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蓋世太保》沒有一場刺殺事件是如此的彰顯人性

刺客是一個見不得光的身份,但也有很多刺客寫進了歷史,如在煌煌鉅著《史記》中就有刺客列傳。刺客的行徑常被人所不齒,但行為與人的本質有時候是割裂的,像《刺殺列傳》中佔據一半字眼的荊軻,塑造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悲情,像白色恐怖時期刺殺第一人王亞樵,刺殺的行為確實不人道但被刺殺的人卻都是罪有應得。


刺客和諜戰人員是戰爭中的杆槓式人物,一人之力勝千軍萬馬,這樣的人物往往是整個群體的三稜鏡,折射出戰爭中最為慘烈、溫情、驚險的一幕,也最具爭議性。《刺殺蓋世太保》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以二戰時期歐洲戰場最知名的刺殺事件為背景,可以說是二戰第一刺殺電影。重複敘事納粹情報組織頭目海德里希被刺殺時的場景,然後依次展現被刺殺者海德里希如何人性扭曲以及行刺者的英雄事蹟。

《刺殺蓋世太保》沒有一場刺殺事件是如此的彰顯人性

電影以冷靜和平視的角度闡述了這個刺殺事件,不同於以往電影中塑造正反派的手法,開片是先將鏡頭聚焦到“被刺殺者”身上,講述了海德里希因為個人作風原因被海軍軍部辭退,將榮譽視為生命的他痛苦不已,在夫人納粹黨員的帶領下進入納粹組織。海德里希與希姆萊(類似國民黨戴笠式的人物)見面,海德里希有句經典的臺詞“直覺和消息的組合就是情報” ,將海德里希對情報的獨特天分展現出來。緊接著上任後就黨同伐異甚至殺害同黨派的羅姆等,快節奏的敘事、大量的疊化鏡頭展現了海德里希開始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深淵。塑造海德里希這個人物手法遠超我們常規的劇作(全方位的揭示反派的惡),而是讓觀眾明白人物是如何一步步墮落直至無可救藥,甚至海德里希臨死時還要讓把愛人把子女教育成純真的雅利安人。

在二戰遠去的這半個世紀,極力痛訴納粹已經不再重要,而是從一個人物的墮落來教育人們如何制止、警醒成為這樣的人物。另外一個是關於“叛徒”,叛徒註定是要被唾棄和釘上歷史的恥辱柱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被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太久,似乎已經忘了挖掘那些“叛徒”生而為人,所產生的因與果,以及在他們人性中的惡中,所焦灼的矛盾。整部 影片裡兩次告密,一次是一位不到10歲的孩子在家人被極度虐殺後,又遭遇納粹軍官的強逼,幾近崩潰,說出了刺殺者最終藏匿的地點。另一次,就是在刺殺事件發生後的那次告密,所有的義士同謀被供出,讓納粹的復仇,更加喪心病狂。這種直麵人性之惡的描述,其實是從另一個側重面講述了戰爭的殘酷和慘絕人寰。僅憑這兩點,《刺殺蓋世太保》就已超越了其他反戰電影的主題意蘊。

《刺殺蓋世太保》沒有一場刺殺事件是如此的彰顯人性

刺殺者,這兩位傘兵被歷史選中了。兩人在整個行動過程中也有過彷徨與恐慌,塑造的極具人性。結尾時兩位刺殺者犧牲了,鏡頭開始回溯多年前,茫茫荒原一片雪景,兩個青年搭車時相識,那時兩個青年是如此的美好、鮮活而歲月靜好。只此一個鏡頭,就是痛訴戰爭的最好展現,就是一個刺殺電影最痛心的時刻。

電影中的配樂盡顯大師風範,傳統的刺殺、戰爭片會用配樂極力渲染懸疑、緊張氣氛,但導演沒有選用這類常規的配樂,整體的配樂感像是平緩、哀而不傷的講述著那段歲月,那種人性在黑暗中的掙扎與在光輝中的讚揚,鮮有煽情的感覺。結尾部分,宗教唱詩唱班的配樂瞬間將電影提升到宗教的高度。電影的服化道極度精美,不得不讚嘆納粹的審美觀。

《刺殺蓋世太保》沒有一場刺殺事件是如此的彰顯人性

結尾緩慢升起的字幕,交代了整個電影背景之後的故事,整個利迪策村莊的小孩遭到屠殺。七年後國際婦女民主組織為了悼念那些死難的兒童和呼籲兒童不再受到虐待,將6月1日定為六一兒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