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暑假本來應該是開開心心的一件事,但是有的家庭卻開心不起來,這不校園貸的工作人員現在開始催債了。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踹門,膠水堵鎖眼,牆上寫大字無所不用其極。

借款人家長王女士:事前並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借了錢,直到借貸公司的放貸人員上門逼債,才知道孩子闖下了大禍。

2017年因為校園貸的事情有孩子跳樓自殺,事情發生還不到一年,校園貸的新聞又稱為熱點。

按理說電視上天天宣傳,媒體上天天曝光,這種事情應該變得很少了。為何還是有孩子深陷其中,迷途不返?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小陳陷入校園貸騙局,是為了買一個新手機。他的“朋友給他聯繫了一個專門從事校園貸的人。

“校園貸”借款人 小陳:這個“朋友”給我打了個借條,他說六千塊錢你可以隨時還。

對方沒有說利息,也沒有定還款時間,只說“一切好商量”。接過借款合同,小陳稀裡糊塗簽了字,然後拿到了6000元借款。

拿錢之後小陳才被告知還款方式:借幾天,算多少利息,比如教你借6000,第二天要還利息500元錢,還不上(再)罰你300塊錢,那天你就要給(還)800塊錢。

小陳這還算好的,有的借款平臺以小時計算,逾期費一小時500,6000元借款最後成為百萬負債不是不可能。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校園貸屢禁不止,除了黑心的商人以外,我們恐怕要從學生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

1:校園貸用途虛榮成分更多

有記者調查了學生貸款的用途,很多學生借這些錢用來做整形、美容、買手機、攝影(器材)、衣服甚至旅遊。

那些說用來創業的其數據也不真實,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創業基金,國家對於大學生創業也有很多扶持政策,完全用不到借如此高昂的貸款。

如今“利己主義”也被包裝的很精緻,“年輕,不是心情在路上,就是身體在路上”“現在不裝扮自己,等老了還有什麼用?”

猛然一聽言之有理,但是細細一品說的什麼邏輯,父母為了你尚且省吃儉用,你又有何面目貸款旅遊?於心何忍?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2:最令人震驚的是學生的無知

前幾天被400餘名大學生借"校園貸"不還成被告刷屏,這些大學生拿到貸款後拒不還錢,理由是:校園貸不合法,他們借的錢根本不用還。

收到法院的傳票,學生居然還說是假的。還為此不屑一顧。

國家打擊的是高利貸,如果年利率在24%這個合法的範圍內,借貸行為本身並不違法。就算你不換利息,本金你也應該換吧?

如果你因為不還錢而被上了銀行的黑名單,那連坐飛機、坐高鐵、考公務員、註冊公司等等這些都會受到限制。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校園貸的出現,表明大學生對於校園金融有一定需求的。但是不瞭解金融知識,也不懂法律常識的學生常常犯一些無知錯誤。

如果說欠錢不還,是個笑話,那麼6000元滾成百萬元的借款這就是大坑。有那些時間去旅遊,不如學點法律常識。要不然無知可能會害你第二次。

沒有文化支持的旅遊那也不叫旅遊,那叫瞎逛!

請點擊左上角“關注”,關注我的頭條號,獲得更多實用學習資料,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校園貸逼債視頻被曝光,借6千還一百萬,寒心的是學生的虛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