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魔王秦宗權,唐末軍閥的縮影

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對於唐朝中央集權制度是一場滅頂之災。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所分封的各個節度使紛紛脫離唐朝政府的控制,形成了唐末大大小小的軍閥。秦宗權便是唐末軍閥中最具恐怖色彩的一個。

秦宗權(?—889年),蔡州上蔡(今屬河南)人,初為許州牙將。廣明元年(880年)十月,許州大將周集驅逐忠武軍節度使薛能,取代薛能成為新的忠武軍節度使。秦權宗隨之效仿周集驅逐蔡州刺史,佔據蔡州。同年冬天,黃巢起義軍攻入潼關,唐僖宗倉皇出逃四川。而秦宗權則與監軍太監楊復光攻擊農民起義軍,因此而被封為蔡州節度使。三年後,唐軍大敗起義軍,黃巢被迫退出關中,進入河南。秦宗權再次起兵攻擊黃巢,不想被起義軍大敗,只好投降了黃巢。

結果就在秦宗權投降黃巢的第二年,黃巢起義軍被沙陀族軍閥李克用敗於山東,黃巢在狼虎谷被殺。完全失去控制的秦宗權野心隨之極度膨脹。光啟元年(885年)二月,秦宗權自稱大齊皇帝,以蔡州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要知道,黃巢也是自稱大齊皇帝,秦宗權完全擺出了一副黃巢繼承人的嘴臉,成為了當時中原地區實力強勁的軍閥集團。

吃人魔王秦宗權,唐末軍閥的縮影

唐末藩鎮割據

可是,秦宗權稱帝后不僅沒有努力恢復曾經遭戰爭摧殘的中原地區,反而實行殘酷的高壓統治。所克州縣無不焚殺擄掠,《舊唐書》記載“西至關內,東極青齊,南出江淮,北至衛滑,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秦軍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如此接近於“三光”的擄掠屠殺,激起了民眾對於秦宗權軍閥集團的仇恨,導致秦軍的軍糧都成了問題。然而,秦宗權對此並不恐慌,他派出手下將領四處擄掠,捕殺百姓,將殺死的人用鹽醃起來,充作軍糧食用。

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為獲得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與當時同樣盤踞在中原的另一大軍閥朱全忠大打出手。結果,朱全忠得到了兗州,惲州等四個節度使的支持,在汴州附近邊孝村大破秦宗權,秦宗權只得龜縮回蔡州。文德元年(888年),朱全忠乘勝追擊,圍攻秦宗權老巢蔡州,經過數月圍攻,十二月,蔡州城破,秦宗權被押解至朱全忠行營所在地汴州。一年後,朱全忠將秦宗權檻送京師,唐昭宗隨即命令京兆尹孫揆將其斬首。臨刑之前,秦宗權還在檻車裡伸出腦袋向孫揆辨解:“尚書大人,您看我秦宗權是造反的人嗎?我只是對朝廷一片忠心,無處投效罷了。”這個愚蠢的辯護,惹得圍觀的百姓都捧腹大笑。

秦宗權作為唐末軍閥中最具恐怖色彩的一個,可以說本身集合了唐末軍閥所有的性格特點。殘忍,揮霍無度,好大喜功,野心勃勃,從河南到淮南,各郡縣百姓慘遭毒害,一時成為恐怖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