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最近無論是微信朋友圈,還是PC網頁新聞,幾乎全部是中興的事情。在上週五僅有十幾分鐘的新聞發佈會上,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表達的自己對整個事情的看法,並回答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的兩個提問。其中,殷一民提到,本次事件讓中興立即陷入休克狀態,影響8萬人工作權利,影響8萬個家庭利益。殷一民在最後反思中表示,要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

中興之痛,是中“芯”之痛。不怕沒“芯”,就怕沒“心”。這讓我突然想起前一段時間盛行的“中年危機”,危機之下哪有“心”?

說明,本人非理工科出生,也不同通訊,更不知道芯片、集成電路等研發,但總覺得這些公司很高大上,很神奇。所以,所言之處,也是出自對人性的思考和片面的看法,如有不到或者不合理之處,也望讀者指尖留情。

對中興本次事件的過經過和各種猜測已經分析,本文就不再重複。只說兩件事情:一件是殷一民的反思;二是中年危機和中“芯”之痛。

第一件事:殷一民的反思

得知中興要在20日下午兩點半要開新聞發佈會正式對外發生,我正和一群“工友”們參觀某大樓施工工地。所以,只能看網上的二傳手消息了。其中,最讓我感觸的是殷一民的反思。

殷一民說中興有3萬研發人員;連續8年PCT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三;多個標準化組織發揮重要作用;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終端等產品處於全球領先;公司各主要產品中大量使用自研專用芯片。他說,信息技術是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產業,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信息技術,導致產業鏈全球分佈,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自身獨立完成,雖然美國在某些領域屬於世界領先,但美國也不例外。

對於此次的漏洞和問題,殷一民表示,合規和內控是公司戰略的基石。在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總裁直接領導合規委員會;組建了一支覆蓋全球的資深出口管制合規專家團隊;引入多家國際頂級顧問團隊;實施GTS系統;2017年投入超5000萬美元,並計劃在2018年投入更多資源;組織超過6.5萬名員工的合規培訓;全面配合美方指派的獨立合規監察官的監察工作,提供超過13萬頁文件;公司一直致力於建立全球一流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

“出口管制是個複雜的系統,中興通訊業務複雜、員工眾多,要保證每個員工每個業務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疏忽,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殷一民稱。

翻了一下,中興的誕生以及成長曆史,相信中興在大風大浪中能成長成為目前的全球通信引領者,有其紮實的基本功。不過,其核心的核心卻是別人的。這些就被人掐住脖子。因此,這位高管反思說:“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有十三億人民……”。

我想,“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是每個企業,特別是科技類企業每年都掛在嘴邊上一句話,也是寫進戰略規劃的重要文字。但在這個時候再說出來,顯得格外的明亮和迫切。

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在社會分化出現變異,遊戲規則出現異化的情況下,只有自己才會救自己。

第二件事:中年危機的尷尬

也許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在小時候,總盼望的快快長大,度日如年;但當成家立業,而立不惑之時,總是感嘆時間過得太快,甚至懷疑地球轉速加快,度年入日。再加上現實壓力大,“中年危機”成為大家自我嘲諷,卻又實實在在的尷尬事。其中,反響最大的是華為清退40左右的“老員工”,一時間人心惶惶。

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為什麼把這個“中年危機”和中興(芯)之痛放在一起呢?

昨天看到一篇自稱無線電專業本科,留學的通訊碩士專業,近二十年都做通訊行業的研發和管理工作的一哥們兒(應該是IT男)針對中興時間的一些心得。裡面提到,中國在專業芯片領域已經共有很好的發展,特別是軍用方面,自主供給的比例很高。但民用領域高端芯片還都依靠美國、日本,甚至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

他說,集成電路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把各種線啊、管啊,各種接插件,連接器,光電元器件,感光元器件,攝像頭模組等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封裝。但佈局的形狀稍微變化一點性能就急劇變化。這裡面有大量的基礎知識和經驗積累、那些歐美名牌企業都是積累了幾十年的經驗,這類企業往往養著一批有多年經驗的老工程師,五六十歲的都有,人家一輩子就幹這個,生活平靜,一心做技術。沒有所謂的“中年危機”。

想想看,人的一生,從三歲上幼兒園開始,到正常21歲大學本科畢業,如果在讀個研究生,留學幾年,估計都是30左右的人。如果從事科研10年,剛好步入中年。這個時候,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原本可以有新的突破,或者正是要出成績的時候,但卻遭遇“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還擔心公司把你給“裁”了。

剔除賺快錢的風氣,沒錢沒地位,沒依靠沒保障,如何能安心做研究?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只能心嘆:廉頗老矣!實際上,一些尖端技術,前沿科技攻關,哪個不要七大上十年,甚至是幾代人的努力?哪個不是用“心”來攻克?

中興之痛、中“芯”之痛和“中年危機”的尷尬

所以,突然感覺這個所謂的“中年危機”又是對中“芯”之痛莫大的諷刺。正所謂:不怕沒“芯”,就怕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