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地震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地質現象。地球每年都會發生100萬次左右的地震——每天發生的2級以下地震有數百次之多,7級大地震平均每月1次,破壞力驚人的8級地震幾乎每年就發生一次!

隨著人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地震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驚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地震已在全世界奪去了75萬人的生命。

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人類嘗試預測地震的歷史已經有50多年,由於地殼板塊互相作用的機制極為複雜,迄今為止,科學家還無法準確的預測地震,只能採取臨震預警的方式,提前幾秒或幾十秒通知震區居民。

既然無法預測地震,那麼我們可以採取措施減輕地震造成的傷害,甚至阻止地震發生嗎?

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從本質上說,地震就是斷層面相對移動和摩擦導致的地殼應力積累和釋放的過程。如果將大量的水注入斷層充分“潤滑”,使斷層面之間更容易移動,而不是緩慢的積蓄能量,理論上就可以將一場規模驚人的地震轉化為若干無害的微小震動。但這種方法根本無法測試,因此只是“紙上談兵”,不具備任何可行性。

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還有科學家提出改變土壤密度可以有效屏蔽地震波。法國研究人員在阿爾卑斯腳下鑽了一排鑽孔,人工地震試驗的結果表明,跨越鑽孔線的地震波能量削減了80%!

科學家表示,這種方法相當於為建築物罩上一層“護盾”,雖然可以有效的阻止地震波到來,但被“護盾”反射的地震波卻可能對其他建築造成傷害。

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通常來說,在所有地震波中,最具破壞性的是接近地表傳播的瑞利波(又被稱為R波或L波)。研究發現,如果在潛在震源和建築物之間種植樹木,併合理控制樹高,使整片樹林呈楔形排列,靠近震源的樹木最高,遠離震源的樹木高度逐漸降低。這樣在地震發生時,森林就會將來襲的瑞利波轉化為向下傳播的剪切波,相當於給建築物穿上了一件能吸收能量的“地震斗篷”!

人類如何阻止地震?灌水,護盾,地震斗篷,哪種方法更靠譜?

科學家還進一步提出,未來城市或許能通過建築的科學佈局來控制地震波的傳播路徑。比如弧形的街道或街區可以引導地震波繞過發電站、學校和醫院等需要重點保護的區域。

當然,這些技術在應用於實踐之前,還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果證明確實行之有效,那麼無疑是全人類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