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爲何現在如此落寞,得到融資卻前途渺茫,粉絲對其失去信心

2017年直播行業進入下半場以來,平臺間的競爭已經從內容全面升級到了“主播爭奪戰”,從2017年8月的一場“嗨楚大戰”開始,各家平臺主播跳槽頻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幾乎每個月都能看到“XX主播入駐XX平臺”的信息,縱觀目前跳槽的主播來說,鬥魚可以說是受損最嚴重的,接連失去幾員大將,與其說“沒有挖不倒的牆角”,不如說“只有留不住的主播”。那麼,造成目前鬥魚這種尷尬境地的究竟是什麼呢?

鬥魚為何現在如此落寞,得到融資卻前途渺茫,粉絲對其失去信心

就幾年鬥魚發生的事件來看,可以用山崩地裂來形容,先是因為主播五五開、蛇哥深陷“開掛”的負面消息,後是韋神、德雲色先後跳槽其他直播平臺,使得鬥魚在LOL和絕地求生板塊迅速失去競爭力,並且尚無其他主播可以迅速撐起這兩個板塊的大任,與其他平臺的絕地求生板塊日益完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暴露出了旗下主播培養方面和主播忠誠度方面的嚴重缺失。

鬥魚為何現在如此落寞,得到融資卻前途渺茫,粉絲對其失去信心

挖牆角對於鬥魚來說,一直是家常便飯。早在2015年,鬥魚就曾為了彌補自己在LOL板塊的缺失,不惜花重金挖來了五五開和洞主兩大主播,後來為了提升當時最大流量來源的《王者榮耀》的直播人氣,平臺拉攏了企鵝直播的張大仙,以及虎牙前主播國服第一貂蟬九日,以及當時的一哥嗨氏。但由於平臺對主播管理問題,王者榮耀板塊中也是一場異常火爆的撕逼與單項打壓。隨著問題不斷的暴露,鬥魚所付出的代價早已大過流量。

從旗下人氣主播的簽約問題上屢屢受挫,到很多當家主播開掛事件也一時間風生水起,現在鬥魚目前已經淪落成“無主播、無培養機制、無技術”的“三無平臺”,2018年對鬥魚來說如同凜冬,不知道以後的路他將怎麼繼續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