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進的心必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0

本文作者:"文章的前提是,你相信——'打鐵自身硬'。"


和內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顯得微不足道。

上進的心必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0

這個社會愈來愈公平,你是金子終究會發光。下定決心打磨自己。

話休絮繁。

如果現狀不是你想要的,急切地想要掙脫和提升,那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首先改變對問題的看法。

這就是本書中一個重要觀點——"由內而外"。

首先,"由內而外"的觀點,認為個人領域的成功必須先於公眾領域的成功,內是自己,外是他人和社會,只有先信守對自己的承諾,才能信守他人的承諾。說白了,自我完善之前尋求人際關係的完善實屬捨本逐末,都將徒勞無功。

再來,只重獨立並不適用於互賴的現實生活,人生本來就是高度互賴的,小時候我們需要父母的關心照顧,在校園時我們有老師同學,進入社會我們有朋友同事客戶,只知獨立不懂互賴,剛強沒有柔情的人只能成為獨個的好員工,卻稱不上優秀領導,也不會擁有美滿的家庭、婚姻或集體生活。

書中說:"變化的世界,不變的原則"。我也這麼看,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演繹著相同的故事。

【個人領域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

  •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願景的原則

說積極主動有點空,換個角度,找他的反面——消極被動,較容易體會。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於衝動,消極被動的人,言語中往往會暴露出推卸責任,例如:

"我就是這樣做事的"

"我說話直不會拐彎"

"我根本沒時間做"

任何人都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理由,遲到一定有遲到的理由,少有人從心底裡覺得自己是錯的,"我有我的想法,這樣沒錯啊"。

生活中不乏消極被動之人,別人說的話他總能見縫插針,專挑你話的反面回敬,不論你說的是正事還是無意閒聊,這類人好像專為反駁話題而生,實屬槓精,抬槓不怕累。這樣做過了嘴癮卻於己無益,一次兩次之後人必遠離之。

積極主動,從微做起。

把"如果"換成"我可以"。

"如果我當年努力學英語的話......"

"雖然我英語很差,我可以從現在開始……"

"如果沒有房貸,我就沒那麼心煩了……"

"雖然小房子是貸款攢的,我可以努力掙錢爭取換個大的"

事情壞到極點,譴責抱怨於結果無益,樂觀些。

有了錯誤,及時糾正,不做無謂的掩飾,錯上加錯。

我喜歡苦中作樂。我們對任何錯誤的回應都會影響到人生的下一刻,為避免殃及未來,做了敢承當敢改正,不浪費時間解釋。

  •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以終為始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在做事前先要認清方向。

太多人成功之後,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後,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東西。一個個體可涉及的人和事雖然是有限的,但也不可謂不多,不是戍邊戰士的工作狂與家庭生活嚴重衝突,太過極端。精力集中起來抓幾樣,

當我們瞭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時,生活將一點點變得不同。大學二年級時跟一個老總做旅遊,無意閒聊,她坦言生活艱難,她能走到今天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年輕時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務之急是什麼?向著這個目標去,你一定會實現。

現在想想,通向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越努力失敗的打擊越徹底。牢記以終為始,才能高效有為。

金錢和地位不是最終目標。有一則小故事,葬禮上有人問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家產?"

"他什麼也沒帶走",對方答。

  •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則

重要的之事決不可受芝麻綠豆的小事牽絆。 ——歌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芝麻,什麼又是綠豆呢?

恐怕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有的人被感情牽絆無心工作,有的人工作狂鐵石心腸,在他們的認知中各有所重,兩種應對方式下工作與感情分別的結局怎樣未可知。我們要說的是說的是不可極端各有所重,家和感情這兩個詞生來就不是用來講道理的,理性成分很少,我們說的不是這種情境,而是在同質的工作面前,如何理性高效地處理。

"要事第一"主要是自我管理,先做最重要的事,要求我們運用獨立意志努力實現一個目標。

實現"要事第一"的目標必須有獨立意志,人的意志很神奇,總能戰勝命運,霍金、海倫凱勒、鄒市明……

«管理上級»這本書中"上級安排太多事情怎麼辦?"這個問題提到,在這種情況下請示上級,他覺得哪件事更重要和迫切就先先去完成。這個例子就是要事第一的實際運用,如果在一堆事情面前找不出頭緒,或者把大把時間去做了不重要的事,最後只能是受批評,讓別人覺得你不靠譜。

上進的心必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0

【公眾領域的成功:從獨立到依賴】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一個情感賬戶,或者換句話就是人脈關係。這個賬戶有你的信賴依託,也就是別人給到的一種廣"安全感"。情感賬戶有大有小,能夠增加情感賬戶存款的是真誠、禮貌、善良與信用。

人與人聯繫的社會,基本的信任是必要的,坐車時相信司機會安全駕駛;買早點時相信這份早餐是乾淨可口的;做項目時相信同事能保質保量完成一份講演ppt,一小時後要用……

初級的個人的成功不能代表是一個人最終的成功,如果追求極致,還須追求公眾領域的成功。不過,群體的互賴前提是,個人已經真正獨立。因為沒有人樂意花很多時間幫你蹣跚學步。

腿腳不利索的羚羊終究會掉隊。

公眾領域投資的7種方式:理解他人、注意小節、信守承諾、明確期望、正直誠信、勇於致歉、無條件的愛意。

  •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利人利己)

雙贏者把生活看成"合作的舞臺",把金錢看做"終究要回流到社會的工具",生活不是鬥獸場,非勝即敗。世界這麼大,人人都有空間過活。

相互依賴的世界,不是雙贏的模式都不是最好的,長遠看都有不利影響。

什麼是雙贏?判斷一個事可不可做,一個標準就是結果對誰有益?有害否?如果對大家都有利,肯定沒問題,如果屬於雙贏卻耗費巨大,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吧。

如果屬實無法達成共識,好聚好散。

雙方沒有互相期望沒有合約,比湊合著尋求雙贏再讓對方希望破滅好很多。心中留有退路,才是輕鬆的,不必負累。

  • 習慣五:知彼解己——移情溝通的原則(情商很重要)

借用帕斯卡的話:心靈的世界自有道理,不是理智能說的清的。

在人際方面,我覺得"知彼解己"是一個關鍵,首先尋求瞭解對方,再爭取讓對方瞭解並信任自己。

分享書中的"自以為是"表現:

1.對旁人只有接受或不接受兩種態度。

2.按自己的價值觀探查討論別人隱私。

3.好為人師,以自己的經驗忠告。

4.根據自己的行為動力衡量別人的行為動機。

我覺得,人都是普通人,趨利避害、愛佔便宜也好面子,很多情況下不是"對不對的事",而轉移到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在當下的氣氛中,不論對錯做出叛逆的反應。

與人交往,注意方式方法,態度穩些,同樣一句話,話個方式表達,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人緣好,有影響力的人大抵都如此。

  •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這個原則把握時我們需要抱著這樣的心態:如果一位朋友有聰明和才智,與我意見不同,那麼是否對方的主張有我未體會到的奧妙。

跟別人合作要重視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情緒和能力,每個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世界,周圍都是所見略同的人,對自己益處有限,意見不一有分歧才有收穫。

此項原則無需過多分述,尊重差異,博採眾長。

  •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則(以前6個習慣為基礎)

成年後,人生路都得靠自己走,不斷學習才能進步,才能創新,才能應對這個世界的種種。擁有財富可能會敗光,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的可靠。

這個原則是個人的產能,身體層面要堅持一種自己喜歡的鍛鍊方式讓身體旺旺;精神層面上的更新為你的人生指明方向;智力層面可以試著關注其他領域的知識,還可以寫作鍛鍊思維力;情感社會層面做一個充滿善意和陽光的人。

結語:

人這輩子,最重要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這麼說女朋友會不會吃醋)

怎樣磨練自己?比如現在堅持看完了我眼裡的這篇長又長的«習慣»。


最後,如果快要失去理智怎麼辦?

吸口氧氣

上進的心必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