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今天咱就聊聊“耳屎”吧

挖鼻孔、抠肚脐、掏耳朵,堪称人生三大乐(恶)趣。尤其是掏耳朵,双手好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无聊的时候就不停地给耳朵“大扫除”。 然而掏耳朵有必要吗?什么时候需要掏?对耳朵有危害吗?

「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网络图片)

耳屎的前世今生

耳屎在古代的用途是做药膏的,外敷涂抹伤口,起到镇痛的作用。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他们将耳屎玩出了新花样,将油性耳屎做润唇膏,说是可以保湿。后来,耳屎被一些医生用来诊断疾病,不过他们不是用看,而是用闻和尝的,他们觉得耳屎的味道会预示着患者的健康状态。

到了现代,耳屎,学名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可以起到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的作用,少量的耳屎不但不会影响听力、不会感到不适,而且耳屎可以黏附灰尘、抗霉抗菌,保持外耳道的清洁。耳屎还可以减弱强声波,如打雷、炮竹声,防止鼓膜和内耳产生剧烈的震动而损伤。

「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网络图片)

掏耳朵,有必要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掏耳朵的必要的。需要掏耳朵的情况是耳道被耳屎堵住了,导致耳痛、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在医学中被称为耵聍栓塞。发现这种症状要及时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掏。

但绝大多数人掏耳朵都不是因为出现了耵聍栓塞,只是自己想掏耳朵。其实人的耳屎是会自行掉出的,不用人为帮助。

「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网络图片)

频繁掏耳朵?使不得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掏耳朵时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还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当拿掏耳勺或者棉签棒在耳朵里动来动去时,还可能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严重者还会发生外耳道疖肿。尤其是洗头洗澡、游泳时,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几率就更大。

2、耳屎越掏越多

如果经常掏耳朵、刺激外耳道皮肤,会使皮肤瘀血,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耳屎分泌增多。掏耳朵时,不能将耳屎完全排出,还会将耳屎推进去,积累在里面结成一团,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听力。

3、掏耳朵会感到耳鸣

大块的耳屎很容易在掏的时候被捣碎,耳屎碎片如果落到外耳道深部,黏在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网络图片)

掏耳朵的误区知多少

1、鼓膜破了,一定会耳聋?

很多人认为,一旦鼓膜破裂了,听力就没有了。其实并非如此,鼓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时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扩发音量、增强听力,他的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

2、弄痛耳朵了,可以滴消炎水?

像眼睛干涩就滴眼药水一样,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乱滴药水也可能导致炎症。

如果掏耳朵时,用干净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伤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药水。此时外耳道没有受到细菌感染,保持干爽洁净的环境。但滴了消炎药水之后,反而营造了一个潮湿温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

3、耳朵痛自己会恢复?

很多人掏耳朵会不小心弄伤耳朵引起发炎,感到疼痛,但觉得可以自己恢复不用治疗,其实如果耳朵受伤发炎而不治疗,很可能出现反复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脓性综合炎。不仅出现听力下降,还会导致肉芽、胆脂瘤,破坏听骨等。

「今日科普」耳屎,不是想掏就能掏!

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用棉签棒沾些少量硼酸酒精涂抹耳道,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也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但如果耳朵进了头发茬子或小飞虫等异物,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因为省事儿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①网易新闻《耳屎是个好东西,妈妈们不要乱掏》

②科普中国《耳屎究竟需不需要掏?很多人都可能做错了》

③果壳网《我也知道挖耳屎不好,可我就是管不住这双手啊!》

④搜狐网《耳屎不能随便掏》

⑤凤凰网《宝宝耳屎有保护作用 家长千万别乱掏》

共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共享健康幸福美丽和谐兰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