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文 做心裡有羣衆的黨員幹部

宋长文 做心里有群众的党员干部

本刊記者 張博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為解決好新時代“三農”問題而提出的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是新時期做好“三農”重要遵循。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必須始終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增強“三農”新活力。

當下,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在黨委書記宋長文的帶領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鄉村振興”的探索,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鄉村振興離不開好的領頭雁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幹部一定要當好“領頭雁”。宋長文講道:“做農村工作,最主要是要有耐心,要有愛心,要發自真心去愛這方土、愛這方人。”

在長時間和老百姓接觸的過程中,宋長文被老百姓的那種質樸、真誠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深深打動了。宋長文說:“雖然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鑽牛角尖和思想比較固執的老百姓,而導致問題不能順利解決。但是作為基層幹部,我們必須先從自身找問題。”

基層幹部的工作是與老百姓接觸的“最後一公里”,他們工作在第一線,代表著黨和政府。讓機關幹部走在一線,不僅能幫助群眾解決問題,還能提升機關幹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如今,大華山鎮開展了“村級支部吹哨,機關科室到位”的工作機制,並且提出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列好“三張清單”的要求。

第一張清單是問題清單。機關幹部下到村子後,要了解村子裡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安全問題,還是發展上的民主管理問題,都是機關幹部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若發現問題,要求幹部必須把問題化解在基層。

第二張清單是責任清單。機關幹部到農村要明確自身責任。我來這裡是幹什麼?需要我負什麼責任?村幹部負什麼責任?鄉鎮幹部和村幹部要把責任共同擔當,共同面對。

第三張清單是發展清單。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是制約農村發展的最大問題,大華山鎮也不例外。目前,大華山鎮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集體土地閒置和部分農民由於進城務工導致房屋閒置的問題。如何有效整合閒置資源,做好資產的保護和利用,是大華山鎮政府尋求發展的首要任務。

舍小家為大家 為農服務永遠在路上

宋長文從擔任大華山鎮鎮長到鎮委書記,改變的是職務,不變的是對黨的堅定信仰和服務三農造福桑梓的初心。

作為大華山鎮的領頭人,宋長文長期深入一線,從生態到戶,到產業培育,再到安全穩定,各個方面全面深入。他堅信只有在一線,才能發現問題,只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些年來,他主動聯繫數家企業與鎮上的貧困戶結成幫貧扶貧對子。企業在生產、生活、就學、就醫方面給予貧困戶幫助,實現精準扶貧。

此外,為加強大華山鎮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工作,倡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打通居民到醫院的“最後一公里”。大華山鎮政府與清華大學積極展開合作,引進一站式智慧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加快全民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工作。

宋長文說:“鎮政府利用清華大學智能健康風險評估系統,對我鎮30歲以上居民進行疾病早期篩查。通過個性化、量化的評估結果,幫助我鎮村民認識自身的健康危險因素、危害與發展趨勢,危險因素重點提示,指出膳食處方,運動處方,幫助村民有的放矢地修正不健康行為。最後我們依據體檢數據建立全鎮居民健康大數據監測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評估,對不同風險人群採取不同等級的干預手段,達到資源最大利用、健康促進效果最大化。”宋長文表示:“未來我們的健康大數據還將會與鎮衛生院、村級衛生服務機構合理接口,使村民能在醫院、村保持連續性健康和醫療服務,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三級預防體系。”

每天當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看著已經入睡的家人,心裡更多充滿的是愧疚。用他家裡人的話就是:“你已經是嫁給大華山鎮的人了。”但是,聽著路上鄉親們“老宋,來了”、“老宋,去哪兒”的一聲聲招呼,他又是那麼的自豪。

宋长文 做心里有群众的党员干部

結合區域優勢 建設頤養智慧健康小鎮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大華山鎮地處平谷區西北部山區,整個大華山鎮青山綠谷,林木覆蓋率高達85%以上,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達到9000多個。大華山鎮作為北京的後花園,是最佳的森林氧吧。

大華山鎮的地下水資源也比較豐富。在2014年,大華山鎮下轄村的掛甲峪村打出了神奇的富硒火山溫泉。溫泉水中含有硒、鐵、錳、偏硅酸等多種有益礦物質,特別是富含硒元素,硒被科學家稱為“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劑”,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保護肝臟、抗氧化延緩衰老、治療糖尿病、保護修復細胞、保護眼睛、提高紅細胞的攜氧能力、解毒防毒抗汙染等十大作用。

宋長文說:“今後,大華山鎮將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以村級智慧健康管理為支撐,形成智慧健康生態系統,打造‘康養結合、健康宜居’新型現代化特色小鎮,順應‘小鎮+新經濟體’的全新模式,形成雙向優化發展的特色健康小鎮經濟標杆,為大華山鎮發展拓展空間,讓百姓感受健康快樂,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村民安全無小事 惠民保險暖村民

“農民的事無小事”這是宋長文上任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自從他擔任黨支部書記以來,不問大事小事,他都親自帶頭。誰家有困難,首先想到的是找宋書記。

宋長文在長期走訪村民的過程中發現,部分農民在從事農業工作的時候,會由於意外而造成傷病。傷病治療又使這個農民的家庭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而成為貧困戶。為了降低大華山鎮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宋長文主動和保險公司取得聯繫,要求保險公司針對大華山鎮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農民性質的特色保險品種,保險費用由鎮政府自籌解決。

目前,大華山鎮政府已為鎮上18週歲到65週歲的農民全部上意外險,村幹部全部上責任險,婦女同志上婦女保險,兒童上兒童險,形成了有針對性老百姓保險全覆蓋。

發展全域旅遊 鼓起農民錢袋子

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大華山鎮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將生態資源與歷史文化相結合,深度挖掘旅遊文化內涵,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推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宋長文介紹到:“未來,大華山鎮將圍繞紅色教育、道教傳播和生態觀光三個主題打造全域旅遊。”

紅色教育:大華山鎮是一個充滿紅色傳奇色彩的革命老區,有許多先烈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平三密聯合書記李子光曾經說過:“我們大華山鎮的人民是打不垮的。雖然我們的房子被燒了,但是燒了我們的草房,我們要建泥房,燒了我們的泥房我們要建瓦房。大華山鎮的人民是燒不盡殺不絕的。將來我們還要建新樓房,讓大華山鎮的人民幸福起來。”老書記的話對大華山鎮的人民來說是一種鼓舞,也是一種凝聚,激勵了大華山鎮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藉此,大華山鎮將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豐富“紅色+”內涵,積極打造紅色旅遊小鎮建設,促進紅色、綠色產業融合發展。

道教傳播:大華山鎮留有眾多道教文跡,並且保留著一些中華傳統的古籍圖書。道教體現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大華山鎮以此為契機,深挖和發揚道教文化。

生態觀光:大華山鎮是平谷大桃的發源地。近年來,大華山鎮大桃經濟種植林已經發展到4.1萬畝,有京中桃花源的美稱。將來大華山鎮要形成以大桃為主題的核心主題公園,打造觀花海、採摘園、婚紗攝影和影視基地等多項目的田園綜合體。

此外,大華山鎮力求下轄村找準定位,發展適合本村的旅遊項目,全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特點”的全域旅遊。大華山鎮轄20個行政村,其中市級民俗村5個,分別是掛甲峪民俗村、蘇子峪民俗村、泉水峪民俗村、東辛撞少數民族民俗村和西長峪民俗村。

掛甲峪民俗村依靠潔淨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民風淳樸的社會人文環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掛甲峪現已建成山下伍福街四合院室內溫泉、山間12生肖潭露天火山溫泉、山上長壽山五朵金花潭桃花源溫泉三個溫泉洗浴區。其中伍福街四合院室內溫泉以鮮明的鄉村建築風格、獨特的溫泉入室、別具一格的四合院別墅為基礎,讓賓客感受置身世外桃園,盡享“純生態 慢生活”的度假意境。

蘇子峪村林果資源豐富,其300年以上的蜜梨樹,被稱之為是中國北方一大奇觀。

泉水峪民俗村開發的勝泉大煎餅被評為“平谷十大美食”,國家A級景區—勝泉庵也位於泉水峪村東山山谷之中。

東辛撞民族村處在山環水抱之中,滿山林木、遍地果園、春紅夏綠、氣清水甜、自然環境非常優美。村後靈龜山,靈龜成於天然,形神兼備,堪稱一絕。

西長峪民俗村則立足於發展中藥文化,致力打造中華藥谷。

談起大華山鎮的未來,宋長文書記有三天三夜說不完的話。他紮根大華山鎮多年,詮釋初心忠誠履職。他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在奮發進取中創新美好,在本職崗位中贏得美譽,成為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農人。

宋长文 做心里有群众的党员干部宋长文 做心里有群众的党员干部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