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抗癌故事

说几个抗癌故事

周末去看了《我不是药神》。

说的是一群白血病人自救的故事,因为吃不起四万一瓶的天价药,他们用尽各种办法代购印度仿制药,延续生命、延续幸福。

我觉得电影的英文名更贴切主题——dying to survive。

向死而生?垂死挣扎?置之死地而后生?

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普通人生了重病,生活是会天翻地覆的,如果没钱治,命运一巴掌扇你到地狱。

“这个世界上的病只有一种,就是穷病”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二.

其实《我不是药神》好就好在,它离生活很近,非常能引起“共情”。

就说代购印度药这事,我身边就有好几个人经历过。

故事有悲有喜,也有正在进行时。

有一位是好友的长辈叔叔,也是得了要长期服药的重病。

得病之后,他托人代购过印度药、参加过各种实验性的药物项目、也申请过慈善机构的援助药...

医生算过,差不多一年要花12万。

这位叔叔家里是典型的公务员家庭,生病之前一直顺风顺水,是“一个完全没有生活常识的人”,不用操心任何琐事。

生病之后,全家为了凑够这一年12万的药费,各种开拓副业赚钱,他也是每年要跑好几趟省会、北京求医。

把几十年没尝过的苦尝遍了。

好在他很幸运,病情一直控制的很好,得病快十年了,现在几乎感觉不到是个病人。

除了不能停药。

三.

我一位工作中的朋友,几年前父亲肺癌晚期,也是托人代购了几次印度抗癌药。

当时国内正版靶向药每个月要花1万-2万元,普通家庭负担不起,而印版药只需要2000多。

叔叔吃了几个月的印版药,因为病情严重,还是去世了,但这药确实延长了他的生命,缓解了很多痛苦。

还有一个正在进行的故事。

一位自媒体人,公众号叫作「在在处处」,算是半个同行吧...去年不幸得了乳腺癌并转移到宫颈,我有读过她的抗癌文章,难以想象那种痛苦。

最近她找到了一种抗癌药,效果显著,但在大陆还没上市,只能从香港代购,价格昂贵,一粒一百多块,一天要吃12粒。

一个月要4万多的医药费...

4万多啊,扪心自问了一下,假如是我,能坚持治疗多久?

然后忽然很心疼这个姑娘。

四.

今天好像有点过于感性了。

ORZ,这不是我的风格...

其实大家都是有一点恐慌的吧,明明有好的治疗方案,却因为没钱放弃,世界上有比这更绝望的事吗?

所以《药神》热映的这些天,保险咨询量也激增起来。

客观的说,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保险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拿《药神》里的格列宁来说,一瓶4万元,又曾不在医保目录内。

这时候百万医疗险可以派上用场。

因为恶性肿瘤是特殊门诊疾病,而百万医疗险一般可以报销特殊门诊。

一年额度400万,足够覆盖开销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用医疗险解决。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自媒体人,她吃的药在大陆还没上市,只能在香港代购。

无法用医疗险报销。

可以考虑重疾险——

癌症是重大疾病的一种,如果病情严重到合同约定的程度,保险公司一次性给钱。

保50万就给50万。

而你拿这50万干什么都行,买印度药、香港药还是随便怎么样...

自由度很高。

但它的弱点是如果病情不够严重,就完全不赔。

所以,世上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呐,保险也是需要综合配置的。

咱们如果有条件,重疾+医疗搭配着买,就不错。

前者是基础,后者做补充,有钱治病、又能好好休养。

但前提是——

健康的时候就有买保险的意识,才行。

有没有保险不重要,身体健康才重要。

五.

说了这么多,说两个不错的保险吧。

一个是支付宝的好医保,目前性价比最高的百万医疗险,400万保额,我之前提过。

在支付宝里搜「越女事务所」,跳出来的就是。

另一个是重疾险,最近新出的瑞泰瑞盈。

它的优势是——

重疾+轻症一起保,价格更便宜。

比之前的性价比之王“百年康惠保”还便宜。只保重疾还是康惠保好

交费年限更长,可以一直交到60岁、70岁。

同样条件下,保险缴费年限越长越好,因为杠杆更高。

投保条件更宽松。

健康告知只有5条、免责条款6条,而且不限职业,高危职业的人也能买到了。

70岁也能买。

这个见仁见智吧,我觉得50岁以上老人买重疾险不太划算了。

但确实有人有这个需要呀,又没有合适产品。

可以看看这款——

就这样吧...最后还是难免走上了卖保险的路子...

不是套路啊,我是真诚的。

两句真心话:

保险不是万能的、而且使用到它的机会很低很低;

但一旦被疾病颠覆了生活,人们又往往后悔没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