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再上春晚,這次90後帶著孩子一起看偶像表演

近日爆出周杰倫錄製央視春晚倒計時特別節目,除夕下午央視綜藝頻道春晚倒計時8小時特別節目,我們將會看到周杰倫的精彩訪談和節目,敬請期待!


對於90後的我們來說,周杰倫那時彷彿是橫空出世,優美的歌詞,精緻的旋律,無不讓年輕的我們津津樂道,再加上那吐字不清的發音,正能量的歌手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每次聽時,記得身邊的長輩總說:聽得什麼東西,跟和尚唸經一樣。

那時的人曾以為像這樣的歌曲也會曇花一現,因為他的形式已經超出了主流的價值觀,殊不知我們看到許多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和觀點跨越過一代人的鴻溝,在上一代人的眼裡竟如洪水猛獸般面目可憎,而他們才佔據著這個社會的主流。

為什麼要講一個關於周杰倫的故事?

因為我剛剛看了一集中國好聲音。

周杰倫位列四位導師。

鏡頭前的他泰然自若,氣定神閒,不時還冒出一兩個冷笑話。

打開彈幕,無數條“杰倫我愛你”掠過他的頭頂。

沒錯,此時的周杰倫早已變了一個身份。那個在鏡頭前羞怯的少年,最後變成了段子手。

十七年來,華語樂壇眾賓喧譁,榜單如韭菜般替了一波又一波。

唯有他,無出其右,始終屹立在那個最高點,一直到今天。

時隔七年再上春晚,這次90後帶著孩子一起看偶像表演

“杰倫啊,你十天之內寫五十首歌,我就從中間挑十首幫你做專輯。”

如果聽到吳宗憲這句話的人是我,多半會慍惱,因為與調侃無異,與嘲諷差擬。更何況,他的音樂從未得到過認可。

而他不但面無慍色,並且相當嚴肅。十天之後,他帶著作品帶到了吳宗憲的面前。第一張專輯《Jay》的歌曲,就誕生於這些作品之中。

這是盡人皆知的故事,在口口相傳中已成為傳奇的故事。

但在傳奇的起點,身為伯樂的吳宗憲卻是不以為意的。

“有一天他跟我說,憲哥,我想出唱片?我心裡在想,長得跟鬼一樣,怎麼出唱片,如果來一個謝霆鋒汪涵這麼帥我就出了。當時看不出來,但是是個璞玉,我說好,於是就敷衍他,你寫五十首歌……”

當然,這畢竟是綜藝節目的調侃。但足見周杰倫的境況。

這一年周杰倫21歲。

時隔七年再上春晚,這次90後帶著孩子一起看偶像表演

2003年7月16日,新單曲《以父之名》發行。全亞洲超過五十家電臺同步首播,八億人同時收聽。

7月16日後來成為“周杰倫日”。

《以父之名》的靈感取自電影《教父》,黃俊郎填詞。歌詞裡寫道:

“沒人能說沒人可說

好難承受

榮耀的背後刻著一道孤獨”

我們大可猜測,這便是周杰倫內心的真實寫照。

光彩背後是陰影,榮耀背後是孤獨。

如今的90後當再聽到周杰倫的歌曲時,已結婚的可以跟身邊的兒子和女兒說:這是我們年輕時的偶像。

14年的時間,已經夠一個幼兒園到大學畢業,時間無聲流逝,他從25歲的“鮮肉”變成兩個孩子的父親,最初那些喜歡他的歌迷們,也已告別青春,經歷了成長和生活的磨礪。14年的時間,偶像換了一撥又一撥,他依舊是舞臺上光芒四射的那個周杰倫。14年後你又將在哪裡,還會聽他的歌嗎?


本人作為茫茫人海中一個不起眼的偽文藝姑娘,懷著文藝的夢想,每幾日寫一下自己想說的話,關於生活、夢想、電影、愛情······

时隔七年再上春晚,这次90后带着孩子一起看偶像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