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學區房到底有沒有用?

最近,關注喬爸公眾號的一些家長,在後臺詢問喬爸關於房子的問題。準確來說是詢問家長們一直以來關注的問題,也是社會上爭議不斷的“學區房”。

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表示,目前他們夫妻倆頭等難題不是“為孩子選個適合的幼兒園”,而是“要不要換個學區房”。才三歲就考慮孩子小學入學問題,看起來簡直就是“未雨綢繆”,然而這位媽媽表示,這已經算晚了。因為很多優質學區不僅僅要求你有房子,有戶口,甚至要求需提前3年遷入,甚至更早,會按遷入時間順序排隊。如果快上小學時才換房過去,只能等到一句“對不起,您家的孩子沒有資格”。

考慮“換房”這還是輕度焦慮的家長,更焦慮的是絕大多數還在租房的道路上掙扎的家長們。他們可以說是處於一個更加焦灼的狀態。北京的房價已經是“國際有名”,而“學區房”這個奇葩的存在更是讓家長們“抓耳饒腮”,它是一個在夜裡都被家長們做夢絮絮叨叨咒罵的存在。學區房的價格已經不僅僅是體現一個房子的平米數多少,裝修精緻與否,交通是否便捷的存在,它的全部意義只在於,在否分佈的名校附近且可讓適齡兒童面試入讀。

學區房=好學校=好教育?

喬爸想說:學區房和重點中學,與通常所說的“教育質量”並不相關。只有家長的教育情況、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等其他家庭和個人特徵,才能為子女帶來更好的教育。

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也許會促使他們購買學區房,讓子女上更好的學校或者重點學校。這也許讓孩子們擁有更好的同學,更好的教育氛圍(但並不能保證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好)。

回到這個問題,家長花大價錢購買的學區房,會不會為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喬爸想說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教育”,比如行為舉止,比如優質同學,這些都可以成為“教育”的一部分。但關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們不要單純地指望一套學區房能夠提高。

從這個角度看,購買學區房只是家長為了孩子們有可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付出的成本。是一種自身的教育偏好行為。 換句話說: 從本質上看,學區房並不是由“好學校”定義當然也不是“好教育”的代名詞。而是由願意為子女教育支付更高成本的家長們合成定義的。

由此來看,買房並不能決定對下一代的教育。

房市有風險,孩子也未必“成才”

其實絕大多數家長也明白這個道理:學區房並不能讓孩子的成績更好,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家長拼死拼活也要拼出一套學區房,甚至降低生活水平也要擠進一個只有40平米卻要上千萬的“破房子”?

背後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如果考不上一個好大學,就找不到一個好工作,孩子這輩子就完了。而且因為現在學籍管理特別嚴格,像在北京,中考不允許跨區的,所以要考上一個好高中,必須先上一個好初中,必須先上一個好小學。而要上一個好小學,要求必須提前3年落戶的,所以緊迫感及焦慮大大提前了。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感受,買到學區房後,真正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的竟然是緩解了自己的焦慮。因為他們認為,孩子通向未來成功的入場券,算是搶到手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張入場券的使用者,是否願意為了這張來之不易的入場券努力到“頭懸樑式”的發奮努力。

一想到這些孩子有可能在名校裡也穩穩地吊著車尾,最後被高智商同學碾壓到自信全無完全喪失學習興趣;或者在學校一個午覺的功夫靈光乍現地發現自己的“真愛”是搞行為藝術,結果輟學跑去去學地下說唱。這些“不可預見且突發性事件”突然出現後。喬爸想,這些當年和一眾家長打的頭破血流才搶到的學區房的家長們,大概會整個人崩潰到生無可戀,這比房子貶值更讓人沮喪和絕望。

學區房到底是什麼?

是孩子教育質量的保證,

還是家長的心理安慰劑?

家長們總覺得,有了靠譜的學區房,孩子就能上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畢業之後順利找到工作然後一路通順。不考慮孩子是否爭氣,是否沒有辜負家長們的期望,我們假設這個孩子學習特別努力,茁壯成長為成績好,品行優。然而在現在這個變化莫測的商業時代,社會發展太快,趨勢和潮流變化無法預測。所以當我們在拼命努力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的時候,誰知道未來的遊戲規則是什麼?會不會比賽飛行?會不會比賽游泳?會不會比賽睡覺?

關鍵在於,你究竟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隻會學習的好學生,還是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租房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嗎”?

目前還有一些家長,他們不存在去拼不拼學區房的問題。他們的問題是,北上廣買房貴,租房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沒有影響,會不會給孩子一個不安的心理?

喬爸想說,把房子作為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來源,是中國人特有的意識。世界上大概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我們一樣,將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是否“擁有”一套房子的基礎上。從小我們的父輩就教育我們“有了房子就像樹有了根,一切就能變得安穩。”媽媽嫁閨女會要求對方有房,房子似乎成為“安穩”的代名詞。

但是喬爸想說,人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不應該由一套房子給出。

家長們這種思想只會限制住孩子們的思維。你們仔細回想父輩傳達給我們的思想:“安穩”兩個字是永恆不變的。過去希望我們能拿著“鐵飯碗”吃公糧,現在希望我們能在北上廣買房成家。講的都是一個“穩”,而真正有著創造力的人尋求的是“突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創造力始終在國際上處於弱勢,是我們的求穩的思維圈住了我們更多的可能性。

喬爸想起一個段子:“幾人打車到清華,聊起某某幾年前就買房了,真是人生贏家。出租車司機大爺默默聽了很久說:我家拆遷分了幾套房,可我就是個開車的,你們才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果你們北大清華畢業,人生的目標就是在北京買套房,而不是思考國家的未來,那這個國家真的沒有希望了。”如果連清華北大這樣名校畢業的學生,眼光都如此短淺的只盯著北京的房價的漲跌,那麼這個國家還有誰來推動發展?

除了學區房,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

如果不能提供學區房和豐富的物質生活,我們能留給孩子什麼?

這個答案我想一個叫何江的人會給各位答案。

北京時間5月26日,哈佛大學2016年畢業典禮上,來自中國的學生何江,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之一登上畢業典禮演講臺,講述中國故事。這是哈佛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高榮譽,何江成為第一位享此殊榮的中國學生,與他同臺演講的,還有著名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這個哈佛中國畢業生演講第一人,這個出生在湖南農村的年輕人告訴我們,他們印象中最深刻的教育是父親的睡前故事。

與中國當時很多農村一樣,何江的家鄉也有不少留守兒童,然而何江的父母卻雙雙選擇留在老家,他們堅信“不能為了打工賺錢,而讓兒子成為留守兒童”。雖然這個小家一貧如洗,但因成長過程中有父母陪伴左右,何江與弟弟很幸福。母親雖然不識字,但她總是鼓勵兩個兒子,在母親心裡他們總是最棒的,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要求孩子們把從課本里聽到的故事念給自己聽,遇到不懂的,還會討論一番。

在中國農村,這樣的家庭教育可以說非常不易。

從這裡也可以預見何江之後的成長與成績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由此看來好的家庭教育與物質無關,是家長髮自內心的引導與鼓勵

最後回答家長們的提問。

喬爸認為:住普通房子還是學區房,租房還是買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留給孩子一顆勇於突破固定思維框架以及擁有無盡創造力和想象的心。

希望你的孩子是個眼界開闊且可以創造無限可能的人,而不是被房子圈住只會辛苦工作還款的房奴。

所有家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