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優質股,先來學會5種估值方法吧!

五種估值方法解析

在5種估值方法中,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市場乘數法、行業指標法屬於市場法,現金流折現法屬於收益法,淨資產法屬於成本法。而這5種估值方法具體適用的企業也不盡相同。

下面,本文將逐一解析5種估值方法。

1.市場法: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

所謂“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是指可採用被投資企業最近一次融資的價格進行估值。由於初創企業通常尚未產生穩定的收入或利潤,但融資活動一般比較頻繁,因此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在此類企業的估值中應用較多。在實際運用“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時有以下幾點要求需要關注:

(1)在運用參考最近融資價格法時,應當對最近融資價格的公允性做出判斷。如果沒有主要的新投資人參與最近融資,或最近融資金額對被投資企業而言並不重大,或最近交易被認為是非有序交易(如被迫出售股權或對被投資企業陷入危機後的拯救性投資),則該融資價格一般不作為被投資企業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使用。此外,還應當結合最近融資的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需要對影響最近融資價格公允性的因素進行調整。

(2)特定情況下,伴隨新發股權融資,被投資企業的現有股東會將其持有的一部分股權(以下簡稱“老股”)出售給新投資人,老股的出售價格往往與新發股權的價格不同。針對此價格差異,需要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如老股與新發股權是否對應了不同的權利和義務、是否面臨著不同的限制,以及老股出售的動機等。應當結合價格差異形成原因,綜合考慮其他可用信息,合理確定公允價值的取值依據。

(3)估值日距離融資完成的時間越久,最近融資價格的參考意義越弱。在後續估值日運用最近融資價格法時,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及被投資企業自身情況的變化判斷最近融資價格是否仍可作為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

(4)若因被投資企業在最近融資後發生了重大變化而判定最近融資價格無法直接作為公允價值的最佳估計,同時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可比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以運用市場乘數法進行估值,可以根據被投資企業主要業務指標自融資時點至估值日的變化,對最近融資價格進行調整。主要業務指標包括但不限於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技術發展階段、市場份額等,在選擇主要業務指標時,應重點考慮被投資企業所處行業特點及其自身的特點,選擇最能反映被投資企業價值變化的業務指標。

2.市場乘數法

市場乘數法是指根據被投資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所屬行業的不同,可運用各種市場乘數(如市盈率、市淨率、企業價值/銷售收入、企業價值/息稅折攤前利潤等)對非上市股權進行估值。市場乘數法通常在被投資企業相對成熟,可產生持續的利潤或收入的情況下使用。

在運用市場乘數法時,應當從市場參與者角度出發,參照下列步驟完成估值工作:

(1)選擇被投資企業可持續的財務指標(如利潤、收入)為基礎的市場乘數類型,查找在企業規模、風險狀況和盈利增長潛力等方面與被投資企業相似的可比上市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通過分析計算獲得可比市場乘數,並將其與被投資企業相應的財務指標結合得到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調整前)或企業價值。

(2)若市場乘數法計算結果為企業價值,應當扣除企業價值中需要支付利息的債務,得到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調整前)。應當在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調整前)基礎上,針對被投資企業的溢餘資產或負債、或有事項、流動性、控制權、其他權益工具(如期權)可能產生的攤薄影響及其他相關因素等進行調整,得到被投資企業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調整後)。

(3)如果被投資企業的股權結構複雜,各輪次股權的權利和義務存在明顯區別,應當採用合理方法將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調整後)分配至私募基金持有部分的股權。如果被投資企業的股權結構簡單(即同股同權),則可按照私募基金的持股比例計算持有部分的股權價值。

3.行業指標法

行業指標法是指某些行業中存在特定的與公允價值直接相關的行業指標,此指標可作為被投資企業公允價值估值的參考依據。行業指標法通常只在有限的情況下運用,此方法一般被用於檢驗其他估值法得出的估值結論是否相對合理,而不作為主要的估值方法單獨運用。

4.收益法:現金流折現法

在估計公允價值時,通常使用的收益法為現金流折現法,具體操作如下:

(1)可採用合理的假設預測被投資企業未來現金流及預測期後的現金流終值,並採用合理的折現率將上述現金流及終值折現至估值日得到被投資企業相應的企業價值,折現率的確定應當能夠反映現金流預測的內在風險。基金管理人還應參照市場乘數法中提及的調整或分配方法將企業價值調整至私募基金持有部分的股權價值。

(2)現金流折現法具有較高靈活性,在其他估值方法受限制之時仍可使用。

(3)基金管理人在確定此方法採用的財務預測、預測期後終值以及經過合理風險調整的折現率時,需要大量的主觀判斷,折現結果對上述輸入值的變化較為敏感,因此,現金流折現法的結果易受各種因素干擾。特別是當被投資企業處於初創、持續虧損、戰略轉型、扭虧為盈、財務困境等階段時,基金管理人通常難以對被投資企業的現金流進行可靠預測,應當謹慎評估運用現金流折現法的估值風險。

5.成本法:淨資產法

淨資產法多在企業快速、成熟發展期和擴張期估值時被採用。

(1)可使用適當的方法分別估計被投資企業的各項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在適用的情況下需要對溢餘資產和負債、或有事項、流動性、控制權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調整),綜合考慮後得到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進而得到私募基金持有部分的股權價值。如果被投資企業股權結構複雜,基金管理人還應參照市場乘數法中提及的分配方法得到持有部分的股權價值。

(2)淨資產法適用於企業的價值主要來源於其佔有的資產的情況,如重資產型的企業或者投資控股企業。此外,此方法也可以用於經營情況不佳,可能面臨清算的被投資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