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今天,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或idahomophobia),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这一重大事件,希望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而产生的一切加在肉体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国际不再恐同日不仅呼吁人们消除对同性恋群体的恐惧,同时也提倡人们消除对跨性别人群的恐惧及误解,让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2017年10月1日起,德国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此前,德国的同性恋者虽然可以登记同伴关系共同生活,但这种关系法律地位较低,直到同性婚姻真正从法律层面上保证了人人都有结婚权利。民调显示,75%的德国公民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据一项在2015年进行的统计调查,德国有94000对同性伴侣生活在一起,其中将近一半已经登记。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然而,除了同性恋者,德国还有一些性少数群体如跨性别者,还在经历着自身的挣扎和社会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德国的跨性别者。

男?女?令人困惑的问题

我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问题从很早开始就困扰着Liisa Seefried。虽然内心深处的答案日渐清晰,但外在却有着和内心感受完全不同的表现。Liisa生来是个男孩儿,直到45岁的时候才鼓起勇气说:“我觉得自己是个女人。”幸运的是,Liisa周围的人都对此持开放的态度并且非常理解。然而,不是所有跨性别者的自我性别认同之路都如此顺利和简单。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跨性别者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不同于书面上,比如护照或是出生证明上写的。他们认为自己带着错误的身体来到了世间,他们无法通过身体上的性征来认知自己。德国到底有多少跨性别者?并没有准确的数字。一位来自德国跨性别和双性别研究学会(DeutschenGesellschaft für Transidentität und Intersexualität (dgti))的工作人员Patricia Metzer估计,德国大概有2万到9万跨性别者。只有当一个人发声:“等等,我的性别不对,我需要内外统一。”这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是一位跨性别者。

对跨性别法的批评

希望改变自己性征的人首先会遇到跨性别法。这一法律应明确规定,在什么样的前提下,一个男人可以变成女人,或一个女人可以变成男人。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法律生效以来至今,这部法律仍然受到颇多指摘。很多起针对这一法律的诉讼都成功了,例如反对关于个人婚姻状况和改名的条款,2011年,联邦宪法法院取消了相关规定。现在,Andreas(男性德语名:安德鲁)可以改为Andrea(女性德语名:安德里亚),而不用必须动过手术才可以改名;即便夫妻一方改变了性别,也不必离婚。对于这一法律的批评还在继续,很多精神科医生和自救组织就认为跨性别法律已经过时了。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心理学上的认定有必要吗?

想要正式且彻底地改变性别,就必须做手术,还要递交两份心理学鉴定。很多人认为这个流程就是一种歧视,因为当事人必须去解释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Liisa Seefried其实也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因为她已经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女人。而作为一个自救组织的负责人,她也知道:很多跨性别者在走向迎接新性别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妻子觉得你给了她当头一棒;孩子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爸爸一下就变成了女人;还有父母和同事们拒绝的态度。

因此来自波恩的心理学家Bernhard Breuer就认为,跨性别法拟定的过程中要有心理学的参与。他就为跨性别者出示心理学鉴定。越来越多的患者来找他,因为他们想直面问题:我应该怎么跟伴侣说,怎么在单位出柜,甚至怎样面对变性后可能产生的敌意。所以Breuer非常强调变性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出柜的恐惧

德国人对于同性恋者是宽容的,那么对于跨性别者呢?无从考察。Patricia Metzer认为宽容是一种个人态度。她见过雇主和同事对于一个人的出柜做出了很积极的反应,当然也有故意而为之的刁难和欺凌。Metzer举例说:“曾经就有一个德国银行雇员由于出柜被调职到地下室,避免他与顾客直接接触。”当然,这个受到歧视的员工现在可以起诉,但是他不会由此获得雇主的宽容。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由于害怕在单位遇到社会尊重问题,以及在家庭及朋友圈会遇到的问题,跨性别者顶着巨大的压力。“这种恐惧迫使他们只能一直演戏”,Liisa Seefried说。在外面,装一个男人应有的样子,但内心却是另外一种感觉,就在某一个时间点,Liisa Seefried决定结束这种分裂的状态,让外表与内心契合,从一个男网站开发员变成一个女网站开发员。“我没有因此丢失一个客户”,他笑着说。

共同呼吁不再恐同

今天,德国驻华大使馆通过悬挂彩虹旗的方式加入到国际不再恐同日的呼吁活动中来,希望以此来展现出一种多样性和包容性。

倾听跨性别者内心的挣扎

文章根据DW内容编译

往期印象精彩

东京芳菲尽,柏林始盛开

好消息 | 2018年德国总理奖学金项目申请开始啦!

咬一口春天的滋味

听地道的德国人讲优美的中国话

就算你再不喜欢粉色,也不禁要赞美波恩的春天

德国人如何处理旧衣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