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轉型發展啓示錄(一)「逆襲」的徐州

開欄的話:在剛剛結束的十屆省委六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王國生指出,在新的時代、新的起點上推進中原更加出彩的宏偉事業,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們既要在回看走過的路中增添信心,也要在比較別人的路中拉高標杆。當前,新一輪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區域競爭正在展開,各地都在展其所長,重塑發展優勢、提高發展位次,湧現除了一批彎道超車、轉型發展的成功案列。

跳出河南看河南,我們既可以看到成績,又可以找到差距、感到危機,還能夠探索答案、激發幹勁。今天我們就將目光向東延伸360公里,江蘇省徐州市。

為什麼選擇徐州?我們知道,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就到了徐州,總書記對徐州轉型發展的成績給予肯定,指出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實踐證明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關鍵是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向全國釋放出了“緊扣新時代要求推動改革發展”的強烈信號。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指出,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這些理念樹得牢不牢,事關發展方向是否正確,發展著力點是否精準,發展的成果是否符合人民需要,也可以說,事關河南未來的前途命運。

從轉型發展的角度來講,選擇徐州,是因為在全國的版圖中,我們很難找到一座城市,和河南的城市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

和鄭州一樣,徐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和洛陽一樣,徐州曾經是全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和焦作、平頂山一樣,徐州曾經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

和南陽、開封、安陽等城市一樣,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如何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如何解決環境汙染問題?這也是如今很多河南城市亟待破解的難題。那麼,今天的徐州在轉型發展上作出了哪些探索,又能為河南的城市提供哪些借鑑呢?

從鄭州東站出發,經過一個小時五十分鐘的車程,我們就抵達了徐州東站。徐州東站也是京滬高鐵上省會城市外最大的高鐵站,日均發送旅客約3萬餘人次。而隨著徐州至連雲港、徐州至鹽城的高鐵開工建設,徐州的樞紐優勢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看完了高鐵,讓我們來到地下,現在徐州市有三條地鐵同時施工,這在全國同級別城市之中同樣不多見。根據規劃,徐州市共規劃有11條地鐵。

看完了地下,我們將視線轉向空中。從空中俯瞰徐州市,山水相映,大片的公園和綠地掩映在城市之中,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很難想象,處於黃淮平原之間城市,打造得絲毫不落後於江南城市。

穿行在徐州市區,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滿眼綠色。作為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徐州有長達130餘年的煤炭開採歷史,最多時有250多座煤礦,採煤塌陷區和採石宕口,成為這個城市的“生態瘡疤”。

為了將生態包袱轉變為綠色資源,徐州市先後對18萬畝採煤塌陷區和3.4萬畝工礦廢棄地實施生態修復,而如今,經過生態修復後的這些“生態瘡疤”,正在成為這個城市的生態綠肺。置身於這湖水清澈、水草豐茂的園林之中,很難想像這裡原來曾經是工礦廢棄地。

徐州市民:從來不敢想,之前這麼一塊荒地能改這麼好,而且這麼自然,讓人感覺不到是改造過的一個地方,就像原始的一個地方。

徐州市民:感覺和以前沒法聯繫了,完全不一樣,我們當地人感覺是不是走錯地方了。

徐州市規劃局綜合處處長 姜巖: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文化資源,變廢為寶,本著這個理念,我們編制了一系列的規劃,確立我們城市的基本的山水格局,這個是不能動的。贏得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也成為徐州發展的綠色名片。

2017年徐州經濟總量躍居全國地級市第29位,比鄭州市少2400億,是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陽的1.5倍。

產業結構調整迎來新突破,八大千億元產業正在形成,過去的一煤獨大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而通過區劃調整,徐州市城區面積人口大幅增加,城市發展建設空間大大拓展。就在去年6月,國務院批覆了修訂後的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得到明確和加強。

每到週末,徐州各大景區和商場隨處可見來自蘇北及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牌照的車。徐州對周邊省份的輻射力和帶動力不容置疑,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徐州转型发展启示录(一)“逆袭”的徐州

江蘇省徐州市委書記 周鐵根:這些年來的發展轉型,應該說我們完全是按照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來貫穿到落實到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當中來。我們所取得的成效和成果也印證了總書記提出的這些理念論斷的它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把徐州作為標兵,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個老工業基地,在產業、城市、生態、轉型中的堅定步伐,和他在補短板、破難題、增優勢上創造的招數和辦法。

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徐州成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和老工業城市振興的成功範例,這也吸引了包括河南在內的來自全國各地考察團到徐州考察學習。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帶隊考察後表示,徐州的發展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後走出的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過程,徐州的發展成效,使洛陽進一步對上了標杆、找到了差距。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在徐州考察期間表示,要從徐州轉型發展的成功實踐中,深化認識鄭州轉型發展的緊迫性,堅定信心和決心,努力在提升理念、提升標準、擴大成效上下功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他人經驗目的是要指導自身實踐,徐州成功轉型的經驗應該如何應用於河南發展實際呢,下面我們連線特約評論員楊禹先生。

徐州转型发展启示录(一)“逆袭”的徐州

時事評論員 楊禹:我特別欽佩咱們河南人,主動找身邊的榜樣去學習的,這樣的心態,這樣的狀態,這樣的勇氣,我想看徐州學徐州,到底應該怎麼樣去看怎麼樣去學,我想應該從相同中去找出一些不同,通過找到不同,看到我們在客觀上存在的差距,看到了差距,看到了潛力,其實最終,看出我們河南人民,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信心,關鍵還有兩個看點,看徐州大地上發生的一些事兒,我想更應該看事兒背後的人,看徐州人的思想,看他的精神狀態,看他們奮力拼搏所選擇的路徑,看它在正確的道路上,是怎麼一步又一步的探索,把這些看到,我想咱們對徐州的這一趟看,這一趟學就一定會不虛此行。

(本文由駐馬店廣視網編譯,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發,如需轉載請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8-215640-0.html)

下一篇 : 返回列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