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只有少數人能獲得成功?

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獲得成功?

文|蘇小妹

記得以前,曾不止一次想過:

為什麼這世上成功的人那麼少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每天辛苦工作,從不懈怠,仍然只是平凡普通的大多數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每天爭分奪秒的讀書,上各種付費課程,聽講座,但最後只有少數人脫穎而出呢?

這中間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

這幾年,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加,以及對身邊許多人的觀察,慢慢對這個問題有了自己的答案。

總體來說,在我觀察總結下來,大多數人之所以最終都只能是平庸的大多數,主要是被以下幾個關卡層層過濾掉了。

1 強烈的慾望

多年前,看過不少國內知名企業家傳記。看這些傳記的時候,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許多如今叱吒風雲的商界大佬,要不就是小時候的家境不好,比如華人首富李嘉誠,比如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就屬於這一種;

要不就是成年後遭遇人生變故,比如格力總裁董明珠,30歲喪夫,36歲將8歲兒子託付給奶奶,自己孤身南下打工,比如香港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就是在36歲的年紀遭遇丈夫背叛,自己在丟了工作的情況下還要獨自撫養兩個女兒;

再比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40歲上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境況,自己微薄的工資越來越捉襟見肘;

這些人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都是因為一開始有足夠強烈的成功慾望:李嘉誠是為了代替父親,養活母親妹妹,撐起整個家;董明珠是為了給兒子一個更好的未來;臧健和是為了能在香港生存下來,能養活兩個女兒;任正非是為了應付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

這些人很多之所以能有今日成就,完全是被生活逼的。

記得曾在一本書裡看到一個真實故事。美國一位婦女,和丈夫離婚之際,必須有60萬才能得到兒子的撫養權,這位原本只是普通家庭婦女的母親,硬是在6個月賺夠了60萬,奪回了兒子的撫養權。而這麼多的財富,是她從前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你看,慾望的力量有多強大!

很多人也許會說,我也很有賺錢慾望啊,我希望能在40歲之前,賺夠多少多少錢,或者獲得財務自由,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可是殊不知,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慾望,天差地別。

因為大多數人的慾望,都只是心裡想一想,或者有這麼一個美好的希望。但這樣一個只是想想的希望,或許會讓你想到他的時候,激動一陣子,或行動一段時間,卻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你持續行動,直到你獲得想要的成功或財富。

以前看成功學的時候,看到“你是想要”,還是“一定要”,這樣的話,心裡很反感,覺得就是純粹的打雞血,沒啥大用,但現在看來,這些成功學,其實不無道理,起碼他也認識到了慾望的強弱,對人的命運,影響截然不同。

2 清晰的目標

很多人一定都制定過類似“三年賺到100萬”,或者“一年賺多少萬”這樣的目標,但最終達成的,仍然只是極少數的人。

因為這樣的目標往往過於“假大空”,不能真正指引你的實踐。到最後目標是目標,你還是你,兩者之間沒啥關係。

一個好的目標,應該是非常明確清晰而又易於落地執行,並且要有完成期限的,要不然這個目標就沒什麼太大意義。

比如說,你想要在三年後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就可以這麼說:“我要在三年後,在廣州地鐵三號線附近買一套總價200萬的房子”。

你看,清晰的金錢數字,房子的地理位置,達成時限,這樣的目標,才是可以指引我們行動的好目標。

相反,“我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個目前,看起來就沒什麼能引發行動的力度。

3 達成目標的具體路徑

如果光有目標,而沒有達成目標的具體路徑,那這樣的目標一樣沒什麼意義。

曾有個朋友,他在五年前就曾鄭重其事地為自己立下“三年之內”賺到100萬的目標,但是如今三年早過去了,他還是那個月薪5000,年收入5萬的普通上班族。

原因是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在定下目標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要如何達成。

就好像我們站在現在,而目標就是想去的未來,但在現在和未來之間,卻橫亙著一條巨大的鴻溝。而達成目標的計劃,就是架在現在和目標之間的橋樑。沒有這座橋樑,你永遠都到不了那個你心心念唸的地方。

就比如上面那個在地鐵沿線買房的目標,就可以用目標倒推和分解的方法,算出接下來的三年當中,你每一年需要賺多少錢,然後再分解到每月,假如你是自由撰稿人,你甚至可以細化到每月大概需要些多少篇什麼價位的文章。

這樣,這個目標才會真正有意義,你也才真正知道該如何去達成它。

4、立即行動

六和新希望總裁陳春花曾說過:“手比頭高”,意思就是說行動比理論重要。

再好的理論,再好的認識,如果沒有行動,都只是紙上談兵。每天高談闊論,談理想,談情懷,或者想得很激動,計劃很周全,但就是遲遲不行動,永遠到達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關於這一點,民國時期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就看得很透徹。他原先名字並不叫“陶行知”,而是叫“文浚”,後來,他發現知道再多道理,學習再多知識,如果不能落在行動上,基本毫無意義,於是給自己改名:知行,提醒自己知和行同樣重要;再後來,他發現行動遠比知道更重要,於是又將名字改成“行知”,就是為了讓自己時時記住,行動遠比知道重要得多。

5 堅持

堅持這一關,也會刷下去好多人。

或許是因為耐心不足,或許是因為實在看不到希望,又或許,是壓根不相信自己會成功,總之不管怎麼樣,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的人走了十步走不下去了,於是放棄;有的人或許走了二十幾步,放棄;有的人三十步,四十、五十.....最可惜的是走到九十九步的人,也許真的精疲力盡,也許耐心耗盡.....不管什麼原因,總之就是放棄了,那麼,不管在第幾步放棄,這些人這輩子都註定與成功無緣了。

6 每天進步一點點

如果只是盲目的堅持的話,也未必能夠成功,就像那些把1年工作經驗用了10年,卻號稱自己擁有10年工作經驗的人一樣,如果只是一直在低水平上重複,也照樣無法獲得成功。

所以在堅持之外,更要緊的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關於這一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說的最清楚,當有年輕人問他,如何變得像他一樣有錢時,他說: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後——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像大多數人那樣,你將會得到你應得的東西。

你看,就是因為這樣一層層的過濾,就把大多數人濾在了外面,所以最終,成功的只能是少數人。那些成功慾望比別人更強烈的,那些對生活有清晰目標的,那些常常思考如何達成這些目標的,那些行動力強,說幹就幹的,以及那些死磕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還有每一天都讓自己比前一天進步那麼一點點的人。

你呢,你屬於哪一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