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將閻應元,讓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這三王分別是誰,為什麼沒有名字?

O馬大哈O


提問者一定說的是發生在順治二年六月的江陰抗清起義,這次起義是因為清朝頒佈“剃髮令”所引發,清廷消滅弘光政權後,要求江南各省區域“近者一月,遠者三月”執行完剃髮之令,表示“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為逆命之寇,必置重典”,這項政令的下達就嚴重傷害了漢族人民的感情,引起了高度反彈,原本被清軍平定的東南地區紛紛起義抗清,本來有利於清廷的形勢被剃髮令破壞。

《韃靼戰紀》:這條規定確曾多次給他們帶來危險,擾亂他們國家大業。因為中國人愛護自己的頭髮和服飾,尤勝於愛戴他們的國家及皇帝,為此而英勇鬥爭。


而江陰起義就是東南各地起義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領導者就是問題中講到的江陰典史閻應元,這次起義相對於其他地區義兵的反抗最為激烈,持續時間將近三個月,給予清軍的殺傷也是最大的。此戰之後,江陰被屠城,遭到滅頂之災。

《聖武記·開國龍興記四》:進圍江陰,晝夜炮攻,會大雨,城崩矢石盡,屠其城。


記載關於此次起義的史籍眾多,有《江陰城守紀》、《江陰城守後紀》、《爝火錄》、《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明季南略》等,可謂豐富,其中一些記載清軍在江陰圍城戰中戰死“三王十八將”來突出這場戰役的慘烈,以《江陰城守紀》為例,就有七王、八王、十王圍城,七王、薛王、十王死於城下一說。

按照清初諸王的排序,七王乃是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八王乃是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十萬乃是和碩豫親王多鐸,這三個親王當時和江陰之戰沒有任何關係,他們也在江陰之戰很久後死去,很顯然在江陰城下所戰死的“王”根本不是他們。

當然,確實也有清朝的宗室、王爺參加過江陰圍城戰,為史書所載。分別是:

和碩端重親王博洛(江陰之戰時為多羅貝勒)。此人系清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的第三子,其名不僅出現在《江陰城守紀》上,《清史稿》亦有“攻江陰亦下”之語,其應該是江陰圍城戰的總指揮。


和碩敬謹親王尼堪(江陰之戰時為多羅貝勒)。此人系清太祖長子褚英第三子,《清世祖實錄》有尼堪“用紅衣炮,攻克江陰縣”之語,可知其參與當時戰鬥。


清定南王孔有德。清未入關前所封“三順王”之一,《清世祖實錄》載孔有德“取江陰縣時,爾率所部兵協攻”,亦知其參與了江陰圍城戰。


這三位清朝王公確定是參與了江陰圍城戰的,還有一位疑似參加江陰圍城戰的宗室為鎮國公漢岱,此人為清太祖同父異母之弟穆爾哈齊第五子,在平定東南時,在博洛軍中,不排除其有參戰的可能性。這四個人無一死於江陰城下,其餘南下清朝宗室碩塞、屯齊、尚善、杜爾祜、特爾祜、杜嫩、拜音圖、勒克德渾更無一人死於江陰,可知野史所記載的“三王”死於城下確實是誇大之詞。後世之魏源、徐鼒也曾闢謠,稱其不可信。

《小腆紀年附考·卷十一》:考是時南征貝勒,一為勒克託渾,一為博託,一為貝子屯齊,後皆立功閩、楚,北剿大同,進封順承郡王、端重親王,其餘劉良佐、李成棟以下,無一死於江陰城下之人。若果沒王事,如定南王、敬謹親王之死楚、粵,則賞延奕世,載在史傳,何得佚其姓氏!文士鋪張,快其筆舌,盡信武成之策,遂成演義之誣,今並削之。


依據我的判斷,這“三王”的由來大致有兩種可能:

第一、誤將清朝軍官當做王爺寫入史書。此次圍城戰中確有滿八旗參與其中,據《清史稿·忠義傳》記錄,有軍官薩門、達魯哈在登城作戰中被殺,可能誤將他們當成了王爺。

《清史稿·卷四八七》:分兵江陰縣,薩門以雲梯先登,被戕。達魯哈繼進,亦陣歿。


第二、此“三王”指降清將領劉良佐部下將領。降清的原弘光四鎮將領劉良佐幾乎全程攻打江陰縣,他的部下自然是死傷慘重,而其本人原系農民起義軍出身,而農民起義軍往往都會有給自己取綽號的習慣,如王光恩為小秦王、羅汝才自稱混世王曹操。《江陰城守紀》中有薛王死於城下之說,薛王這個稱號不像清朝王號,倒與農民起義軍的渾號相似,所以我感覺死的那“三王”很可能是劉良佐部下。

有關清軍攻打江陰的記載,不僅清朝死“三王”為不實之言,清軍的圍攻、死亡兵力也多有誇大之語,《江陰城守後紀》言,清軍圍城的兵數高達24萬、損兵達7.5萬餘人。

以當時的情況看清軍根本拿不出這麼多的兵力,清朝進攻弘光政權時,以豫親王多鐸率領5~6萬人進攻淮河以南,所謂“其時英王徵陝西之軍,都統準塔徵山東之兵,豫王徵江淮之兵,每路各五、六萬”,這估計就是到達淮河南岸,長江下游八旗軍的數量。


其後又有弘光四鎮之兵23萬餘人投降清軍,但是早在順治二年的六月十五日,為了讓這批降軍迅速為己所用,清廷就下達了裁軍令,“歸順之騎兵,仍留彼處,步兵應留若干,應裁若干,爾等酌量裁減”,將弘光四鎮降軍內部用於充數的老弱婦孺和沒有戰鬥經驗新兵蛋子全部裁撤,最後10萬左右的人員跟隨清軍作戰。

《聖武記·開國龍興記四》:時我大清下金陵,下淮安,兵各數萬,又收明降兵,間擇驍悍薙髮入伍,合十餘萬。




所以,在江南的清軍總共最多隻有16萬人,怎麼可能會出現24萬人圍攻江陰。況且這15萬人還要各處分兵。首先、要重兵駐防南京,防止盧象觀的義兵襲擊南京城(《小腆紀傳》稱盧象觀有義兵2萬)。其次、還要重兵駐紮杭州防備魯王政權。還要在松江、嘉定等地與各支義兵交戰,怎麼可能全部開赴赴江陰?魏源推測“其圍城兵數斷不及記載十分之二”,就是24萬的五分之一,圍城清軍最多就是4.8萬人。


所以4.8萬人圍城,自然不可能有7.5萬人的陣亡,而與《江陰城守紀》同時代的《弘光實錄鈔》與屈大均寫的《皇明四朝成仁錄》均稱清軍死亡數千或一萬人,這個數字恐怕更符合事實。




綜上所述,江陰圍城戰中清軍確實沒有所謂的“三王十八將”陣亡,清軍出兵人數大概是4.8萬人,清軍死亡大概在數千至10000人。是故,哪怕是清軍出兵傷亡人數有假,但江陰能以一城獨抗東南清軍的三分之一,亦可稱為頑強堅韌。

引用文獻:《清世祖實錄》、《清史稿》、《聖武記》、《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皇明四朝成仁錄》、《弘光實錄鈔》、《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


論史


明末抗清名將閻應元,以一介江陰典史之職,率領江陰城十萬義民,面對20萬清軍鐵騎,困守孤城81天,清軍傷亡75000人,江陰百姓死97000人,江陰城陷之日無一人降,最後倖存者僅53人,這就是著名的江陰抗清保衛戰,也是清軍在江南地區傷亡最慘重,屠殺最激烈一場戰鬥,更是江陰百姓面對強敵,臨危不懼,作實寫下光輝的一頁。

圖為江陰市朝宗門。

據聞江陰抗清保衛戰,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先不說十八將,這三王是哪來的?正史上無任何記載,關於這場戰爭,清軍有王參與嗎,有一個,原毛文龍的部將,投降滿清封為恭順王的孔有德,他參加了攻城,如果非要湊齊三個王,還有兩個,都是努爾哈赤的孫子,一個叫尼堪,一個叫博洛,但這兩人當時僅為貝子身份,封王是多年以後的事了,另外,這三人都活得好好的,並沒折在江陰保衛戰中,所以使清軍連折三王,是靠不住的。

江陰抗清三公雕像,抗清三公分別為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既然流傳出了閻應元領導江陰保衛戰折了清軍三王的說法,肯定事出有因,原因就在於一本書《爝火錄》,由於滿清的文字獄,導致明末清初這段歷史非常模糊,存下的史料參差不齊,大多還是添油加墨的文學作品,《爝火錄》是保存不易的其中一本,裡面講了江陰保衛戰的過程,而折的三王就出自於此,讓人跌眼鏡的是,折的三王是野路子王,沒有名字的冒牌貨。

忠邦六角亭,為紀念閻應元而建。

敘述如下:“北兵一將,駕雲梯直上,城中用長槍刺之,將以口齧刃,奮身直躍城上,一童子劈其頭顱大半,墮城下,敵昇屍至遊鯉山焚之,相哭失聲,或雲是七王也”;“八王,周身束利刃,以釘插城,緣牆而上,城中用大錘擊殺之”;“一作十王,張黃蓋,設高座,坐十方庵後,指揮籌畫間被銃擊,身三處。”這裡的三王分別是七王、八王、十王,哪來的?

清統治者為懷柔江陰百姓,賜“忠義之邦”匾額,掛於城南門額,這條街也被稱為忠義街。

當時攻城的清軍頭陣是劉良佐,此人是明朝將領,後擁立福王,清軍南下時,劉良佐帶領十萬部眾降清,成了清軍馬前卒,而這三個王就是當年劉良佐在軍中,自己給部下封的幾個草頭王,如前面《爝火錄》所講的,江陰保衛戰清軍攻城時,七王被一孩子劈死,八王上牆後被錘死,十王被火銃擊中,屍骨無存。所以,江陰保衛戰連折清軍三王,事實雖沒人們心中所想,但用在江陰百姓抗擊侵略的英雄事蹟上,這無可厚非。


圖文繪歷史


閻應元是有名的抗清名將,作為民族英雄,江陰抗清三公之一,他的功績被牢牢的記述在了史籍當中。有關於他讓清軍連續折三王十八將,很多人都驚訝不已。那麼這三王分別是誰?為什麼在史書上沒有記下名字呢?

抗擊清兵

1645年,也就是明宏光元年(清順治2年),閻應元都用了江陰典史,這個時候他率領10萬軍民,面對著24萬清軍鐵騎,200餘門大炮,頑強抵抗了81天,使清軍連續損失了三王十八將,死傷75,000人,史稱江陰81日。在江陰城破之日,沒有一個老百姓投降,倖存者僅老幼53人。閻應元被俘虜後堅決不向清朝下跪,最終英勇赴死。

在當時,清朝的24萬大軍攜帶了200多門大炮圍城,江陰死亡者達到67,000餘人,巷戰死者7000,一共損失了75,000多人。在江南各地奢侈成風之時,閻應元靠著老百姓的支持,頑強的抵抗著清朝的進攻,在抵抗了三個多月之後,雖然最終失敗,但是這場抗擊戰也被後世人讚頌。

三王是誰?

在江陰抗擊戰發生的81天當中,閻應元和手底下的軍民們一共讓清朝方面損失了三王18將,那麼這三王分別是誰呢?當時清朝攻擊江陰城時,在鎮前坐鎮的親王多鐸之外,還有後來的親王博洛、尼堪、清恭順王孔有德。

文學作品裡寫死的江陰有七王、八王和十王。其實這些都是杜撰的,江南的一些文人墨客並不清楚。所謂的七王其實是清朝對於齊爾哈朗的統稱,八王是阿濟格、十王是多鐸,他們三個人都沒有參加江陰之戰。雖然多鐸最後坐鎮清軍攻擊江陰城,當時清軍當中能夠稱王的也就是多鐸、阿濟格、濟爾哈朗、代善、豪格、承澤、嶽託、再加上三順王,以及一個後來的平西王吳三桂,但是他們沒有一個死在了江陰。

總結

閻應元拼死抵抗讓清朝折損的三王其實是並不存在的,至於為什麼會流傳出這樣的說法?或許是因為一些文人墨客的加工,也或許是一些說書人自己加工一番說出去的。


草木皆史


據史料記載,清朝參加攻打江陰的三王是:清朝端重親王博洛,努爾哈赤之孫。敬謹親王尼堪,努爾哈赤之孫。恭順王孔有德。

江陰保衛戰是悲壯的保衛戰,表現出江陰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讓清軍連折三王,這三王可能是博洛、尼堪、孔有德,也可能不是。江陰保衛戰記載打死稱呼為王者,不是這三個人。

江陰保衛戰“七王”“薛王”“十王”都死於城下,這些稱呼為王者可能是盜匪或佔山為王者,歸屬明軍,投降清軍後攻打江陰的人。明末清初是混亂年代,亂稱呼的現象很多。

戰亂年代也不排出史料記載不準確現象。還有可能清朝寫的史料故意迴避現象。

江陰保衛戰之後,尼堪和孔有徳都戰死了,尼堪死在湖南戰場,孔有德死在廣西桂林,兩個人是被李定國打敗的,尼堪是對明作戰期間死亡最高級別的將領。


大白白野


閻應元 ,字皕亨,漢族,直隸通州人(今天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江陰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湧沸而僕”,終英勇就義。

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死者六萬七千餘人,巷戰死者又七千,一共損失的士兵有七萬五千餘人。在江南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陳明遇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清軍在江陰防攻戰傷亡最慘重,城破後屠殺最烈,寫出來痛心,就不寫了罷。

從此以後,整個江陰地區的人們都採取了對清廷不合作的態度:不當清朝的官,不應清朝的舉。直到乾隆年間,乾隆給閻典史在江陰修祠,主動向江陰示好,局面才有了改觀。

那麼問題來了,折損的三王到底是哪三王呢?

當時參加攻城除了坐鎮親王多鐸還有後來晉封為親王的博洛(清端重親王)和尼堪(清敬謹親王)、清恭順王孔有德;

文學作品裡寫死於江陰的是七王、八王和十王,其實是屬於杜撰。江南文人不清楚,所謂的七王是清方對濟爾哈朗的通稱,八王即阿濟格,十王即多鐸。他們仨都未直接參與江陰之戰,最近的多鐸當時坐鎮常州。當時清軍中能被稱王的有:多鐸,阿濟格,濟爾哈朗,代善,豪格,承澤,嶽託,再加三順王,以及一個未來的平西王吳三桂,他們沒有一個是死在江陰的。

三王十八將,我覺得這種說法應該是從最初說書人的口中傳下來的,因為說書需要必要性的誇大。雖然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三王十八將,不過這並不影響閻應元和江陰父老的壯舉。


長安城不良人


閻應元,抗清三公之一,率眾於江陰血戰81日,對清兵造成不小的傷害,讓當時的滿清統治者認識到了漢族普通百姓的力量。但所謂的三王十八將就是文人杜撰了。

在江陰起事前期只有劉良佐的部隊,而劉良佐本人只是江北四鎮之一,降清後地位並不高。後期孔有德,博羅,尼堪等人帥部前來,而這些人除孔有德是王爺,後兩人當時只是貝勒,並且後面史書中也都有出現,並沒有戰死。

滿清入關中戰死的高級將領其實只有李定國的兩撅名王,陣斬尼堪,逼孔有德自焚。並且滿清入關後,除了對李自成時期八旗還算主力,左良玉和江北四鎮投降後,八旗基本上都是壓陣,所有大戰的主力基本都是漢人了。


基層媒體人老九


我知道,先原江北四鎮的劉良佐,久攻不下,後博洛,把孔有德帶炮兵來才攻破的,清軍方面劉良佐的漢奸軍基本死完,此戰後劉良佐就沒下文了,兵沒了,滿人後面找個理由殺了他的。另外死了不少滿洲將官!三王估計就是上面三位了,但當時沒有戰死的!漢奸永遠沒好下場的,由其是向劉良佐,鄭芝龍之類!緬懷江陰英烈![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用戶422531776807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面對滿清的殘暴統制,如果每個明朝的將領都像閻應元一樣,那麼滿清有多少個王也不夠殺的,就不會有明朝中期的資本主義萌牙被扼殺,也不會有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更不會有滿漢大臣面對皇帝時自願心服口服的口稱奴才…


彭氏建材249


都折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

所以沒有名字


飛揚趴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