般會喜歡吃早餐的炸油餅,午餐的魚香肉絲、古老肉、炒麵條等。當看到學校食堂的變化,他們都很驚訝。尤其是國外回來的同學,會像進了大觀園一樣驚歎於現在食堂菜品的豐富。有次碰到經院的楊志老師,她說她現在從來不自己做飯,都在食堂吃,僅早晨的粥都有十多種,自己哪裡能做得這麼花樣繁多呢?

民以食為天,一個學校食堂的好壞跟學生們的幸福指數緊密相關現在,經常從學生們朋友圈所經常曬出的人大食堂菜品來看,人大食堂沒有讓他們失望。而我也可以更信心滿滿地請老同學們到食堂懷舊和嘗新了。

(原文刊載於校報1658期,

作者系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

文字:孟向京

設計:李超人

夏·读丨人大食堂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