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到妹子就「害羞緊張」,這也許是種病,得治!

“我一見到妹子就害羞臉紅,緊張地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怎麼辦啊?”25歲的小徐是一個戴著眼鏡的程序員小哥哥,好不容易遇到了喜歡的姑娘,卻遲遲開不了口表白,連約女生出去玩的勇氣都沒有。

每次見到女生,他就面紅耳赤,緊張的只想像個鼴鼠一樣,掘地三尺直接遁走……但是小哥哥你知道嗎,你可能得了“異性恐懼症”。

“異性恐懼症”是個什麼鬼?

社交恐懼症是目前最為普遍的一種恐怖性神經症,根據美國心理學家Wendy Magee博士的研究報告,在美國以下三種恐懼症亞型的終生患病率為:廣場恐懼為6.7%,社交恐懼為13.3%,特殊恐懼症為11.3%。

異性恐懼症就屬於社交恐懼症的其中一種。“過分害怕異性的目光接觸”是異性恐懼症人群的共同特徵。(捂臉~春雨君也好害怕來自美女/帥哥的注視……)

一見到妹子就“害羞緊張”,這也許是種病,得治!

(圖片來自123RF圖庫)

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群,在與異性進行社交活動,例如外出吃飯、看電影、聚餐、開會時,會表現出恐懼、大汗淋漓、害羞、緊張、焦慮等多種情緒,有的甚至還會出現與他人的關係妄想。

內向的人是“羞於表達或者不想表達”,異性恐懼症的人群是“迫切的想要表達,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可以試著想象一下,當你喜歡的小哥哥或者小姐姐從對面走過來,你面對著他/她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或只能結結巴巴的說清楚幾個詞,這是怎樣一種尷尬的感覺?

為什麼會得“異性恐懼症”?

絕大部份人群的異性恐懼症來自於家長的錯誤教導,父親或者母親的引導限制了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正常交往。例如爸爸媽媽們會過分強調“不許早戀”,導致孩子不會與異性友好和平地相處。

還有一部分人群在之前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產生過極其不快樂的體驗,害怕受到來自對方的奚落、貶低或者拒絕。比如前女神/前男神曾出言不遜造成的十萬點傷害……

一見到妹子就“害羞緊張”,這也許是種病,得治!

(圖片來自123RF圖庫)

另外,上文曾提出,一部分人群會對異性產生“關係妄想”(通常是性妄想)的少年少女們,主要是與長時間積壓的性困擾有關係。在青春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只能接受到片面零散的“性知識”,所以對“性”抱有半拒絕半好奇的態度。

久而久之,被“異性恐懼症”困擾的寶寶們在嘗試之前就已經放棄,不再向異性伸出“友誼之手”,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與異性的交往變的越來越困難。

如何擺脫“異性恐懼症”?

大部分人的輕微異性恐懼症會隨著上大學參加社團,或者融入工作後的各種聚會、社交活動進而慢慢消失。但仍有些人的異性恐懼症將會在生活中,持續影響他們和女生/男生的正常交往。

心理治療是異性恐懼症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青少年和輕度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參考下面幾種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一見到妹子就“害羞緊張”,這也許是種病,得治!

(圖片來自123RF圖庫)

  • 自我暗示療法:相信你身上存在的自我調節、自我維護、自我改善的力量。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提高面對異性時的勇氣。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男女主角對著鏡子講話,給自己加油鼓勁兒,暗示“我能行、我可以”這就是一種自我暗示。

  • 脫敏療法:培養自己敢於正視異性的目光,在見面之前,可以對著異性的照片進行對視練習,真正實施起來就會變的越來越簡單。另外,可以隔一段時間對自己提出新的目標,從要和xx目光接觸幾秒鐘,逐步上升到可以說一句完整的話等等。

  • 音樂療法:當處於緊張、焦慮的情緒無法自拔時,可以聽一些輕盈流暢的音樂,緩解心情。德國心理音樂治療大師Deuter認為,音樂能對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刺激,同時能對心血管、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起到有益的作用。

參考文獻:

韓惠民,王文林,何志磊,李薦中. 中國社區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十三)——社交恐懼症(異性交往恐懼)[J]. 中國全科醫學,2015,18(07):740-742.

施慎遜. 社交焦慮症[J].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2001,(04):243-245.

齊彥春. 音樂療法的相關問題及其臨床應用[J]. 護理研究,2004,(06):473-474.

Magee,J.C.Seeing power in action:The roles of deliberation,implementation,and action in inferences of powe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1-14.

一見到妹子就“害羞緊張”,這也許是種病,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