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剛進入公司大約1年多的時候,老闆給推薦了一些書,書單上密密麻麻的寫著幾十本書名,光看名字都不“忍心”去讀,因為太難懂,沒有個幾年的工作經歷和行業經驗,估計只能看看罷了。

其中,有三本淺顯易懂一些(我只是從書名上推斷的),分別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過目不忘的讀書法》《這樣讀書就夠了》。從題目推測,這三本書應該是教給我們如何去看書,如何去高效率的看書,是關於看書的方法的書。事實正如猜想的一樣,讀完後,確實是收穫甚多。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這樣讀書就夠了》

對於已經畢業N年的人來說,自從參加工作好像就沒有看過一本完整的書,當然小說除外,本人對於小說還是比較喜歡的(不久前剛看完《白夜行》,順帶把電影也看了,嘿嘿),按理來說,我是學理論專業的,對於書籍的喜愛應該高過別人,但是現實好像不是這樣的,對於這種行為,我有些自責,也很慚愧!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如何閱讀一本書》

說真的,僅僅看書名,我第一眼喜歡上的是《這樣讀書就夠了》。我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所以在做事情上也比較追求完美,任何細小的問題都要及時改正過來,可能上學的時候老是經常講“細節決定成敗”,是受他的影響吧,不過這個觀念或者說是行為,我覺得沒有什麼壞處。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過目不忘的讀書法》

說回選書的事情,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與其他兩本書不同,那兩本書好像更側重教我們一些讀書的方法,是一種比較具體的工作,好像和我之前的習慣相吻合。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一本書適不適合自己,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讀一本書不必按照章法去做,“這樣”就夠了,具體這樣是哪樣,與寫文章標題的方法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好的文章標題能夠吸引讀者去閱讀這篇文章,而這本書的書名能夠吸引我去讀這本書,這點應該是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會讀書的人也很會選書

另外,“這樣”簡單的一詞中似乎暗含了很多讓人琢磨不透的東西,有一種很神秘的東西,應該是以前沒有碰到過的,我特別想學習“這樣”。事實上,當我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它確實沒有讓我失望,讀著讀著就不想放下了,因為它確實很讓人著迷......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時光時光慢些吧...

書的開篇並沒有提如何讀書,也沒有說讀書如何重要,而是提到了“成功學大師”劉一秒,對於這個人我略有耳聞,那時朋友提到他和“陳安之”,並給我發了很多他們的演講視頻,說是讓我學習,能從之學到很多東西,我看了不到10分鐘就關掉了,從那之後就再也沒碰過。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

至於什麼原因,我當時對自己的想法也很迷糊,說不上來為什麼,好像他們很厲害,但從內心又有些牴觸,看了本書的開篇,我豁然開朗,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關於劉一秒到底是是“神”還是騙子?我不想過多評價,但從作者的角度看,劉一面既不是神也不是騙子,只是他抓住了中小企業領導者或者說是職場中的管理者的最大弱點——對學習的需求恐懼,其實這也正是我所面臨的問題。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

什麼叫“對學習的需求和恐懼”?簡單點說,對學習的需求就是渴望學習知識,渴望提升自己,渴望自己的能力能給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就是恨不得看完一本書或者讀完一篇文章,就馬上變成這方面的專家,對這個領域、行業等都熟悉;對學習的恐懼,就是我們很害怕看完一本書之後,什麼用沒有,跟沒看一樣,看完後還抱怨一陣“這書白看了”,我們害怕這種事情週而復始惡性循環下去,於是乎就乾脆不再看了。

這本書,能讓職場中的你高效獲取你想要的一切!

時光易老,唯有讀書可以淨化心靈

說白了,就是看完書後,它並沒有直接或者快速的轉化為能為我們所利用的東西,或者說沒有很快的給我們帶來利益,所以,我們對看書產生了恐懼。

分析原因,我認為無非兩點:一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靜下心來看書的人不多,能深入理解挖掘書中知識的人更不多,能將所看所學用於工作中的更是少之又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沒有一顆沉靜的心,又如何能靜心的去看一本書,又豈能奢求從中悟出一些道理?二是,我們不懂得如何去閱讀一本書,不懂得如何去讀一本好書,所以我們需要先學習怎樣讀書。

怎樣高效的讀書,這本《這樣讀書就夠了》值得所有職場人一看,因為你需要方法,需要快速提供能力的方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