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讀美文——《孤獨》

◎符樹民

古今中外,都講“孤獨”,一般的譯義都是:孤立無援,孤單無助。沒有眾多,沒有溫暖。

有人說孤獨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也有人說孤獨是一種個性的濃縮,是一種寂寞的悲哀,是一種欲蓋彌彰的表現。

孤獨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負性情緒體驗,在孤獨心態下人們往往會感到寂寞、鬱悶、焦慮、空慮、無助、冷漠甚至絕望,常伴有銘心刻骨的精神空落。

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人也許能夠忍受諸如飢餓或壓迫等各種痛苦,但卻很難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種一一那就是全然的孤獨。最然輕微的、短暫的孤獨不會導致心理與行為的紊亂,但長期的或嚴重的孤獨則可引發某些情緒障礙,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孤獨產生的原因很複雜,它是一種綜合因素的產物,是每個人所遭遇的內外環境中的種種不利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

現代人有一種通病,叫孤獨症,典型的特徵是自我封閉,內心孤獨。

據說,全世界有6700多萬孤獨症患者,在過去20年裡,發達國家的孤獨症病呈現爆發式上漲趨勢。

“寂寞”、“孤單”、“孤獨”等歌曲很多,據說有成千上萬首。比如:《我寂寞》、《好寂寞》、《寂寞不痛》、《寂寞如花》、《寂寞才說愛》、《寂寞的人傷心的歌》等等。還有:《一輩子的孤單》、《孤單寂寞有點冷》、《遇到你暫時孤單》、《沒有你陪伴我真的好孤單》、《有你我不再孤單》等等。

實力派歌手陳戀迅有首歌《孤獨患者》,“像個孤獨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同。”

歌手楊坤曾說:自己一方面特別渴望跟人交流,另一方面又特別渴望一個人獨處。

被譽為華語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用情之深、沉靜有力剖析自身的婚戀經歷《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該著作告訴大家:自卑.、缺愛、孤獨。要負起責任,內在力量,享受孤獨,生長成熟。

復旦大學女博士陳果老師有代表作品《好的孤獨》。她說:“孤獨讓你與自己對話,內心才是一切的答案。所有複雜會變得簡單,所有空虛變得充實,所有焦慮會變為平靜,所有脆弱會變為強大。從此再也不會感到迷茫,再也不會為誰受傷。當你最終脫胎換骨,一定會感謝曾經的孤獨。"

當代中國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周國平曾寫一篇好文章《愛與孤獨》。我認為他強調四點很深刻:

1.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情感,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

2.愛可以撫慰孤獨,卻不能也不該消除孤獨。如果愛妄圖消除孤獨,就會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3.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慾望。

4.也許孤獨是上天賜給你的最好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

我也十分欣賞澳大利亞有一篇華人文章《孤獨是一種絕美的心境》,認為:很多時候,我喜歡孤獨,喜歡孤獨的感覺,喜歡在孤獨中獨自享受。孤獨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在孤獨中創造,多一份孤獨的快樂;一份無為的浪費,讓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至於虛度。孤獨的樂趣,也並非是人人都能享受,人人都懂得享受。其實孤獨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絕美的心境。

我認為“孤獨天下”,其實有三個內心亮點:內心沉靜、內心覺悟、內心強大。

為什麼成功的路上那麼孤獨?據說,孤獨的人在成功的人中有70% 。

百年孤獨,孤獨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