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荔子甲天下

文字:魏寶兒

封面攝影:張傑山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導語

最早把色、香、味俱佳的興化荔枝推廣得名滿天下的,是北宋慶曆名臣、著名書法家、茶學家蔡襄,他撰寫的《荔枝譜》專著中,對家鄉的荔枝極力讚美,於是,興化荔子就有“甲天下”的美名。

01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荔枝為南國佳果,它的丹紅豔麗、圓潤凝脂、晶瑩剔透、汁如瓊漿而深受國人的喜愛。盛唐時期的楊貴妃因好食荔枝,還演繹出一場動人的傳奇軼事。因此,就有杜牧名垂千古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佳句。歷代文人雅士也推波助瀾,吟詩作畫讚美荔枝,將其推置果中極品的地位。但最早把色、香、味俱佳的興化荔枝推廣得名滿天下的,是北宋慶曆名臣、著名書法家、茶學家蔡襄,他撰寫的《荔枝譜》專著中,對家鄉的荔枝極力讚美,於是,興化荔子就有“甲天下”的美名。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蔡國徽/攝影)

據載,莆陽種植荔枝始於唐代,至宋代木蘭陂建成後,南北洋平原上才大規模種植。也許是荔樹喜水的天然屬性或許是其果圓紅豔、樹齡壽長千年寓意吉祥,開發南北洋時,荔樹與先人攜手,共同挺進蒲草叢生的南北洋沼澤地,紮根於溝渠堤、田頭邊、村落旁。經過千百年來的繁衍生息,連綿的荔林與蜿蜒的綠水、古樸的村落相伴,構成獨特的“荔林水鄉"美麗景緻。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蔡國徽/攝影)

盛夏正是遊覽“荔林水鄉”的最佳時節,沿著南北洋水鄉曲折的道路前行,溪風陣陣,清爽宜人。只見溪渠縱橫交錯,把南北洋大地切割成條條塊塊。綠水縈繞的村落,被掩映在一片片生機盎然的荔林中,格外寧靜秀美。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蔡國徽/攝影)

以溪渠為界,一邊是古老村莊,另一邊是一塊塊翻滾金色波浪的稻田,再遠處就是巍巍的木蘭溪大堤,極目處是綿延起伏黛青色的群峰。澄澈的溪水靜靜地依偎在溝渠內低窪處,已沒有了潮起潮落的磅礴氣勢,無波無瀾,甚至看不到流淌的波紋,讓人不知那是源頭那是水尾,平靜的宛如一面面大鏡子,把高大荔樹、紅磚瓦房、藍天白雲、遠處青山清亮地倒映,恍惚中分不清那是天上的雲那是水面的雲,產生了如夢似幻般的美麗錯覺。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溪渠邊古老渡口石階爬滿青苔,一葉扁舟槳櫓輕劃,泛起一道道漣漪,打破了水面沉靜,才猛然驚醒,眼前的一面面鏡子竟是由無數陰柔的碧水組成。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來到水鄉深處,一片樹影婆娑的荔林映入眼簾。踏入林間阡陌,荔枝的芬香混合著泥土的氣息撲鼻而入,沁人心脾。放眼望去,樹幹枝椏,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頭。樹幹遒勁,枝條展盡芳姿。有的根頸一衝破大地束縛,支幹就不拘一格、隨心所欲、旁逸橫出。愛美的急切地斜橫著身子伸向溪水邊,對著如鏡水面,精心梳妝打扮;喜歡明媚陽光的,從容地尋著捷徑,直插湛藍的天際;眷戀大地的則俯伏在地,與大地再次相擁。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張傑山/攝影)

有的荔樹雖有高大的主幹,但也沒能長成松杉直立如筷的身姿,倒象愛擺拍的女子,柳腰旋舞,擺盡嫵媚姿勢後,再舒枝展葉。小枝葉也生機勃勃,一簇簇一叢叢,層層疊疊,斂成飽滿厚實的樹冠。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一團團大大小小的濃蔭冠蓋,高低錯落,摩肩接踵,頗似大海的波峰浪谷,起伏在藍天和碧水之間……

最吸引人的還是那色如丹紅的荔枝,樹樹掛滿枝頭。遠望連綿荔林,翠綠中點綴的一團團、一簇簇火紅的荔枝,就象鑲嵌在綠色玉帶上的紅寶石,和著耀眼的日光,映紅了水鄉澄澈溪水,映照出水鄉古厝的紅牆粉瓦,映襯著天邊的晨昏彩霞,水天奼紫嫣紅,景色絢麗爛漫,也許這就是詩句“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描繪的美妙意境。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近看綠葉叢中的荔枝,有的如含羞少女,欲露還遮地半掩臉兒埋在枝葉的中間,若隱若現;也有不怕羞的,隨著陣風在枝頭輕盈搖曳。

一串串壓彎枝條的荔枝,懸掛在眼前身後,不經意的舉手投足都能觸碰到那紅豔豔的佳果。滿樹的荔枝看似掛的毫無章法,細品卻自成一篇,它們總是與春天萌發的新葉連理同枝,鮮紅與嫩綠相映,在夏日的驕陽下,紅的更豔,綠的更翠,色澤更加鮮豔。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蔡國徽/攝影)

披綠掛紅的荔樹與晴空白雲、碧水清流同框,猶如一幅渾然天成的妙筆丹青。徜徉在荔林間,樹樹皆風景,處處有畫意。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林強/攝影)

披觀荔林美景不能不看荔枝王“狀元紅”。“狀元紅”系北宋年間莆陽第一位文狀元徐鐸所植,如今樹齡已近千年。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來到下橫山村,只見荔枝王默默地佇立在溪水旁,從粗大根頸衍生出幾條螭蟠虯舞的支幹,向四周延伸十幾米,形成的巨大冠蓋遮陰數畝,依稀可見昔日的恢宏氣勢。遙想當年芳華歲月,憑“狀元”兩字的光環,吸引無數學子的頂禮膜拜,登科及第、榮歸故里更是隆重還願,狀元郎披掛的大紅袍與滿樹火紅的荔枝竟相映紅,爭奇鬥鮮,熠熠生輝,那場面是何等豪華顯赫。如今飽受千年風雨吹打的荔枝王,光環不再,褪盡鉛華,許多支幹中空枯萎,已是蒼邁龍鍾,但尚存的蔥鬱枝條依然結掛鮮豔果實,竭盡全力奉獻出也許是最後最醇的香甜。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曾炳麟/攝影)

“狀元紅”為母本的荔樹,已遍植於壺山下蘭水畔,並走向嶺南大地繁衍生息,傳誦著水鄉荔枝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傳奇故事。

02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驛路同行/攝影)

水鄉還是科舉文化的殿堂,每一個村落都有一段讓人引以為傲的科舉佳話。為莆陽贏的 “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榮譽榜中,處處閃現出水鄉學子的身影。這裡有 “鰲頭三佔”科甲流芳的狀元村

延壽村、有家族“三世五進士”而聞名莆陽大地的進士村東陽村、還有自宋至清中過98名進士的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洋尾村…… 千年的歲月長河中,水鄉的莘莘學子肩負起科舉進仕、文化報國的責任,以一陣接一陣響徹莆陽大地的金榜馳報鑼鼓聲,證實了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優秀文化傳承。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驛路同行/攝影)

東陽村陳氏家族的宗祠古樸肅穆,高高的飛簷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白雲下分外矚目,勾連起遊人無限遐思。明清兩朝400多年間,從這個宗祠走出十一名進士、二十八名舉人,開枝散葉了十七座宗祠和眾多的宅第,組成了家族龐大的古民居群,靜靜地橫亙於環繞村莊的淇水邊。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驛路同行/攝影)

一座座牆體斑駁的宗祠宅第、一對對精雕細琢的門當戶對、一塊塊字體飄逸雋秀的匾額,見證了陳氏家族學子在文化書山的奮力跋涉和一方水土一個時代的科甲風流。

漫步在一條條古幽的磚牆青石小巷,彷彿穿越舊時光,返回歲月深處荔枝花香的日子裡,聽到水鄉學子吟詩誦詞的朗朗書聲,舒緩而悠長,久久地迴盪在書香氣氤氳的屋宇間…… 如今這些歷經幾百年風雨浸染,處處滄桑舊顏的宗祠、宅第、書院,依舊散發出濃郁的科舉文化氣息,成為探秘莆陽耕讀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03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陳力雄/攝影)

山有水而媚,土得水而沃。飲水思源,深切緬懷治水先賢代表錢四娘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陳力雄/攝影)

正是她傾盡家財,帶領先民首創蘭溪修陂義舉,激勵和喚起一代又一代後來者投身治水,成功築就木蘭陂木蘭堤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陳力雄/攝影)

攔腰截斷滔滔東去溪水,堵住洶湧澎湃海潮,開挖出九十九條溝渠,南北洋大地才有甘洌清甜蘭溪水的滋養,孕育了勝似江南的魚米之鄉,造就水鄉“科甲芬芳”的斑斕時代,為後人留下了“荔林水鄉”這一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存。

荔枝紅了,莆田荔枝何以甲天下?

(蔡國徽/攝影)

更可喜的是目前已啟動水鄉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保護工程,在不遠的將來,一個丹荔映紅、岸綠水清、古意盎然的詩畫水鄉,將以更加美麗迷人的景緻展現在世人面前。

《途次莆田》

——郭沫若

荔城無處不荔枝, 金覆平疇碧覆堤。

圍海造田三季熟, 堵溪成庫四時宜。

梅妃生裡傳猶在, 夾漈藏書有孑遺。

漫道江南風景好, 水鄉魚米亦如之。

文字供稿:莆田市旅遊局 魏寶兒

吃荔枝,

我只愛莆田“本地”的,

特別是“矮膏”!

莆田旅遊網

ID:ptlywcomcn

在這裡,遇見最美莆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