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大家好,我是彼得潘的朋友彼得嘟,好久不見啦~~老規矩,馮叔負責帶大家看世界,我就負責鑽進那些犄角旮旯裡面去,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視野。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一度嚇得全球股市大跌,而在美國卻有兩隻股票逆市大漲,股價分別狂飆 43% 和 22% !這兩隻股票就是 CCA 和 GEO,兩隻監獄概念股——不知道為什麼,「監獄」這種畫風不一樣的字眼,確實和特朗普這匹黑馬很搭啊。

要解釋這個「逆流狂飆」的現象,要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開扒。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1980 年代,美國毒品猖獗,哥倫比亞的毒梟們建立起龐大的毒品網絡,其中的大頭都銷往美國。美國政府忍無可忍,嚴厲打擊,抓了很多毒販,一時間監獄人滿為患當時各州政府都愁:這麼多犯人要往哪兒關?白吃白喝供著這些大爺的錢要從哪兒來?

牢房不夠,造新的呀!但是公共監獄的審批程序繁瑣,從申請到監獄建成一般要個四五年,解不了燃眉之急。當時田納西州共和黨的主席湯姆·貝利找來自己的兩個朋友:律師克託·克朗茲和美國懲教協會主席唐·赫託。三個人腦袋一拍一合計:公家不頂事兒,咱們自己幹呀!

於是 CCA(美國感化公司)應運而生,憑著效率和靈活,做成了自己的第一筆生意:他們租下了當地的一個汽車旅館,改造成臨時監獄,只花了 3 個月,就幫公立監獄解決了一個大麻煩——現在美國已經有 100 傢俬人監獄公司,替政府關押著 12.8 萬名囚犯,而 CCA 也已經是美國第一大私營監獄企業。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隔絕了自由的鐵絲網

私營監獄的收費模式,跟酒店差不多,按人頭和天數收取床位費,每人每天 40 - 70 美元不等,0 點以前入住,還會加收一天房費。所以如果有新的囚犯要來住,監獄會盡量讓他們在 0 點以前 「check in」。

床位費當然是由美國政府來支付,這也是監獄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為自負盈虧,所以私營監獄會想方設法開源、節流。

開源有兩個途徑:增加「客源」、延長「入住」天數。所以 CCA 們每年都要花費鉅額資金遊說,以便讓美國政府可以「把更多人關進監獄」,以及「在牢裡待的日子更久」。CCA 就曾經遊說亞利桑那州通過一項法案,給予警察更大的權力,拘禁可疑非法移民,並將他們送入監獄。

美國現在有 200 多萬名囚犯,佔世界囚犯總量的 25%,差不多每 100 名美國成人中,就有 1 個人在坐牢。這個比例,還是挺嚇人的。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監獄裡的高密度群居

要延長犯人在牢裡的日子,還有一個方法:囚犯法庭。通過對監獄內違規違紀的囚犯進行審判,剝奪其「good time」,也就是「減刑天數」,來創收。

這種囚犯法庭設在監獄內部,通常由一個監獄工作人員充當法官,一個在監獄進修過法律的囚犯擔任辯護律師——他的辯詞基本上不會影響法官的任何決定,無論他說什麼,法官還是會判定囚犯有罪,所以整個過程往往很高效:

「辯護律師有什麼要說的嗎?」

「報告法官,沒有。」

「被告人有什麼要說的嗎?」

「我是無罪的。」

「好,現在我判定被告人有罪。」

真不是段子!這是一位臥底記者的親身經歷。不到兩分鐘,一錘定音,監獄的收入又增加了。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一份私人監獄的臥底報告

除開源之外,還要節流,精簡人手,縮減成本,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虐囚現象更為嚴重。獄警是一個壓力很大的工作,比普通人短命,自殺率也更高。而當一個獄警要處理的犯人數越多時,他的壓力也會越大。

監獄裡關著的一半以上都是暴力犯,都不好惹,獄警要是壓不住場子,別說帶隊伍了,小命都可能玩完。所以菜鳥上崗前,老前輩們一定會耳提面命:千萬不能讓犯人看出你在害怕!

要在犯人面前樹立權威,就得比對方更狠。要對付的犯人越多,揍的人就越多,戾氣也越容易被激發。獄警都知道不能心軟,因為犯人會利用你的這種心軟,他們是蛇,隨時會咬農夫一口。所以他們信奉一個原則:千萬不要相信任何犯人。

時時刻刻都得提防著,自然壓力倍增,這種壓力就會發洩到犯人身上。菜鳥們可能還會有所顧忌,就算打人,也會避開監控器,還有羞恥之心,等到混成「老油條」,就變成了「誰管監視器在拍啊!誰惹到我,我保證讓他日子不好過。」

要「整死他們」的方法也很多,把人關禁閉;立個名目去犯人的床上、櫃子裡亂搜一通,東西能扔的都扔,能碎的都碎,如果有菜鳥好心要把東西歸回原位,就會被老人們訓斥:「你在幹什麼?!」要樹立威信,絕不能對囚犯太客氣。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斯坦福監獄實驗》 | 扮演獄警,也能激發人性的惡

當然,這些問題公立監獄也都有:資金不足、管理混亂、虐囚……這也是為什麼雙方的支持者,誰都無法說服誰。

但是「靠囚禁犯人發財」,也惹來許多爭議,而利益至上、過度削減成本則頻頻導致人手不足、管理混亂等一系列醜聞。所以從今年 8 月開始,美國司法部就一直放出風聲,要收緊監獄外包業務,CCA 們的股價也因此一直疲軟,直到特朗普當選。與「討厭私營監獄」的希拉里不同,特朗普是私營監獄的堅定支持者,他還說過要是他上臺,就要大力推廣監獄私人化。理由也很單純不做作:省錢。

私人企業建造、管理監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就拿 CCA 來說,藉助於大公司的規模效應,它建一所監獄的建築費用以及運營成本,都要比公立監獄低 25% 左右。一般來說,私營監獄裡每個犯人每天可以為納稅人省下 5 塊多美金,所以對於一些預算緊縮的政府來說,監獄外包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私營監獄為了應對市場競爭,也更有動力提升自己。比如為犯人提供更好的再就業培訓,或者引入一些新的技術,中央監控系統、熱紅外探測器等,來彌補人手不足的問題。相比之下,公立監獄就顯得被動、落後。

犯罪率越高,這些公司越賺錢

私營監獄,為犯人提供的再就業培訓

市場介入公共事業,牽扯到利益,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單靠政府也不可能徹底杜絕,因為政府也有其利益鏈。而市場的高效是政府不可替代的,還記得馮叔在文章《市場有多聰明?》裡說的,靠市場的力量來維護停車秩序嗎?

在英國,除了監獄,連警察也開始私人化的嘗試,當然像這類的司法機關完全私營化還為時尚早,公信力、「將利益置於法律和正義之上」的質疑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消除,

但市場加政府監管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探索,市場可以讓政府的手「延長、更有效」,政府則確保市場的度,讓聰明的市場慢慢摸索到解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