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01

最近在追《不可思议的妈妈2》这档热播的综艺节目。里面的萌娃辣妈表现都有非常多让我觉得可以借鉴、亦可引以为戒的。

第1期里,就有一个画面让我感触尤深。

香港明星蔡少芬带着两个女儿汤圆和包子参加节目,遇到一个这样的环节:节目组要求孩子们在玩具和代表妈妈的“妈妈陪伴卡”两者选择其一。

其他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妈妈陪伴卡”,只有汤圆和包子姐妹俩选择了玩具。

工作人员再三确认:“如果你选择了陪伴卡,妈妈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选择了玩具,妈妈就不能陪你了。只能选择一个。”姐妹俩还是开心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

然后工作人员当着姐妹俩的面粉碎了“妈妈陪伴卡”,并告诉姐妹俩:因为“妈妈陪伴卡”碎了,所以接下来几天妈妈都不能陪伴她们。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姐妹俩懵了,妹妹怯怯地问道:“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找妈妈?”

工作人员再次强调:“妈妈已经‘碎’掉了。”

这时妹妹眼里噙着泪水,这时姐姐在妹妹耳边说了句悄悄话,然后妹妹不确定的说:“但是,是假的。”

可工作人员依然强调:“但是你们也选了,是真的。”

“可是因为妈妈都没死……这个是假的……但是我想跟妈妈一起……我真的想……”话没说完,妹妹的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流。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这时,蔡少芬不管节目规矩,从观察室里冲出来抱住妹妹,不停地安慰:“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离开你的。妈妈在这里,不用怕!”

后来蔡少芬解释说:“她们不明白那个重要性。她们觉得陪伴,不需要卡,我都会陪她们啊。”

对孩子来说,妈妈只要活着,就会陪伴自己,就会爱自己。

可妈妈没有一句告别,就从别人口中听说:妈妈不陪伴自己了。这无疑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天崩地裂的消息。

节目组做这样的安排,也许是为了试探孩子,更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

但作为孩子的妈妈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巨大创伤,也是妈妈为孩子建立的安全感一次破坏。

好在这个节目里,妈妈蔡少芬看到了全程,并及时出现,用拥抱和亲吻安慰了妹妹的心灵。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02

我们小区一位妈妈吐槽说:周末带儿子小虎去亲戚家,结果亲戚家老人特喜欢逗孩子。

去完亲戚家,小虎特别喜欢脱上衣光着身子,他跟妈妈说:李爷爷说他以前是个警察,好厉害啊!他说男孩子就要光着上身才比较酷,女孩子不敢脱衣服,那是因为她们怕羞,男孩子才不怕羞呢。

妈妈跟他解释:男孩子也不能这样做,这样可是不文明的。

可孩子说:才不是呢,李爷爷说他以前都是光着身子才能当上警察的。

后来她只能继续跟小虎讲道理:李爷爷其实是逗你玩呢,他开玩笑不能当真的。

小虎不解:可是他真的是警察啊,我看到他的照片了。警察为什么要开玩笑?警察是好人,不会骗人的。

小虎妈妈说:我以后都不敢带孩子去他家了,去一次学一个坏习惯回家,他家就是个大坑。但是亲戚啊,你不去,他也会来呢。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我说你得跟人爷爷沟通一下啊。

她说:老人家倔得很,根本听不进去,他家年轻人说他就爱好逗孩子,还劝自己别太较真,孩子逗逗能怎样,大家不都这样过来的吗?

小虎妈妈感慨道:我给孩子培养的好习惯,就被一个玩笑轻易地破坏了。培养一个习惯本不容易,现在因为一句话,要帮孩子纠正一个错误就更难了。

育儿路上最怕遇到这种误人子女的逗人者,尚未具备鉴别是非能力的孩子,长者随意的一句话,孩子深信不疑,便造成了父母难以纠正的难题。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03

我小时候,爸爸特别宠我。经常举在肩膀上骑马玩,家庭条件一般,爸爸也给我培养了“贵族爱好”:弹钢琴。

哪怕妹妹出生之后,我也一样受宠。

可是邻里乡里总有那么一些人,就爱逗我说:“你爸爸可想生儿子了。现在也只是当你儿子宠呢。”

我每次都怯怯地看着她们不敢说话,然后很怕有一天,爸爸就不要我了。

幸好有一次,爸爸抱着我空中旋转360度的时候,有人又对我说:“看看你爸爸,就是把你当儿子宠了。”

爸爸当时立刻怼了一句过去:“我宠的就是我女儿,你哪只眼睛看到是儿子了?我女儿将来比儿子还厉害。”

是!我就是爸爸最骄傲的女儿,比她们的儿子还厉害。于是,后来我做到了这点。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为什么就爱逗我说那样的话呢?

那时候的她们,重男轻女的思想特严重。认为没有儿子的男人一定和自己想法是一样的,但大人之间聊这话题不那么有意思。

她们一心“看热闹不嫌事大”, 把孩子逗难过了,特有征服感,就像脑袋里确认过的事情被应证成功了似的。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我看过有个特别霸气的二胎妈妈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谁要是再敢在我女儿面前说我生了弟弟就不爱她了之类的话,不管你是天王老子还是玉皇大帝,我一律老死不相往来!”

并且在评论里补充了一段话:

“我生二胎不是为了儿女双全的圆满感,而是为了我女儿成长有个伴,不爱她我为什么生二胎?你是我儿子还是我孙子?就算是,也没资格替我分配我的爱。”

于是有人会说:说这话也就是逗孩子玩呢,别太认真!

孩子的世界,单纯到除了父母的爱,就没有其他任何杂物了。你让还不懂辨别是非的孩子去“知道”自己即将失去这世界上他唯一的最重要的东西了,这还能是玩笑吗?

保护孩子不被“逗”地受伤,作为父母就要敢于和“逗孩子”的恶习做斗争。

以逗孩子来取乐自己,是成年人最不负责任的爱好

04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过:“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

生活在这个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里,我们避免不了形形色色的人与我们接触。

有些人喜欢逗孩子,是因为通过孩子的恐惧、伤心、生气来取悦自己;

有些人喜欢逗孩子,是为了看孩子给出的反应来证实自己的权威;

有些人喜欢逗孩子,纯粹是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被逗大的,身边人也是这么做的。

有人说:你的孩子不让人逗,是你的孩子特别矜贵?还是你的孩子特别脆弱?

不!都不是!

多少美其名曰的“逗”孩子都是不怀好意的“恐吓羞辱”孩子。

我们的孩子无论几岁,都应该得到对等的尊重。

做为一位母亲,我希望保护孩子的认知不被玩笑颠覆,保护孩子的安全感不被戏弄降低,在我看来,这是我年幼的,尚不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最珍贵且需要被保护的地方。

我会对所有以取乐自己为目的的“逗孩子”行为直接说:不!

请尊重孩子,停止你们不负责任的“逗孩子”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