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42座下穿僅2個短暫積水 成都做了什麼?

前天,罕見大雨突襲成都,成都市緊急啟動汛期應急響應。昨天,降雨過程強度明顯減弱,出境斷面河道水位逐步回落。

記者瞭解到,在2日的暴雨中,中心城區42座下穿隧道僅兩座出現積水。

這場大雨過後,成都市排澇系統經受住了考驗。

1 提馬力

成都市更換水泵80多臺

點位:海洋公園下穿隧道

中心城区42座下穿仅2个短暂积水 成都做了什么?

7月3日,天府大道環球中心附近的海洋公園隧道排水系統運轉正常,並未出現積水。

據悉,在2日的暴雨中,中心城區42座下穿隧道僅兩座出現積水。

“下穿隧道通行情況和平時基本沒什麼區別。”在海洋公園下穿隧道泵站,市排管處隧道管理科工作人員張澤慧告訴記者,前天暴雨期間,海洋公園下穿隧道排水系統運轉正常,並未出現積水。

據悉,除了海洋公園下穿隧道,中心城區42座下穿隧道僅兩座出現短時積水。其中位於民興路的龍潭E線隧道,是由於擋牆被鐵路邊溝大量來水沖垮,致使隧道出現積水。而豆腐堰隧道為了保障鐵路建設,拆除了部分舊泵站設施,而新泵站還未完全形成,造成了積水。經過抽排,兩處隧道都恢復了交通。

張澤慧告訴記者,成都下雨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是趕著回家。而他和同事們則會著急地趕往分散在成都各處的下穿隧道。“尤其是旁邊有大樹的隧道,生怕落葉把水篦子堵了,水來不及排走。”張澤慧說,一下雨,42座隧道都會有專人24小時值守。遇到落葉較多,水篦子堵塞來不及清理的時候,工作人員會直接把水篦子撬起來,讓水可以及時排走。

除了工作人員,在硬件方面,2015年到現在,下穿隧道已更換了80餘臺老舊的水泵。同時,從2011年開始,將放置在隧道內的控制設備上移隧道外的泵站內。目前除少數位置受限的下穿隧道,其他大部分隧道控制設備已經完成上移。

另據記者瞭解,成都市排水管網數字化管理系統,將在今年底前建設調試完畢。屆時,工作人員將擁有“千里眼”,可以遠程監控無人值守的泵站,解決目前各個泵站互為孤島,通過電話聯繫的現況。(記者林聰 實習記者馬釗)

2 巧設計

排水系統融入“海綿”概念

點位:日月大道改造工程

前日,大雨突襲成都,其中遭遇了大降雨量的城市西部,有一處在建工地在防汛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日月大道改造工程,5座下穿隧道和全長約5.7公里長的路面均未積水。成都商報記者昨日來到在建工地上,工程承建方成都建工集團路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揭開了工地“安全渡雨”的秘訣。

提前疏通的外圍幹線排水管道和與道路改造同步進行的排水系統升級,是“安全渡雨”的原因。建工路橋公司董事長王翔告訴記者,在4月28日汛期到來之前疏通、清理外圍幹線排水管道是一項充分的準備,給防汛提供了保障,但功勞更大的應歸於道路排水系統升級。“道路老幹線的改造完成了80%,並且投入了使用,同時我們還新修了8條共計5公里的臨時排水系統供工地排水。”

硬件之外,100多人組成的防汛隊伍也提供了多一重保障。“作為交通道路,我們還安排了130人交通協管員在各路口負責交通疏導,分3班24小時值守。”

一些新的設計理念也為前日工地的防汛突出表現提供了“助攻”。“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融入了一些‘海綿城市’的概念理念。”王翔表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已建成的人行道與路面交界處開出了不少線型的長孔,以便瀝青路面上的雨水能及時下漏到土壤裡。“這融入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工作人員指著正在修建的道路綠化帶告訴記者,4米寬的中央綠化帶和2條2米寬的側分帶充當了長條形小公園的作用,“我們把兩邊混凝土圍欄設計得略高於土壤,這將有利用雨水通過土壤滲透至地下,補給地下水,同時也能防止雨水溢出到路面上形成積水。”

“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對於基建配套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新的理念需要被運用到建設過程中。”王翔說。(記者尹沁彤 攝影記者王紅強)

3 透水路

新型瀝青路實現雨水入地

點位:馬鞍北路

近日雨水不斷,而在馬鞍北路開鋪子的程先生,卻“很奇怪”地發現,即便是在大雨期間,路面也少有積水,雨一停,路面就不見水跡了。記者從市城管委市政設施管理處瞭解到,這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因為這條路剛剛在上月改造完成,鋪設了OGFC透水瀝青路面。

在馬鞍北路,記者看到了正在鋪裝的透水瀝青施工現場。這條路一半已經完成鋪裝,一半尚在施工階段。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同樣的降雨條件下,兩段路呈現出兩種狀況:一半完全沒有積水,而另一半有多片積水。 在施工路段,記者看到路兩邊人行道路沿下,安裝了一根直徑為30釐米左右的排水管。這根水管每隔15釐米有一個直徑兩釐米的小孔。“道路要鋪兩層,下層是6釐米厚的不透水層,而上面是透水瀝青面料。鋪裝完成後,雨水滲下來,就沿著不透水層流到道路兩邊,的溝槽裡,然後流進水管,排到雨水管網。簡單說,這種路面實現了水在地下流。”

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成都市開始在全市著手試點OGFC瀝青鋪設工作。今年五城區將有15條道路進行OGFC的鋪裝試點。試點一般選擇主幹道、次主幹道。目前,青羊區金陽路、金鳳路、蜀輝路、黃苑街,未鋪築;武侯區董家灣正街、董家灣中街、董家灣東街、長城東一路、紅牌樓北街一巷,未鋪築;錦江區錦興路、嶽府街,已完成鋪築;成華區建設路、長融街、長融西一街、萬年場橫街、楊東路四線,已鋪築3條;金牛區的馬鞍南路、馬鞍北路、恆德路,正在鋪築試驗段。(記者 李秀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