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徵用農村土地,根據國家規定賠償多少合適?

最近有被徵收人諮詢:“我們這邊修高速公路,要徵用我們家的土地,同時會徵收我們的房屋,根據國家規定,能賠償多少啊?”除了高速公路,還有市縣級公路徵地拆遷。修公路佔用農村土地和拆遷農村房屋,補償標準應該怎麼計算?和一般的徵地拆遷有什麼區別?這是不少被徵收人心頭的疑問。

實際上,這也是正常的徵地拆遷,但是涉及了農村土地上房屋及農村土地的徵收。這種情況我們通常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的補償來核算。一種是房屋拆遷的補償,另一種是土地本身的補償。下面,愛土拆遷律師團具體為大家分析2018年因修路徵用土地房屋的補償標準怎麼計算。

修路徵用農村土地,根據國家規定賠償多少合適?

一、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還應包括院落和其他附屬設施

根據土地管理法,和物權法、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房屋徵收應當給予被徵收人公平合理的補償。補償的基本原則是,要確保被徵收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這一句話雖然只有短短16個字,卻道盡了制定徵地拆遷相關法律規定的根本精神——以人為本。

對於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通常有三種方式。一是貨幣補償,二是產權調換,三是劃地重建。

修路徵用農村土地,根據國家規定賠償多少合適?

其中貨幣補償,應當確保被徵收人能夠在就近的鄉鎮或者縣城購買一套和原有房屋同等規模、大致面積裝修的房屋。

產權調換,應當提供一套和原有房屋同等規模、大致面積的房屋。

劃地重建,應當給被徵收人提供一塊和原有房屋同等面積的宅基地,並給予建設成本的費用補償。

除了對房屋本身市場價值的補償,還應當對其室內裝修裝飾及其院落、水井等其他附屬設施的賠償。當然,還有宅基地的補償,各地在這方面有所區別,有的是按照土地補償來計算,有的則是按照一刀切的報價來補償。另外,還有搬遷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補償。

總而言之,不能讓農民朋友在拆遷後返貧。

二、農村土地補償,不應忽略自留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徵收應當給予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地上青苗費等補償。

修路徵用農村土地,根據國家規定賠償多少合適?

土地補償費,是當地土地年產值近三年的平均值,一般是6到10倍。

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徵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地上附作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同時地上附著物也可以通過評估機構根據市場價值以及重置價等因素評估確定。

此外,還有各地制定的獎勵政策。

修路徵用農村土地,根據國家規定賠償多少合適?

現在一般來看的話,一畝土地至少可以獲得3到5萬的補償費。當然,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大不一樣,這也就形成了各地的徵地補償標準區別明顯。舉個例子,北京通州農村徵地,是一畝最高拿了153萬的補償費。徵地致富,確有其事。

但我們也不應忽略,一些地方的農村徵地拆遷,實質上補償標準不夠高,甚至存在違法徵收的情況,大大損害了農民朋友的利益,這是不合理的。

既然修的是致富路,那麼我們首先應當確保為修路而拿出土地、房屋的農民朋友利益得到保障。我們也鼓勵農村的廣大被徵收人積極學習法律知識,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