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4次神反轉!這個估值超10億的網紅品牌爲什麼這次這麼慘?

僅僅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鮑師傅“僱人排隊”事件已經峰迴路轉好幾次......反轉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這波瓜真是來不及吃。

21日的時候,一篇題為《記者暗訪江漢路網紅店“充場”,12小時當託排隊10次》的報道在社交媒體上刷屏,看標題我們也知道,內容大意就是鮑師傅僱人排隊,營造銷售火爆的假象,誤導消費者購買云云。

憑藉著網紅品牌“鮑師傅”的名氣,相關話題瞬間就登上了熱搜。

隨之而來的就是接連不斷的聲明和口水戰。

隸屬於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易尚公司)的微博“鮑師傅總部”稱:我旗下一家店確實有這個行為,但僅此一家,我認錯,我改正。

隸屬於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公司(以下稱鮑才勝公司)的微博“鮑師傅糕點Pastry”稱:我沒有僱人,那是山寨店,如果你有證據表明我的正宗店僱人,店全都送你。

昨天,鮑才勝公司為此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對事件再一次澄清,而易尚公司隨即發博稱這是“詆譭”、“打壓”、“妄想爭奪鮑師傅的正宗品牌權”......

一天一反轉的頻率,讓網紅品牌“鮑師傅”再一次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5天4次神反轉!這個估值超10億的網紅品牌為什麼這次這麼慘?

兩個“鮑師傅”相爭,必有一正宗,一山寨。不管誰正宗、誰山寨,據學姐所知,召開發佈會的這家“鮑師傅”確實也紅了很久,也是相當值錢的,而且從註冊時間上來看,鮑才勝公司也是比易尚要早一年的。

鮑才勝公司去年剛從專投消費的天圖資本處獲得融資,資金高達上億元。雖然這家鮑師傅的店才開了三十幾家,但是某些單店的日流水可以達到六位數,總體估值更是超過了10億。

從賣麵包、西點的“鮑仔西點屋”到估值超10億的網紅店“鮑師傅”,這個品牌是如何紅起來的呢?

1、單品策略,差異化路線

聽說過鮑師傅的也一定知道店裡的網紅產品——肉鬆小貝。

鮑才勝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店,站穩腳跟後,研發出了肉鬆小貝,這款產品為鮑師傅的店貢獻了近一半的銷售額,後來肉鬆小貝也成為了鮑師傅店內的主打產品。

鮑才勝在採訪中說過,他通過做功課,發現臺中的一個只賣太陽餅的品牌,依靠太陽餅走了一條特色路線,做成了上市公司。

這樣依靠單品突破的企業還有很多,都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比如學姐之前跟大家分享過的王老吉和六個核桃,都是依靠單品策略打出了一片天地,老乾媽也是依靠辣椒醬這個單品成為了“國民女神”,甚至火到了海外。

這些公司依靠單品策略實現了超出常規的爆發,幫助企業完成了第一次的積累和飛躍,形成了幾乎顛覆式的增長。

於是,鮑才勝將肉鬆小貝當作突破口,在肉鬆小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和進化,先是在肉鬆小貝的縱向上對口味進行延伸,研發了牛肉口味和海苔口味;後來又進行了橫向的品類擴展,先後研發除了鳳梨酥、提子酥、蛋黃酥、棗糕等各種產品。

5天4次神反轉!這個估值超10億的網紅品牌為什麼這次這麼慘?

正是通過這些以肉鬆小貝為主的自研產品,鮑師傅才得以用單品策略實現爆發,再以帶動其他自研產品銷售來實現與好利來、味多美等品牌的差異化經營。

2、飢餓營銷+社交平臺傳播

鮑師傅在社交網絡上的爆發是在2017年的2月份,在2月9日那一天,鮑師傅迎來了搜索指數和媒體指數的爆發點。

不管是百度指數、微信指數,還是微博的曝光量,都在這個時間發生了暴增現象。

還原當時發生的事件,以及網絡上相關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當時正值鮑師傅上海店開業,網絡上到處都是“人氣爆棚”、“排隊2小時”、“排隊4小時”、“排百米長隊”的內容。

這些內容並不一定是出自鮑師傅,但是這些飢餓營銷相關的內容,通過社交平臺的傳播,幫助鮑師傅獲取了更多的關注。

5天4次神反轉!這個估值超10億的網紅品牌為什麼這次這麼慘?

飢餓營銷幾乎是每個網紅品牌的必經之路,不管是喜茶、黃太吉、徹思叔叔、瑞可爺爺、水貨,還是即將上市的小米,都經歷過一段飢餓營銷的時光。

排隊下的從眾心理,不斷驅使著用戶付出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隨大流排上幾個小時的隊去一探究竟,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獲取當下的社交話題。

鮑師傅這次陷入真假羅生門事件,可以說跟它在營銷上的“不作為”有很大關係。

鮑師傅雖然從飢餓營銷中獲取了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有合格的營銷意識和營銷手段。

鮑師傅幾乎很少做品牌營銷傳播的活動,其創始人鮑才勝幾乎很少在公眾面前路面,只有在鮑師傅被人詬病花錢請人排隊的時候才會站出來說幾句話澄清一下,就比如這一次的發佈會。

再讓我們看看鮑才勝公司的官方微博“鮑師傅糕點Pastry”,僅僅只有1910個粉絲,只發了33條微博,其中有8條是澄清此次事件相關的內容。而另一家鮑師傅的官博“鮑師傅總部”則有23萬多粉絲。

5天4次神反轉!這個估值超10億的網紅品牌為什麼這次這麼慘?

根據微博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躍用戶數已經增至4.11億,成為了全球第7家活躍用戶規模突破4億的社交產品。

作為一個擁有4億活躍用戶規模的社交平臺,微博一直是企業營銷宣傳的有利且有力渠道,海爾憑藉微博成為了80萬藍V總教頭,故宮淘寶通過微博實現了口碑和銷售業績的雙突破。

而鮑師傅卻沒有利用這些平臺來對品牌進行營銷推廣,宣揚自己的品牌形象,加深在用戶心中的品牌好感度。以至於事件發生時,用戶根本無法判斷孰是孰非,哪家正宗,哪家山寨,只能人云亦云,最終傷害的還是“鮑師傅”這個品牌的口碑,消磨用戶對於品牌的好感。

Caesar37401886:哎呦。。明明就是一家。不要把人當傻子哄。。還出來澄清有什麼用。武漢市從來沒有任何一家店像這樣排隊過。自己打臉了吧。

切可鬧切可擼:到了這個時候,還不面對現實,承認錯誤,還在推卸,讓人頂包扛雷,還在辯解解釋。我以為你不是無辜的受害,你是心太黑太壞。

已有網友留言提醒鮑師傅“注重營銷,不要讓冒牌店比比皆是”,希望鮑師傅能夠如它所回覆的那樣,記住這個深刻的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